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苗雪兰 刘瑞新)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4章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苗雪兰 刘瑞新)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4章

4.16答:① 本题的E-R图如图13所示。 ② 关系模型结构如下:
科室(科名,科地址,科电话) 病房(病房号,床位号,科室名) 医生(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科室名,年龄) 病人(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治,主管医生,病房号) ③ 每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如下: 科室的候选码是科名;病房的候选码是科室名+病房 号; 医生的候选码是工作证号;病人的候选码是病历号。
4.4答:① 关系的实体完整性规则为:若属性A是基本关 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的值不能为空值。关系的参照完 整性规则为: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 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 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取空 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 主码值。 ② 由于外码在被参考关系A中,是非主属性,其值为空, 不影响关系的实体完整性。当外码值不清楚或不确定时, 可以设为空值,此时参照表中没有对应的记录与之匹配。
习题4
4.1答:① 关系模型的特点是:在关系模型中,实体集和 联系均由单一的关系表示;关系操作语言操作一体化,关 系操作的方式是一次一集合方式,关系操作语言是高度非 过程化的语言;关系模型中有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 用户定义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② 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为关系结构、关系操作和关系 完整性约束。
4.7答:假如有表1所示的两个关系表。在成绩表中, 学号是主码,课程号是外码:课程表中课程号是主码, 根据关系参照完整性的定义,成绩表中课程号的值或 者为空,或者在课程表的课程号中能够找到其值。满 足这个条件是必须的,如果不满足,假设成绩表中课 程号的值k20在课程表中课程号的值中找不到,则该 课程号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样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4.5答:等值连接是从关系R和S的广义笛卡儿积中选取A 和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 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 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4.6答: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关系数 据库的主要优点是概念简单清晰,用户不需了解复杂 的存取路径,不需说明“怎么干”,只需说明“干什 么”,易懂易学。
4.37答案:A
4.38答案:C
4.39答案:C
4.40答案:D
4.41答案:D
4.42答案:D 4.43答案:B 4.44答案:C 4.45答案:D 4.46答案:B 4.47答案:C 4.48答案:B
4.49答案:A 4.50答案:C 4.51答案:C
4.52答案:D
4.3答:① 主码、候选码、外码。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或单个属性)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 则称该 属性组(或属性)为候选码。
主码:当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时,应选定其中的一个候选码为主码。 外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主码(或候选码)。 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 ② 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域。
4.15答:① π1,2(σ年龄>21性别='男'(S)) ② π1,2(C ⋈ (π学号,课号(SC)π学号(S))) ③ π2,6,7(σ籍贯='上海' (S ⋈ SC) ④ Π2,3(S ⋈ (π1,2(SC)π1(C)) ⑤ {T(1)| (V)(W)( SC(V)∧C(W)∧T[1]=V[1]∧V[2]=W[1]∧W[3]='程军')} ⑥ {t(2)|(r)(S(r)∧t[1]=r[1]∧t[2]=r[2]∧r[3]>21∧r[4]= '男')}
4.8答: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有了视图机制,就可以在 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对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使机密数据不 出现在不应看到这些数据的用户视图上,这样就由视图的机制自动提供 了对机密数据的安全保护功能。
4.9答: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是一个虚表。数据库中 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存放在原来的 基本表中。所以,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也 就随之改变了。视图一经定义就可以像基本表一样被查询、删除,也可 以在一个视图之上再定义新的视图,但是对视图的更新操作有限制。
4.17答案:A 4.18答案:D 4.19答案:C 4.20答案:B 4.21答案:C
4.22答案:B 4.23答案:D 4.24答案:A 4.25答案:A 4.26答案:D
4.27答案:C
4.28答案:B 4.29答案:B
4.30答案:C 4.31答案:A 4.32答案:A
4.33答案:B 4.34答案:A 4.35答案:B 4.36答案:D
4.2答:① 关系操作语言主要特点是:关系操作语言操作 一体化;关系操作的方式是一次一集合方式;关系操作语 言是高度非过程化的语言。 ② 关系操作语言分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和基于映像的语言 三类:关系代数语言是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的 语言;关系演算语言是用查询得到的元组应满足的谓词条 件来表达查询要求的语言;基于映像的语言是具有关系代 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
关系:关系是笛卡儿积的有限子集,所以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 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R(U,D,Dom,F)。其中:R为关系名;U为属性集合;D为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 Dom为 属性向域的映像的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数据库:在某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领域中,所有实体集及实体之间联系所形成关系的 集合就构成了一个关系数据库。
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部分,则D1, D2,…,Dn的笛卡儿积为: D1×D2×…×Dn ={(d1,d2,…,dn)|di∈Di,i=1,2,…,n}. 关系:D1×D2×…×Dn的子集称作在域D1,D2,…,Dn上的关系,表示为: R(D1,D2,…,Dn)。其中,R表示关系的名字,n是关系的目。 元组:笛卡儿积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d1,d2,…,dn)称为一个元组。 属性:关系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域:域为数据集合,属性值来源于域。 ③ 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
4.10答:① 3!×3!=36;② 4!×5!=24×120=2880 ③ m个属性可有m!种不同的排列顺序,n个元组可有n! 种不同的排列顺序,因此共有m!×n!种不同的排列 顺序。
4.11答:
4.12答:
4.14答:① πSNO(σJNO='J1'(SPJ) ② πSNO(σJNO='J1' PNO ='P1'(SPJ)) ③ πSNO(σJNO='J1' COLOR='红色'(SPJ⋈P)) ④ πJNO(J)- πJNO(σCITY='天津' COLOR='红色'(SPJ⋈S⋈P)) ⑤ πJNO,PNO(SPJ)÷πPNO(σSNO='S1'(S⋈SP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