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杨家畈中心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7年在忙碌与收获中悄然而过,本年度我校教导处在特区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年级组的大力配合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为重点,开展了教学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圆满完成本年度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管理,不断创新
2017年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导处主要做好了“七抓”。
①抓课程的落实。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学期加强了查课力度,采用每日一巡堂的办法,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
②抓备课。
认真落实“月检查制度”,要求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以手写教案为主,30岁以上的教师采用集体备课,每月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对本学科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检查,着重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进行检查,多数教师的备课体现了个性化和特色化,教案书写规范,调整方案到位,教后反思详细。
③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行政领导继续深入课堂一线,听课调研,检查指导课堂教学工作;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并提出改进措施,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研究解决,促
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抓课堂效率的提高。
老师与老师之间也继续采用推门听课制度,教研氛围浓。
④抓作业批改。
本学期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检查加强了检查的力度。
教研组、备课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普查了四次,学校对全校学生的作业和个性作业进行了展示,学生作业绝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规范,书写习惯良好,能做到薄本整洁,任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每次作业,做到批改认真及时,每次作业都有激励性评语;作业量适中,符合减负要求。
⑤抓课后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各班级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了专门辅导。
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这种辅导还是卓有成效的。
⑥抓教后反思。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
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我校要求教师每节课后都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在每次的备课检查中,教学反思是备课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
⑦抓质量监控。
学校把单元检测分析作为教学常规工作的一环来抓落实,利用精细化测评软件,用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共性问题,及时做好讲评和练习。
本学期学校对全校各年级进行了一次质量抽测。
抽测结束后以年级组为单位认真进行试卷分析,指导学生订正错误,科学使用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补救方法进行查缺补漏,弥补教学不足。
努力做到考一次,研究一次,提高一次。
二、高效课堂,初见成效
激励、赏识、快乐、高效一直是杨家畈中心小学课堂教学的不断追求。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信
念。
在课堂上,老师们都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学校要求教师在熟悉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按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备课,同时要求教师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案,做到因材施教、教法灵活。
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我们现在在语、数、英、科学、社会学科上推行,音体美学科也建议老师们利用导学案备课,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打造愉悦课堂。
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我们仍使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有同年级学科组长分配备课内容,老师根据分工备课,备完后分发给其他老师,老师们再根据各班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修改。
“小组合作。
大胆展示”展现了我校课堂教学的特色。
涌现出汪丽娟、罗晓婧、尹文、乔东东、杨娟、马晓玉、陈雯、余亚双、朱晓燕等一大批优秀年轻老师,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大胆展示,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独特之处。
三、教研活动,如火如荼。
2017年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有骨干教师示范课,高效课堂过关课,教研组研究课,师傅引路课,徒弟汇报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
参赛的优质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各位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活动前,深入分析教材,认真准备教具;活动中,大家各显身手,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操作材料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新颖的选题、巧妙地设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体现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互动关系再一次展现了教师的新课程理念的实际使用。
另外还开展了中青年教师朗读竞赛、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师一优课、教师微课大赛等。
其中,在区级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中,我校
3名教师获得一等奖,2名教师获得二等奖,2名教师获得三等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校4名教师的“优课”被评为省级优秀,6名教师的“优课”获得市级奖项。
四、特色教育,有声有色
为了办出学校特色,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学期经学校班子商议,在三至五年级开设舞蹈、书法、美术、武术、篮球、足球、乒乓球、作文、朗读等特长班。
学校聘请由武当山书法协会、武当山功夫团、武当山乒乓球协会等专家和我校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兼任特长班的教学,与每周三下午时间固定,教师固定有计划地开展特长班的教学。
下学期经家长委员会商议于每周五下午4:20至5:20在三至五年级开展托管特长班服务,真正做到了特色教育,有声有色。
做到人人有爱好,个个有特长。
自开设特长班以来,学校领导非常注重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开设多种兴趣班,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样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是我校对每一名学生的基本要求。
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到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全校统一要求:只要握笔,要求正确,只要写字,讲究工整。
为每一位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摞摞设计独特,精美整齐,张扬个性的作业本,无不显示着作业的特色。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让每一个孩子爱上读书,是全校老师的共同追求。
本学期,全校开展了“朝
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班班添置图书柜,人人奉献一本书,可以享受更多的阅读。
学校还开展举办了“感悟经典”、“经典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此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读书的乐趣。
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个孩子真正体会到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五、阳光体育,逐渐推广
学校积极实施阳光体育活动,确保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一是大课间活动百花齐放。
大课间活动,有计划,有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改进。
二是阳光体育活动富有特色,在初期班班有特色的基础上,逐渐推广形成以年级特色为主的风景线。
一年级:武术操;二年级:花样足球操;三至五年级武当太极拳;六年级:弟子规操。
在2017年5月19日举行了“阳光体育”比赛活动中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节奏,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动作整齐。
他们精彩的表现获得了在场观看的老师及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总之,教学工作艰巨而复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新的年度,教学质量要上新台阶,必须要有新突破。
在此就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拟定如下改进意见。
1、要抓实、抓深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常态化的基础上,要勇于创新,力求使教研活动向课题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进一步合理配置现有资源,促进薄弱学科的开展。
继续构建教师发展平台,加强校际的交流和合作,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2、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研讨,加强以听课、评课为主的教研活动,开展创新评优课活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3、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尽快建立学生学习评价细则,对学生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回首过去,成绩可喜,面对未来,压力巨大。
我们相信,在我冯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以积极昂扬的姿态,展望和规划2018年我校教育教学,力图变革,创造新的辉煌!
杨家畈中心小学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