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和地图导学案..

地球和地图导学案..

地球和地图(第一课时)课程标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考情分析:1、经纬网图往往与区域地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光照图进行综合考查,可以计算距离、换算时间、判定方向、指导生产活动等。

2、世界热点地区和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往往是析图考题的切入点。

3、图文结合、图表结合、图图转换是近几年高考的重要方式,读图、析图、用图是重要的考查项目,平时的复习应注意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及析图能力的提高。

考点呈现:1.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时区的划分及日界线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两极、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依地图上所给时区和日界线,推算出两地的时区、区时及日期。

3.利用经纬网解决定位、定向、计算距离等相关问题。

应试策略:这部分内容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复习时一方面要通过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成果,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将问题实质从复杂的背景材料中提炼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要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地球和地球仪内容精析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这一形状产生的原因:。

【例1】如右下图所示, N为北极点,大圆为赤道,假如一架飞机分别沿弧ACB、AMB和ANB路线飞行,则飞行路线最短的是哪一条?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km,赤道半径: km,极半径:千米;赤道周长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3、地球仪:地轴、赤道、南北极(二)经纬线和经纬网1.经线与经度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又叫子午线(1)经线形状都是特点 长度都 (经线上跨纬度1°经线长约 千米)指示 方向正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如60°W 与120°E),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平分地球.南北方向是一种有限的方向,即地球上有最北(北极)和最南(南极)的地方。

所以北极的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的四面八方都北。

北极的日影只能朝南,南极的日影只能朝北。

(2)经度:经线的度数,是个两面角。

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是经度度量的起点,它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东、西经; 东、西半球;日界线注意:①自西向东,即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度数增加,西经度度数减小.②日界线大致与180°经线吻合,但不完全重合,为的是让它避开陆地。

特殊经线: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 东西经分界线,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2.纬线和纬度(1)纬线概念: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一周的圆圈形状都是 ,弧度 ,可称为 特点长度由 向 对称递减 指示 方向赤道上跨经度1°,赤道长约 千米;南北纬60°纬线1°经度纬线长约为赤道的 ,1°经度纬线长约 千米任何一条纬线(纬度为α)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为 .东西方向是一种无限的方向.即地球上没有最东和最西的地方。

(2)纬度:纬线的度数,是一个线面角。

赤道纬度0°。

这是纬度度量的起点。

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纬度最高为90°,在南北极。

特殊纬线:赤道:0 º;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南北纬)分界线;南、北回归线:23º26′N;23º26′S;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界线;南、北极圈:66º34′N;66º34′S;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低纬、中纬和高纬:低纬(0º—30º)、中纬(30º—60º)、高纬(60º—90º)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3.经纬网及作用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是经纬网。

作用:①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确定地理位置不仅要看经度和纬度,还要正确区分东经度和西经度,南纬和北纬。

②确定各地点之间的相对方向和距离。

注意:东西方向的确定要以劣弧为准,即两地点之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º。

考点一:经纬线的基本特点1.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2.左图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1)—(4)题.(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D .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2)①山脉南北绵延约()A.200千米 B.700千米C.400千米 D.1400千米(3)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50千米 B.100千米C.300千米 D.500千米(4)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春小麦、亚麻、甜菜B.冬小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D.油菜、茶叶、春小麦考点二: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3、(05年全国文综卷I)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两国的临海分别是()A.红海、亚丁湾B.安达曼海、泰国湾C.地中海、波斯湾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2)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3)根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A.300千米B.550千米C.1300千米D.1550千米根据北极星的仰角可以计算某地的纬度【例2】2005年5月11日清华大学送给中国亲民党主席汉白玉日晷作为礼物,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一种工具。

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正反两面都有刻度,安放在石台上,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面垂直(如图4)。

当太阳移动时,晷针在盘面的影子,也随之变动,古人以此来确定时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1-3题。

1.盘面与地平面的夹角α(α为锐角)和日晷所在地纬度θ的关系是A.α>θB.α<θC.α=θD.互余2.该日晷晷盘上、下两面均有刻度,一年中看晷盘下面刻度的时间是()A.春分至夏至 B.夏至至秋分 C.夏至至冬至 D.秋分至春分地图(第二课时)(一)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考情分析:地图在高考中的重现率较高,试卷中多以背景的形式出现,近些年中试卷中都有综合题出现,难度较大,得分较低,几乎成为高考试题的“分水岭”,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应更多侧重于等值线判图方法、规律和技巧掌握。

考点呈现:1.比例尺的定义及其三种表示法,比例尺的计算及换算。

2.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

3.地图上确定方向的三种方法。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各种地形、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5.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

应试策略:读等值线图要“三看”:一看极端值大小,二看弯曲方向,三看疏密程度,然后掌握等值线判断的基本规律,即“高低规律”内容精析定地图上的方向时应注意:(1)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没有东西方向,向北极的方向为北,反之为南。

所以在野外迷路时可根据北极星来定方向,北极星的位置就是正北方向。

(2)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没有南北方向①两个地点同位于东经度或同位于西经度,则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边,西经度度数小的在东边 ②两个地点分别位于东经度和西经度,则两者相加,和<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和> 180°,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规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两地之间经度<180°,前面是东,后面是西例1:右图中,A 在B 的 方向D 在C 的 方向C 在B 的 方向D 在A 的方向(3)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则方向的判断方法如下:①同一幅图上,如右图所示:A 在C 的 方向D 在E 的 方向②两地位于不同的图上,加以判断,如右图所示:A 在B 的 方向E 在C 的 方向A在E的方向B在C的方向③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判定:定地图上的方向时应注意:(1)(2)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没有南北方向①两个地点同位于东经度或同位于西经度,则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边,西经度度数小的在东边②两个地点分别位于东经度和西经度,则两者相加,和<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和> 180°,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规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两地之间经度<180°,前面是东,后面是西例1:右图中,A在B的方向D在C的方向C在B的方向D在A的方向(3)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则方向的判断方法如下:①同一幅图上,如右图所示:A在C的方向D在E的方向②两地位于不同的图上,加以判断,如右图所示:A在B的方向E在C的方向A在E的方向B在C的方向③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判定:如右图所示:从A到B,方向是:A C从C到D,方向是注意:运动物体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在极点同侧,则同向为东,反向为西,如右上图中,AB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向;CD则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

上图中,直线AB比弧线AB短,由此可得出结论:同一纬线上两点间最近的路径应该是先向高纬后向低纬,也就是北半球先向后向,南半球先向后向,中间有一瞬间转向或。

例2.从旧金山到天津,向东或向西?经夏威夷群岛还是经阿拉斯加?为什么?例3.A(70°N,80°E),B(70°N,120°W),从A→B,最短路径怎么走?例ABCD例目的地在出发地的方向。

例6.某人从2°S出发依次向北、东、南、西各走500km,目的地在出发地的方向.例7.某人从3°S出发依次向北、东、南、西各走500km,目的地在出发地的方向例8.某人依次向北、东、南各走5km后回到出发地,则出发地在哪? 例9.甲、乙两地的距离小于8500km,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 )A.赤道附近B.南极附近C.北极附近D.不可能有此情况例10.ADC (长或短)于ABC从A到C的方向是: A E从F到E的方向是:F2、地图上的比例尺确定图上距离(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2)表示形式:实地距离数字式:1:10000000文字式:线段式:(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大比例尺>1:200000;1:1000000<中比例尺<1:200000;小比例尺<1:1000000 (4)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详略的关系①在图幅不变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在地图反映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地理事物越简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