《童心是小鸟》音乐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童心是小鸟》。
二、教材分析:这首歌曲极富童趣,歌词又富有诗意,十分形象的把儿童比喻成一只快乐的小鸟,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地精神风貌,学生们比较喜欢。
歌曲为大调式3/4拍,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为1—16小节,较为紧凑的排比句式,有些叙述的感觉;17-20小节是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连接部分,最后的部分为第二乐段,优美舒展,是全曲抒发感情的部分、高潮部分。
针对本单元,这首歌曲极其重要。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感。
用歌声表现两段曲式的对比关系。
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并随歌曲划拍。
教学难点——体会歌曲情感,知道这是一首两段曲式的歌曲。
用歌声表现两段曲式的对比关系。
四、学情分析
由于我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较强,易受环境、氛围的影响。
他们的形象思维还处于主导地位,对抽象的知识难于掌握,在歌曲表演上表现欲不是很强,但是经过四年多的音乐课学习,他们具备一定读谱划拍的能力,节奏感较好。
本课中歌曲的旋律出现三度、四度音程,学生在学习中音准上可能会
稍有难度。
另外,孩子们对“捉蜻蜓”“放鸽子”“堆雪人”“种植物”等生活经验欠缺,直接会影响到歌曲的情感表现。
所以教学中我力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渴求。
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表现歌曲,以情带声。
五、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能有表情的随着伴奏演唱《童心是小鸟》,知道这是一首两段曲式的歌曲。
能用歌声表现两段曲式的对比关系。
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并随歌曲划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惜美好、幸福的童年时代,体会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
为自己的心灵赋予更多美好的含义,健康成长。
六、教学法分析:
创设情境激趣法、游戏法、听唱法、自主探究法。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解析歌曲——拓展延伸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钢琴。
八、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歌声问好!
(二)课前律动:音乐《童年》
(三)新课教学:
情境导入——
1、出示学生外出郊游的照片。
2、生谈感受。
3、播放《童心是小鸟》歌曲,生初次感受。
歌曲知识点教学——
1、认识四分之三节拍、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感受节奏及休止符。
出示乐句:
3 1 5
1 3 6 5 0 1 6. 4 6 5 5 -
3 1 5 1 3 6 5 0
5 1
6 . 4 4 5 6 -
3、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1)模仿知了叫声。
2)指出这两句中,有几处附点四分音符。
3)视唱全曲旋律,准确表达附点四分音符
完整学习歌曲——
1、念一念
1)请四位同学扮演四幅图的小主人,分别有感情的朗诵这四句歌词
2)副歌部分由其他同学朗诵。
2、听一听
播放《童心是小鸟》歌曲,生聆听。
3、唱一唱。
1)跟着老师的琴,轻声唱一唱这首歌曲。
2)逐句学唱歌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3)情感启发。
(引导学生副歌部分的演唱感情要充满热爱和幸福。
)
4)师领唱,生齐唱副歌。
5)全班完整演唱。
6)引导学生用喜悦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全班跟琴唱,配合动作。
4、演一演
请两组学生分角色演唱或表演唱,同学们评价。
课堂延伸——
创编歌词:将自己心中有趣的四季生活编入歌曲中,以“童心是小鸟”为题,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心中的四季。
课后小结,律动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