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4~5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第9题。
▶教学目标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答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清时刻和经过的时间,会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
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
熊大和熊二相互争辩自己的用时比较少,它俩谁也不服谁。
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们俩究竟谁用时少,好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堂学习。
二、探究新知识(一)单位换算。
1.探究时分的换算。
(1)师: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时少?为什么呢?【学情预设】预设1:熊大用时少,因为熊二用了120分钟这么多。
预设2:熊二用时少,因为熊大用的时间是以小时作单位的呢!预设3:无法直接比较,单位不相同。
预设4:用时一样长。
可以换算成一样的单位再比较。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说用时一样长?2小时等于120分钟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师:看来熊大和熊二花的时间是一样的。
你明白了吗?和你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
(2)师:5时又等于多少分,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尝试完成,然后组内交流。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1时是60分,5时是5个60分,也就是300分。
2.探究分秒的换算。
师:180秒又等于多少分,你是怎么想的?【学情预设】要看180里有几个60,就等于几分钟。
用减法解决,180-60-60-60=0,所以180里有3个60,180秒=3分。
3.练一练。
【教学提示】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关注学生是否发现其中的问题,能否结合已有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讨论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经验。
指名多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方法。
4.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把分化成秒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把秒化成分时,有多少个60,就是几分。
【设计意图】不断地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不断地复述思维的过程,使学生思维过程具体化,形成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时间计算。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2。
2.阅读与理解。
(1)师: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小明是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每天早上他都准时到学校上课,从不迟到。
你知道小明上学的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2)课件出示问题。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3.分析与解答。
(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小组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2)全班交流,完善解答。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预设1:直接数一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预设2:从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预设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4.回顾与反思。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通过数格子、计算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只要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教师均应予以肯定。
【教学提示】本次解决问题涉及时间和时刻。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需准确定义,但是还是要有意识地把它们区分开来。
◎教学笔记5.对比分析,归纳方法。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学情预设】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计算法更简洁一些。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可以依次呈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课件展示: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是怎么求经过时间的?【学情预设】预设1:看钟面,数格后计算。
本题在学习了求经过时间的基础上有些变化。
重在让学生理解并说明“晚点”在本题中意味着什么。
预设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唤醒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生活经验,想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的多样化到方法最优化,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新知识1.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多余信息?【学情预设】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表达清楚需要哪些信息。
表达的过程混乱或不完整时,可以让学生互相补充整理。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情预设】用开门时间减去现在的时间。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学情预设】9时-8时40分,9时直接减8时40分不好减,可以把9时看成8时60分,这时就可以直接计算了。
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
师:计算经过时间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注意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减。
当“分”不够减时,可以从“时”退,要注意等量关系,1时=60分。
2.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第9题。
师:“晚点”是什么意思?【学情预设】要比9时15分还要晚。
师:这题怎么解决?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结合例题说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梯度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单位换算和时间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简单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同时获得新发现: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终点时间。
四、课堂总结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板书设计时间的简单计算2时=120分想:1时=60分,2时是2个60分。
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终点时间①7时45分-7时15分=30分9时15分+25分=9时40分【教学提示】本题在学习了求经过时间的基础上有些变化。
重在让学生理解并说明“晚点”在本题中意味着什么。
◎教学笔记=20分▶教学反思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而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当十。
本节课学生了解到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减,不够减的时候可以向高一级的单位去借。
培养学生的数感,建立与数的计算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分析也很重要,求经过时间是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所以课上多让学生说一说很有必要。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3第二、三、四题。
二、填空。
三、1.奶奶晚上6:40到广场跳广场舞,比昨天提前了15分钟。
奶奶昨天是什么时候到广场跳广场舞的?2.爷爷计划晚上8:35看社区文艺演出,结果比计划推迟了20分钟到达演出现场。
爷爷是什么时候到达演出现场的?四、某电视台星期天上午少儿频道节目单如下图。
1.《芝麻开门》节目要播放多长时间?2.《少儿故事》节目共播放45分钟,请在表中填出《少儿故事》结束的时间。
3.才才9:10学完钢琴,从钢琴老师家要走25分钟到家,《动物世界》节目的内容他能都看到吗?参考答案二、25三、1.晚上6:552.晚上8:55四、1.45分钟2.11:453.才才9:35到家,《动物世界》节目9:30开始,所以《动物世界》节目的内容他不能都看到。
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7分)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1.一节课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向8,此时是()。
2.图中橡皮的长度是()厘米()毫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元硬币大约厚2()两头牛重约1000()武汉地铁1号线长约39()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是90()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时=()分 30毫米=()厘米1分40秒=()秒4000千克=()吨90秒-1分=()秒 1吨-300千克=()千克5.阳光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音时间如下:第一次:早上8:05—8:20 第二次:中午1:20—1:45“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共播音()分钟。
6.在里填上“>”“<”或“=”。
7.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倍。
白珠子的个数不变,要使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5倍,应增加()个灰珠子。
8.爸爸的钱包里有862元,买了一件379元的衣服后,剩下的钱()买一辆价值500元的童车。
(填“够”或“不够”)二、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5分)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差一定是三位数。
()2.一枚鸡蛋大约重50千克。
()3.三年级数学书大约厚6毫米。
()4.把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厘米。
()5.求8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8是多少。
()三、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估算396+489的结果,它们的和肯定()。
A.不到800B.大于800C.小于7002.3千克铜和3000克棉花比较,()。
A.铜重B.棉花重C.一样重3.元元和菲菲约定8:25在少年宫门口见面,但元元迟到了一刻钟。
元元到达少年宫门口的时间是()。
A.8:40B.8:10C.8:504.操场跑道长400米,乐乐跑了3圈后,还差()米就是2千米。
A.200B.600C.8005.小明家到武汉的路程是96千米,爸爸带小明从家出发去武汉的黄鹤楼游玩,出行的方式应是()。
A.步行B.骑共享单车C.乘坐动车四、我会算。
(共23分)1.口算。
(8分)42+37= 53-17= 75-15= 23+59=360+450= 330-160= 510+200= 400-150=2.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7分)278+326= 702-345= ★800-326=3.估一估,连一连。
(8分)五、我会做。
(填一填,并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4分)生活应用(33分)六、解决问题。
(共33分)1.请你根据节目预报回答下列问题。
(6分)(1)《音乐欣赏》会播放多长时间?《奇趣大自然》呢?(2)7:19在播放什么节目?11:20呢?(3)文化纪录片播放的时间比《科学讲堂》长多少?2.(6分)(1)妈妈买这三件衣服,准备1000元钱够吗?说说你的理由。
(2)买这三件衣服收银员应收多少钱?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2吨,它能一次将这些货物运完吗?(4分)4.(9分)(1)南瓜的单价是月饼的几倍?(2)南瓜的单价是牙膏的2倍,牙膏多少钱一支?(3)如果月饼和油均涨价2元,涨价后油的单价是月饼的几倍?5.(广东中山)每条小船限坐4人,每条大船限坐6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怎样安排能恰好坐24人?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