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试题后面后的表格内。
)1.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决定于【】A.商品的自然属性B.商品的社会属性C.商品的交换价值D.商品的价值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A.这两者之间是不能比较的B. 简单劳动可以还原为多倍的复杂劳动C. 这种区别,不会导致价值量的区别D. 复杂劳动可以还原为多倍的简单劳动3.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4. 在商品买卖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5.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价值是【】A.剩余价值B.劳动力的价值C. 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商品的全部价值6.个别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的目的是为得到【】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资本积累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之一就是【】A. 资本积聚不受资本额的限制,资本集中则不是B.资本积聚不受社会能否提供追加生产资料的限制,资本集中则不是C.资本积聚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不会D.资本积聚比资本集中能更快地扩大资本规模8.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哪两类资本的比例【】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B.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C.生产资料与劳动力D.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9.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10. 资本主义农业地租来自农业工人创造的【】A.全部剩余价值B.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C.农业中的平均利润D.农业中平均利润的一部分11.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理论B.商品经济理论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D.阶级斗争理论12.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必然【】A.平稳发展 B.优先增长 C.逐步递减 D.缓慢波动1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成本价格的产物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14.商业资本所以能获得商业利润,是因为它执行了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A.货币资本的职能B.生产资本的职能C.商品资本的职能D.不变资本的职能15.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A.闲置的货币资本B.闲置的生产资本C.闲置的商品资本D.闲置的不变资本16.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A. 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B. 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C. 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D. 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17.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心是【】A.成本价格B.价值C.生产价格D.垄断价格18.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取决于哪一类土地的生产价格【】A.优等地B.中等地C.劣等地D.各类土地19.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称作【】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ID.级差地租II20.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垄断价格【】A.是由垄断组织自由制定的,不受商品需求的制约B.要受到商品需求的制约,但不受商品供给的制约C.受商品需求、商品供给和产品成本的制约D.是由垄断组织随意制定的,不受产品成本的制约二、名词解释1. 通货膨胀2.劳动生产率3.金融资本4. 产业资本5.参与制三、简答题1.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 相对过剩人口是怎样形成的?3.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4. 垄断组织有哪些主要形式?四、论述题1.试论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采取的职能形态及其连续循环的条件。
政治经济学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A. 具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B. 生产工具C. 劳动对象D. 科学技术2. 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工具、劳动资料B.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 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资料、劳动对象D. 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资料、劳动工具3.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 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A. 这两者之间是不能比较的B. 这种区别,不会导致价值量的区别C. 复杂劳动可以还原为多倍的简单劳动D. 简单劳动可以还原为多倍的复杂劳动5.赊购到期还债的货币执行的是【】A. 价值尺度的职能B. 流通手段的职能C. 贮藏手段的职能D. 支付手段的职能6.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A. 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B. 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C. 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7.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劳动的报酬B. 工人劳动的价值C. 工人劳动的价格D.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8.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A. 自然经济的基本矛盾B. 封建经济的基本矛盾C.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D.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过程是指【】A. 活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B. 活劳动转移旧价值的过程C. 从一定点开始转移旧价值的过程D. 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10.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D.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11. 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个别资本生产规模的方式称为【】A. 资本积聚B. 资本集中C.资本原始积累D. 资本垄断12.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客观上要求【】A.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B. 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C. 劳动者生存资料生产优先增长D. 劳动者发展资料生产优先增长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 I(V+M)=IICB. I(V+M)>IICC. II(V+M)=ICD. II(V+M)>IC14. 成本价格是商品价值中的【】A. c + vB. v + mC. c + v + mD. c + m15.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 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 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 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D. 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16. 商业资本是由于【】A. 货币资本职能独立化而产生的B. 生产资本职能独立化而产生的C. 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而产生的D. 借贷资本职能独立化而产生的17. 股票是【】A. 可以随时抽回投资的凭证B. 投资入股和按期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C. 取得一般贷款利息的凭证D. 不能买卖的无价证券18. 金融寡头实现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个人联合B.参与制C. 信贷业务D. 金融联系19. 垄断资本家建立各种垄断组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 联合起来共同发展B. 联合起来推销商品C. 高额垄断利润D. 消除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2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 国家垄断了一切经济活动的资本主义B. 国家干预全部经济生活的资本主义C. 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D. 国家进行微观经济管理的资本主义二名词解释1. 价值规律2. 不变资本3. 相对剩余价值 4. 票据贴现 5. 垄断三、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叫名义工资、实际工资?这两者的关系如何?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有何差异?4. 借贷资本的来源?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有哪些?四论述题1.论述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治经济学》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生产方式2.生产资料是指【】A. 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C. 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和D. 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之和3.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是由【】A. 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 商品的社会属性决定的C. 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的D. 商品的价值决定的4.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D.平均利润规律5. 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A.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B. 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C.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D. 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6.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时,它执行的职能是【】A.流通手段B.贮藏手段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7. 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A. 市场购买力B.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C. 商品价格总额D. 商品的供求状况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B. 积累一定数量的货币C.劳动力成为商品D.劳动者有人身自由9. 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资本在【】A .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B. 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C. 价值转移中的不同方式D. 价值周转中的不同方式10.资本集中是【】A.是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B.是靠把现有的分散资本合并成大资本实现的C.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D.会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11.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A. 是由资本家创造的B. 是由工人创造的C. 并不仅仅是由工人创造的D. 是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的12.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A.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B. 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C.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13. 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A. 有形磨损B. 无形磨损C. 实物补偿D. 价值补偿14.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之一是【】A. I(V+m)=IICB. II(V+m)=ICC. I(v+m)>IcD. I(V+m)>IIC15.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是【】A. 利润率等于价值率B. 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C. 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D.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16. 商业资本所以能获得商业利润,是因为它执行了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A. 货币资本的职能B. 生产资本的职能C. 商品资本的职能D. 不变资本的职能17.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 土地有优劣的差别C.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D. 土地的数量有限18.资本主义社会土地价格的高低是由【】A. 天然土地价值的大小决定的B. 地租的多少单独决定的C. 农业资本家得到的平均利润的大小决定的D. 地租的多少和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共同决定的19.平均利润的形成表明【】A. 各产业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B. 各产业部门的每个企业都得到相同的利润C. 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同的利润D. 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20.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A.各个银行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C.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D.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二名词解释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通货紧缩3. 相对过剩人口4. 资本循环5. 土地产权三简答题1.简述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