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农业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农业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以下哪个不是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A.输送高科技人才B.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C.积累生产要素D.争取外汇2.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A.职工的工资要有大幅度上涨B.工业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C.教育水平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D.商品经济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A.日本B.法国、德国C.美国D.加拿大4.我国国营农场的土地、资产归()所有。

A.集中B.国家C.农场职工D.联合体5.只有在一个()的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才能充分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产品价格才能真正体现供求关系。

A.完全垄断B.完全竞争C.垄断竞争D.竞争垄断6.()属于气候资源。

A.降水B.地表水C.地下水D.土壤7.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是指()A.自然资源中各种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系统的B.自然资源中各种资源数量上有一定比例关系C.农业自然资源由多种资源组成D.以上说法都不对8.就一般情况讲,我国目前农业集约经营类型主要是()集约。

A.技术B.资金C.劳动D.知识9.级差地租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A.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B.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C.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10.在我国国家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A.农业科技推广B.治理大江大河C.购买农机具D.购买化肥和农药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A.靠近饲料原料产地B.集中于粮食大省C.西北牧区D.适应养殖业分布12.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决定于我国的()A.基本国情B.经济发展速度C.人口素质D.改革环境13.某些鲜活易腐且不易储存的农产品,在短期内其供给弹性()A.很大B.很小C.为零D.无限大14.农产品储存的时间界定是()A.包含生产过程、不包含消费领域B.从生产过程到消费领域C.从离开生产过程到尚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D.消费领域15.一种农产品在市场的零售价和批发价的差额称为()A.时间差价B.季节差价C.地区差价D.批零差价16.使用年限长,可以多次参加生产过程而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属于()A.流动资产B.固定资产C.无形资产D.有形资产17.信贷资金的基本特征是()A.有偿性B.效益性C.强制性D.固定性18.农业税的平均税率最高不得超过常年产量的()A.5%B.10%C.15%D.25%19.在农业生产中被当作极其重要的劳动对象发挥作用,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是()A.劳动力B.土地C.资金D.农业生产工具20.某农户种植小麦,总产量5000公斤,总成本5000元,副产品成本1000元,则小麦主产品成本每公斤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A.人均住房面积小B.农用生产资料占有额较少C.农业生产手段落后D.农业单产量较低E.用于穿的支出比重低2.政府必须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行储备制度。

A.粮食B.烟草C.糖料D.生猪E.油料3.今后农业科技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A.高效B.低污染C.安全D.经济E.适用4.下列各项属于国家对农业财政拔款的使用范围的是()A.兴建大型水利工程B.农业科研单位的业务费C.农业信贷资金D.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E.支援农业生产拨款5.一般情况下,农业基本建设中的劳动积累具有()的特点。

A.见效快B.费工不多C.不能当年收益D.投工量大E.建设时间较长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土地资源2.粗放经营3.农业劳动生产率4.农产品流通5.农业劳动积累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实行农业集约经营,要注意追加投资的适合度。

()2.农业中提取的财政收入越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有利。

()3.国家应当承担发展农业科研、教育和科技推广事业的任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如何扩大农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2.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提高土地生产率有哪些具体措施?4.国家对农业财政拔款有哪些作用?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及其实现的途径。

2.论述降低农产品成本的途径。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土地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包括耕地、荒地、林地、草地、沼泽、水面和滩涂等。

2.粗放经营是指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简耕粗作的农业经营方式。

3.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表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劳动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数量或者用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来计算。

4.农产品流通是指商品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运动到消费领域全部过程的总称。

包括商流和物流两个方面的内容。

5.农业劳动积累主要是指投入农业基本建设的那一部分活劳动所形成的积累。

四、判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理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追加投资,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从理论上讲,其经济效果是没有止境的。

可是,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追加投资是有一个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因此,要重视研究追加投资的数量界限,当追加投资等于所增加的产值时,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值时,即为追加投资的最高数量界限。

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寻找追加投资的最大经济效果,即这种投资额能够取得最高的边际效益,这就是追加投资最好的适合度。

2.(╳)。

理由:农业中提取的财政收入适度,才利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财政收入提取过多,会影响农业自身的积累,加重农民负担,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甚至会造成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比例失调,最终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 理由:因为农业科技事业是公益性较强的事业,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存在着投资较多,投入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完全靠农民或靠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部门自身的力量来发展农业科技事业是不可能的。

而从世界上来看,任何国家的农业科技事业都受到政府的支持。

所以,国家应承担起发展农业科技事业的重任。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垦殖率; (2)保护土地,节约用地; (3)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4)合理利用草原,草山和草坡; (5)合理利用水面。

2.(1)坚持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2)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3)坚持全国土地,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体制。

3.(1)进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搞好大江大河治理; (2)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小流域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3)推广优良动植物品种,采用先进的种养殖技术; (4)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

4.(1)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2)有利于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4)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资金更合理地使用。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1)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地改造农业系统,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一个经济和技术发展过程。

(2)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联系我国的实际(人多地少,财力不足,工业不发达等),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3)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生物技术现代化和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机械工具以及半机械工具和手工工具相结合的道路。

(4)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坚持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注重智力投资;坚持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注重保持生态平衡;要给予农业保护政策;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等,只有这些工作搞好了,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

2.降低农产品成本,主要从增产和节约两方面进行。

其具体途径是: (1)合理决策,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新产品,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生产资源。

这样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均衡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费用,降低成本。

(2)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是降低农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

(3)节约物质资料消耗。

一方面改善现有固定资产的技术状况,提高其利用率,减少折旧费。

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各种原材料,减少单位产品中的物质消耗。

(4)节约活劳动消耗。

严格生产责任制,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重视智力投资。

(5)节约管理费及非生产性支出。

精简管理人员,压缩非生产性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