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呼吸高中生物课件优秀课件

细胞呼吸高中生物课件优秀课件


特别提醒
①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ATP,无氧呼吸只在 第一阶段 产生 ATP 。
②不同的生物无氧呼吸产生不同的产物(如:酒精和CO2、乳酸), 原因是 细胞中所含酶不同 。动物无氧呼吸生成物是 乳酸 ; 一般植物组织无氧呼吸生成物是 酒精和CO2 ,但马铃薯块茎、 玉米胚、甜菜块根无氧呼吸生成物是 乳酸 ;乳酸菌呼吸作用 生成 乳酸 。 ③进行呼吸作用只要有CO2产生,就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只要有水产生,就一定是 有氧呼吸 。 ④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有些原核生物仍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⑤有线粒体的生物,有的细胞在缺氧时也能够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 【深挖教材】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提示:直接原因在于不同生物中催化无氧呼吸的酶不同, 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场所:线粒体基质 物质变化:2丙酮酸 + 6H2O 酶 6CO2 +20[H] 产能情况: 少量
场所:线粒体内膜 酶 物质变化: 24[H] + 6O2 12H2O 产能情况: 大量
5、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6H2O +6O2
6CO2+12H2O +能量
1mol
2870kJ
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写成ATP ?不能! 1161kJ 其余
场所 条件 产物 放能 情况
联系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O2、酶 H2O、CO2
缺氧或无氧、酶 酒精和CO2或乳酸
释放大量能量, 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ATP
第一阶段 相同 ,都是在 细胞质基质 中进行。 实质相同,都是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各
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四)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
(酶的种类和数量)
环境因素
C6H12O6+ 6H2O + 6O2 酶 6CO2 + 12H2O +能量
反应物
影响条件 产物
O2浓度、自由水 温度
CO2浓度
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
①温度:植物的最适温度为25-30℃。 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实质是影响与呼吸作用 有关的 酶的活性 来影响的。
3、有氧呼吸过程图解 C6H12O6(葡萄糖)
细胞质基质
①酶
4[H]
少量
O2
2丙酮酸 能量
散失
2ATP
34ATP


6H2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H]

散失
少量
能量 2ATP
大量 12H2O
能量
6 CO2
线粒体
4、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C6H12O6 酶 2丙酮酸+4[H] 产能情况:少量
(一)有氧呼吸
1、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 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 成许多ATP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
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使膜表面积大 大增加,嵴周围充满基质;
内膜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② 丙酮酸的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或转化
2丙酮酸 + 4 [H] 酶 2CO2 + 2C2H5OH 或 2丙酮酸 + 4 [H] 酶 2C3H6O3
5、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一种生物的无氧呼吸方式只能是其中的一种!
C6H12O6 酶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38mol ATP 散失
能量转换: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深挖教材】
1.无线粒体的生物(或细胞)是否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提示:不是,无线粒体的真核生物(或细胞)只能进行无 氧呼吸,如蛔虫、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等,而一些原 核生物虽无线粒体,但仍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菌。
2.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一定等于产生的CO2量吗?
细胞呼吸高中生物 课件
考点五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 氧化分解 ,生成 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 释放能量并且生成 ATP 的过程。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是否需要氧气?不一定
有氧呼吸 方式 无氧呼吸
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 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只进行有氧呼吸。 a点:此氧浓度下,若dc=ca⇒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与
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
应用:贮存蔬菜、水果和种子时,应 低温 保存;
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 降温 ,以 抑制呼吸作用。
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
②氧气: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仅直接
影响呼吸速度,也影响到呼吸的性质。
应用:适当O降2浓低度氧低气时浓,度无可氧延呼长吸蔬占菜优、势水,果随的O保2浓鲜度时增间大;, 作物栽逐培渐时被,抑中制耕,松有土氧能呼够吸增不强断根加的强有;氧但当呼O吸2浓;度达
2、场所:细胞质基质
3、无氧呼吸过程图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葡萄糖)
4[H] 酶
2丙酮酸

2C2H5OH(酒精)+2CO2 2C3H6O3(乳酸)
2ATP 散失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4、无氧呼吸两个阶段的比较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酶 C6H12O6
2丙酮酸+4 [H] +(少量)能量
稻田定到期一排定水值,后否,则随水O2稻浓幼度根增因大缺,氧有而氧变呼黑吸、不腐再烂加;强 选用透(气受的呼纱吸布酶的数“量创等可因贴素”的可影以响抑)制。厌氧病原菌的繁殖
此点为有氧呼吸与无 氧呼吸之和的最低点
重点透析 细胞呼吸中典型曲线分点、段剖析:
b点:不消耗O2,只产生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d点:产生的CO2量最少⇒细胞呼吸最弱。 e点:消耗的O2量=产生的CO2量⇒无氧呼吸消失点,
提示:不一定。因有氧呼吸利用的物质不同而不同。 若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等于产
生的CO2量; 若利用脂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则大于产
生的CO2量,因为脂肪与葡萄糖相比,H的含量高。
(二)无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没有O2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 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地氧化分解 为酒精、CO2或乳酸,释放能量,生成少量 ATP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