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开题报告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开题报告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本情况
、课题的背景分析(课题所涉及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课题的研究价值(课题的价值及实际指导意义)
四、课题的实施方案
主要论点:
(1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因素:
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信息自身的滞后性与人为处理的层级性;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动机等诱导;资本与经理人市场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政府与社会监管不力,立法与执法层面的漏洞等
(2)应对措施:
构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并推广应用;实现企业信息多渠道沟通和披露;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提高人员素质;努力使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准则趋同,健全法律法规,从严治理;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加强信息流通;提高社会中介机构工作的独立性
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文献分析
2、课题的研究重点、关键及解决的思路
课题的研究重点:
一、对会计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通过采取措施治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

关键:从公司、政府社会、法律准则、相关制度、财务信息管理人员等方面多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的成因解决的思路:主要从公司、政府社会、法律准则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
3、论文研究框架
引言
第一章会计信息的相关概述
1.1会计信息的定义
1.2 会计信息的特性
1.3 会计信息的作用
1.4 会计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1.4.1会计信息不对称定义
1.4.2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基础
完成毕业论文一篇
4、开展课题研究拟搜集的资料、主要参考文献、实验设备的支撑及解决方法
搜集的资料:国内外期刊论文、硕士论文、经济类报纸、图书等。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新成•信息不对称下的盈余管理规范策略•河南工程学院学报[J].2O12 ( 2)
[2]韩金焕.会计信息不对称原因及其破解.财务会计[J].2007(11)
[3]刘晓华,王华•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信息不对称:来自A股公司交易量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J].2012(4)
[4]梁星,王风华.ERP环境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探析探讨•财务与会计[J].2013(1)
⑸ 齐薇.试论信息不对称对会计报表分析的影响•财会通讯[J].2011(1)
[6]张梅.审计师地域性与审计质量:信息观抑或冲突观?一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福
州大学学报[J].2011(6)
[7]刘耘彤.信息不对称与公司理财策略•当代经济管理[J].2OO7(3)
[8]陈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企业融资决策•会计师[J].2007(14)
[9]谢易,谢方宇•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现代商业[J].2006 年
[10]周晨娟•探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完善措施;商情,2011年第31期
[11]吴希慧•基于会计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征纳博弈研究;会计之友,2013年第1期
[12]胡栗源,冯祈善,乌口江.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分析与对策•统计与决策[J].2006(18)
[13]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外部审计约束一来自2001- 2004中
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审计研究[J].2006(5)
[14]秦荣升.审计风险探源:信息不对称•审计研究[J].2005(5)
[15]邹胜美.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思考•商场现代化[J].2007(517)
[16]朱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不对称关系研究•沈阳工业大学.2007
[17]Panagiotis E. Dimitropoulos , Dimitrios Asteriou , Costas Siriopoulos. Euro adoption and the quality of acco un ti ng in formati on[J]. Man agerial Audit ing Journal 27(2012)
299-328
[18]Regina Wittenberg-Moerman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financial report ing quality in debt tradi ng: Evide nee from the sec on dary loa n market [J]. Accou nting and Econ omics 46 (2008) 240-260
[18]Haiya n Zhou. Audit ing sta ndards, in creased acco unting isclosure, and in formati on asymmetry:Evide nee from an emerg ing market[J]. Acco un ti ng and Public Policy 26 (2007) 584--620
[19]Christopher S. Armstro ng,Karthik Balakrish nan ,Da niel Cohe n. Corporate gover nance and the in formatio n environment: Evide nee from state an titakeover laws[J]. Jour nal of Acco unting and Econ omics
53(2012) 185-204
[20]Markus Freiburg , Dietmar Grichnik. Institutional investments in private equity
五、课题的进程安排
六、审核意见
1、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2、专业教研室主任审批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