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典当行的发展状况

我国典当行的发展状况

我国典当行的发展状况
我国典当行的发展状况
典当行在中国已经有了1600多年的历史,其起源与流变的基本历史轨迹是:初见萌芽于两汉,肇始于南朝寺庙,入俗于唐五代市井,立行于南北两宋,兴盛于明清两季,衰落于清末民初,复兴于当代改革,新世纪有序发展。

我国早期的典当行,一般局限于寺院经营。

从唐朝起,典当行除寺院经营外,还出现大量的民办性质和官办性质的经营。

唐代的官办的典当行虽然在数量上显得比较少,但其规模与民办的相比显得很大。

到了元末明初,寺院经营的典当业开始减少,民办典当行开始占整个典当业的主导地位。

此外,明代达官贵人的自营典当行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到了清代后,典当行开始形成民办,官办和皇室办的三大类型。

清代的典当行的业务范围比以前任何朝代还要广泛,除传统的典当业务以外,还出现了房地产、粮食等方面的典当业务。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钱庄、票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冲击,许多信誉卓著、财力强盛的典当行还开始从事兑换、发行信用货币等金融业务。

但是到了现代,由于受到国内战争和政府限制等原因,典当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全国解放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逐步取消了典当业,大陆的典当业从此绝迹了。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典当业开始恢复和发展,1987年12月,成都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当铺,率先恢复了典当业。

随后全国多个省市都开始兴办典当行业。

目前,我国的典当行大多集中在城市,少数位于乡镇,其数量一直维持在1000多家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