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
暨窗口服务单位经验交流会会议材料
突出岗位特色争创服务先锋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
(2011年10月18日)
鹤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夯基础固堡垒、当标兵树形象、促就业保民生、强保障谋和谐、抓维权促稳定”,通过抓实工作、创新载体、强化基础,实现活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确保了活动实效。
一、抓实工作,推动创先争优见实效
1、促进就业保民生。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
采取基地培训、订单培训、定岗培训、上门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形式,共开展10多个专业的技能培训,培训人员达8032人,加强创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
共举办创业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200名,成功创业126人,带动就业435人。
二是优化就业服务。
每周三定期举办企业供需见面洽谈会,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共举办各类专、现场招聘会53期,接待求职人员5.9万人次,接待招聘单位达4147家次,为3.2万余人次开展了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开发提供公益性岗位776个。
三是夯实服务载体,在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改造升级了鹤城人力资源网,在全市
人社系统率先开通视频招聘,迄今,网上发布招工信息企业400余家,视频招聘企业26家,初步实现了就业服务信息化和市场信息网络化。
2、强化保障谋和谐。
坚持以社保征缴扩面为重点,以确保发放为目标,实实在在地实现社会保险事业在扩面中创先,在为民服务中争优。
一是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今年我区各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达到 8377人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1.542亿元;新农保工作开局良好,目前应参保对象5.9万人,实际参保5.01万人,共缴纳参保费330万元,参保率达85%,均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二是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强化基金财务管理,完善内控制度,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确保基金运营安全和及时支付,共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2.057亿元,为确保我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维权帮扶促稳定。
一是严肃执法检查,以《劳动合同法》执法大检查为契机,强化投诉举报案件办理,做到有案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33起,结案率100%,累计追付拖欠工资73万元,责令14家企业返还违规收取的职工押金2.3万元,受到群众好评。
二是深入企业解困,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有机结合进来,深入全区各企业进行走访,了解掌握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共走访困难企业44家,慰问困难职工5156人,投入解困帮扶资金120万元,解决困难100余件。
三是开展联点帮扶,按照区委统一安排,多次深入联系点芦坪乡芦坪村开展调研帮扶,筹集6万元资金修通7座便民桥,通过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为该村3户特困群众送去价值5000余元的慰问物资。
二、创新载体,推动创先争优出特色
1、创建“党员先锋岗”、“文明服务示范窗口”。
出台了《鹤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创建“党员先锋岗”和“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活动实施细则》,每季度末进行一次评比,凡达到“零距离”、“零时限”、“零投诉”的,由党员申请、党支部推荐、群众测评、局党组研究考评确定为“党员先锋岗”或“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给予表彰奖励。
活动开展以来,评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3个,“党员先锋岗”4个,通过示范岗和示范窗口带动单位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习、比工作、比服务、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2、启动十星“岗位明星”评比活动。
为使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化,实现党群共建目标,制定了《岗位明星评比方案》,设定学习星、敬业星、创新星、服务星、形象星、佳绩星、奉献星、示范星、进取星、帮带星等“十星”,将创先争优范围由党员扩大到全局干部职工中。
活动开展以来,共开展评比活动3次,评出“十星”职工10名,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予以授牌,并在荣誉栏上进行公示,在支部、党员和群众中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激发全局干部职工工作活力,确保效能优质化。
3、开展“佩戴党徽争先锋”活动。
全局工作人员实行“统一挂牌亮证,统一文明用语,统一服务举止”的服务模式,将佩戴党徽、工作牌和明确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把活动与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结合起来,与提高服务质量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各自岗位职责,把分内职责履行好,把承诺的事情办好,把党员的形象树好。
在工作中积极践行“认真接听每一个电话、热情接待每一个来访者、耐心答复每一
项政策、妥善处理每一件小事情”的“四个一”承诺服务。
三、强化基础,推动创先争优重长效
1、强化工作制度。
深入落实首办负责制、一站式服务,大力实施“基金征缴在一线,政策宣传在一线,处理问题和协调矛盾在一线”的“一线工作法”,把接待“上访”转变为“身”入一线进行“下访”,精心组织“三走进”(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三服务”(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通过入户宣传,简化参保手续和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2、优化帮扶机制。
建立了“就业帮扶联络员”制度,实行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明确各级“联络员”,与就业困难人员结成“一对一”、“多帮一”帮扶对子,经常性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为内容的“四送”活动,力争使就业困难人员“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稳定一个”,实现“零距离”帮扶。
3、加强自查自纠。
开展以“查组织领导,看组织保障到不到位;查履职情况,看履行职责好不好;查目标任务,看责任落实扎不扎实;查廉洁情况,看从政廉不廉;查遵纪守法,看自我要求严不严;查评议意见,看群众满不满意”为内容的“六查六看”活动,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力求把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区党委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对落实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行为更加规范,各项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