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年度浙江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培训课件(最终) (2)
2016年度浙江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培训课件(最终) (2)
• 市级为测算本地区域水量和系数增加的样点灌区,应按照 本培训教材开展测算工作。
县级样点灌区确定
• 具体由市级层面确定。
• 建议参考以上原则,样点灌区应尽量覆盖县级区域各规模类型与规模 灌区。 • 跨县灌区——按照县级区域范围内的灌区部分作为计算依据,面积、 水量、系数值与灌区整体做好衔接。
4 、样点灌区水量测算方法
区域系数
不同规模 灌区系数
样点灌区 系数
2 、系数测算分析方法
• 样点灌区系数 • 首尾测算分析法
样点灌区净灌溉用水量 = wa 样点灌区毛灌溉用水量 wj
• 样点灌区水量
• 样点灌区净灌溉用水量-实际观测 • 样点灌区毛灌溉用水量-实际观测
大、中、小灌区水量与系数
• 水量-累加 系数-加权
1
• 净灌溉用水量测算
2
• 毛灌溉用水量测算
净灌溉用水量测算
• 概念
• 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
• 计算方法
• 由灌区内各作物亩均净灌溉用水量与对应作物实际灌溉面 积相乘累加得到。
W样净 wi Ai
n
• 测算时间为作物全生育期,多年生的为一整年
主要内容
a.测算方法选择 b.作物调查统计
• 2条红线,2项指标。
(1)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总量指标(农田灌溉用水总量)。 (2)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效率指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测算依据
• 重要文件
•
• • • •
1. 《浙江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考评实施细则》(浙水农
〔2015〕53号); 2. 《浙江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浙政办发〔2013〕 80号); 3. 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 作的通知》(浙水办农〔2016〕5号); 4.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取水许可管理的通知》(办资源〔 2015 〕 175号); 5. 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取用水计量设施建设的通知》(浙水保〔2014 〕10号)等......
管理不当时,误差较大。 • 4.调查分析法:不需设置典型田块,方法简单,但依据不够充分。
b. 作物种植统计
划分单元 • 灌区范围 较大时, 分成若干 灌片,选 取部分灌 片进行作 物种植调 查统计。 落实人员 • 落实调查 人员。可 委托观测 人员。 详细记录 • 详细记录 作物种植 名称、种 植时间及 作物种植 面积,并 保存好调 查资料。 及时复核 • 不定期复 核作物调 查数据, 必要时补 充调查。 与其他统 计年鉴和 相关规划 资料对比。
全口径—作物统计时,应包括灌区农田上所有作物,即使作物的亩均净灌溉水量 等于0,即相应的灌溉面积为0,作物播种面积不为零。
作物分类
序号 分类 具体作物
1 2 3 4 5 6
主要作物(水稻) 主要作物 (旱作物) 薯类 棉花 油料 蔬菜
早稻 晚稻 单季稻 玉米 冬小麦 大豆 春小麦 马铃薯 甘薯 山药 芋头 其他薯类 棉花 向日葵 油菜 花生 芝麻 其他油料作物 白菜 甘蓝 辣椒 番茄 茄子 花椰菜 萝卜 芜菁 芥菜 芹菜 胡萝卜 茴香 韭菜 大葱 洋葱 大蒜 金针菜(黄花菜) 芦笋 百合 莴苣 莴笋 茼蒿 牛蒡 菠菜 姜 菊芋(洋姜)其他蔬菜
大
大型灌区
W大 W大样i
i 1 N
N
大i
W大样i
大样i
W
i 1
不同规模灌 区水量与系 数计算方法 不同。
• 水量—以点带面 中型灌区
w中1-5 =
系数-先算术,后加权
中 1-5 W毛1-5 +5-15 W毛5-15 +15-30 W毛15-30 W毛1-5 +W毛5-15 +W毛15-30
测算依据
• 重要资料
• • • • • • • 1.《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2011年 2.《浙江省水资源公报》 3.《浙江省水利统计资料》 4.《浙江省统计年鉴》 5.《农业用水定额》(DB33/T 769-2016) 6. 市、县水资源公报、统计年鉴等其他材料 7. 灌区规划、灌区汇编等资料
水位测针
土壤墒情监测仪
观测分析法
• 设置典型田块 • 配套量水设施; • 末级渠道或管 道量水。
1.典型田块年亩均 灌溉用水量观测
2.净灌溉定额确定
• 水量平衡法计 算; • 灌溉定额标准, 其他正式资料。
• 充分、非充分灌 溉; • 折减系数; • 比较确定.
3.典型田块作物亩 净灌溉用水量确定
备注 表中粗体为浙江种植面积具有一定规模的作物。
c. 典型田块选取
1.种植作物
• 主要种植作物,10%以上作物。
2.田块数量
• 大、中、小灌区单作物分别设置9/6/2个。
3.田块面积
• 面积不宜过大或者过小,小于1亩~数十亩。
4.田块分布
• 上中下游,相对集中布置;建议新增典型田块可增设在已有田块附件,方 便用水观测。
• 目前,由于规范中推荐的灌溉定额是考虑“水平较为先进、灌溉及管理非常规范” 的前提下得到的,一般均小于各地实际用水量水值,为了符合我省灌溉用水实际,建 议各地在观测数据可靠的前提下,可直接使用典型田块观测结果。
调查分析法
• 未开展量水,根据调查情况,确定作物亩均净灌溉用水量的方法。 • 不需要设置典型田块。 • 数据来源:灌溉定额标准中数据、其他典型田块数据、历年测算数据 、设计文本数据、调查数据。
• • • •
大 W大 +中 W中 +小 W小 市 = W大 +W中 +W小
面积-水利统计资料 水量-水资源公报,分析水量不同; 灌区名称-水利普查,灌区设计、规划材料; 对本年度数据与相关资料差别较大时,应分析具体原因。
3 、样点灌区选择
• 样点灌区
• 反映区域整体灌区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工程设施、管理水平、 水源条件、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作为全区域灌区的样本。
方法比较
• 1.优先采用直接量测法,暂不具备实测条件的灌区也可采用观测分析 法,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采用直接量测法。 • 2.直接量测法:精度较高;采用烘干法测土壤含水量,操作性不强; 干湿交替,给测量带来困难;计划湿润层深度需要试验确定。
• 3.观测分析法:易于理解,现场观测方便;观测水量易受现场影响,
W A
中样1-5i
中样1-5i
W中 =W中1-5 +W中5-15 +W中15-30
• 水量-以点带面 小型灌区
W小
系数-算术平均
1 n 小 小i n i 1
W = A
小i
A小
小i
区域
• 区域水量
• 水量-大中小灌区水量累加
W W大 W中 +W小
• 区域系数
• 大、中、小灌区水量加权
主 要 内 容
c.典型田块选取
d.设施建设及参数率定 e.用水观测与记录 f.数据整理和分析
a. 测算方法选择
1
直接量测法
2
观测分析法
3
调查分析法
旱作物
水稻
旱作物
水稻 观测典型田块亩 均灌溉用水量
作物
测土壤 含水量
测土壤 含水量
测田面 水层深
计算典型田块净灌 溉定额
计算每次灌水的亩 均净灌溉用水量
浙江省测算
省技术支撑单位 全省典型灌区30多处
省市县三级测算
样点灌区近200个 典型田块500余处
2006
2007-2012
2013
2014-2015
2016
2020
工作开始
水利部试点开始
省市两级测算
样点灌区增加到155个
典型田块近300处
十三五测算
省市县分级测算 样点灌区200个以上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7 8 9 10 11 12
果树 茶桑树 糖烟 豆类 瓜类 其他作物
苹果 梨 葡萄 桃 柑橘 板栗 草莓 李子 山楂 柿子 杏 枣 枇杷 猕猴桃 海棠果 樱桃 树莓 番石榴(南方) 核桃 榛子 银杏 橙 柚 柠檬 杨梅 油梨 无花果 枸杞 其他果树
茶叶 桑树 烟草 甘蔗 甜菜 绿豆 菜豆 豌豆 豇豆 蚕豆 扁豆 刀豆 其他豆类 黄瓜 西瓜 甜瓜 西葫芦(角瓜) 南瓜 白瓜 笋瓜 菜瓜 冬瓜 丝瓜 瓠瓜 苦 瓜 香瓜 木瓜 其他瓜类 花卉 药草 饲草 苗木 其他
• 选择原则
• 代表性:按不同的灌溉规模(大、中、小)、灌溉水源(提水、自 流引水)、工程设施状况与管理水平(好、中、差)等因素选择。 • 可行性:样点灌区应具有一定的观测、灌溉试验、灌溉用水管理等 资料,并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及必要的经费支持。 • 稳定性:样点灌区应保持相对稳定。
样点灌区选取
大型灌区 中型灌区 区域灌区 1-5,5-15, 15-30 各档次数量按大于5%, 面积按大于10%。 全部作为样点灌区测算。
• ( 1 )通过典型末级渠道观测进入典型田块 (种植早稻)的亩均年灌溉用水量 =380m3/亩;(2)通过查阅我省《农业用水定额》标准得知当年水文年型下早稻净灌溉 定额M=250m3/亩;(3)利用k·w田与M进行判别(k取0.9),得到k·w田=0.9*380=342 >M=250,故以早稻定额“250m3/亩”作为早稻年亩均净灌溉用水量w田净。
•
8. 实地调查资料......
年度工作内容梳理
1.基本资料收集 2.样点灌区选择 2.技术培训 1.工作部署
技术 工作
3.开展灌区量水 4.水量测算与分析 5.系数测算乐分享 6.年度报告编制及网 络系统填报
组织 工作
3.技术指导与监督 检查 4.成果上报与复核
5.年度工作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