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堂吉诃德》优秀教案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堂吉诃德》优秀教案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堂吉诃德》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故事情节。

二、理解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艺术价值。

三、《堂吉诃德》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它在欧洲文学史的地位。

四、堂吉诃德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1.堂吉诃德三次出游的经过。

2.理解原著的“含泪的笑”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周星驰的很多电影被看作是经典,评论家说他的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的搞笑电影跟其他的喜剧不一样,看他的搞笑电影之后,笑着笑着会让人觉得悲凉,会让人们深思。

其实,喜剧不仅是搞笑的,他和悲剧一样,也能揭示社会的现状。

而能做得把人生的悲剧用喜剧的方式诠释出来人,凤毛麟角,周星驰做到了,16世纪的西班牙作家和他的作品《堂吉诃德》做到了。

二、作者简介
塞万提斯(1547年-1616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

1547年10月9日出生,1616年4月23日在马德里逝世。

塞万提斯出生于一个贫困之家,父亲是一个跑江湖的外科医生。

因为生活艰难,塞万提斯和他的七兄弟姊妹跟随父亲到处东奔西跑,直到1
566年才定居马德里。

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使他仅受过中学教育23岁时他到了意大利,当了红衣主教胡利奥的家臣。

一年后参加了西班牙驻意大利的军队,准备对抗来犯的土耳其人。

他参加了著名的勒班多大海战,病坚守岗位的塞万提斯在激烈的战斗中负了三处伤,以至被截去了左手,此后即有“勒班多的独臂人”之称。

经过了四年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涯后,他带着基督教联军统帅胡安与西西里总督给西班牙国王的推荐信踏上返国的归途。

回国后塞万提斯,并没有得到腓力普国王的重视,终日为生活奔忙。

他一面著书一面在政府里当小职员,曾干过军需官、税吏,接触过农村生活,也曾被派到美洲公干。

他不止一次被捕下狱,原因是不能缴上该收的税款,也有的却是遭受无妄之灾。

就连他那不朽的《堂吉诃德》也有一部分是在监狱里构思和写作的。

1616年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三.作品介绍
西班牙盛行骑士小说,小说主题反映封建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即为捍卫爱情、荣誉或宗教而显示出的冒险的游侠精神。

塞万提斯开始写的时候就是想讽刺中世纪的骑士精神,骑士精神已经不和时代。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之《堂吉诃德》作品导读
(二)学生简述堂吉诃德的第一次游侠经历。

1、提问:堂吉诃德总共有几次游侠经历?
明确:三次。

这三次分别都经历了什么,我们请同学来进行简单的介绍。

比如出游的第一天他做了写什么?
学生简介: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的头一天,看到一家客店,竟把它当作了堡垒,并把店里的两个妓女和店主分别当成了贵夫人和堡垒长官。

他想起自己是个未受封的骑士,便要求店主给他封赠。

店主见他疯傻答应了他。

店主让堂.吉诃德跪在他的面前,拿一本帐簿念念有词,在他颈窝上狠狠打了一掌,又用剑在他肩膀上使劲拍了一下,一个妓女给他挂上剑,另一个给他套上马刺。

封赠仪式便算完成了。

堂吉诃德爬起来,谢了“长官”满心喜悦。

我们可以给这个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吗?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受封仪表滑稽荒唐
2.第二天,堂吉诃德做了什么?学生简介:“受封骑士”后的第二天,堂.吉诃德决计回家一趟。

途经一座林子,看到一个牧童被绑在树上,财主一面骂他丢了羊,一面用皮带狠命地抽打他。

堂.吉诃德命令财主给孩子松绑,并如数付给孩子工钱,财主被吓得一一照办。

但他走后,地主把小孩重新绑在树上狠很抽打了一顿。

3.我们可以给这个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吗?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解救牧童善良单纯不畏强暴骑士精神
堂吉诃德遇见一伙商人。

他又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学生复述:他把他们当作一队兵马,挺枪跃马冲杀过去。

结果,他被一个骡夫打下马来,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一个去磨麦子的同村邻居发现了他,才把他搭救回家。

4.我们可以给这个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吗?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与商人作战荒唐可笑被骑士小说毒害
(三)学生复述堂吉诃德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游侠经历,步骤如上。

【板书如下】
第二次:
1、说服桑丘
2、大战风车不听劝阻神志不清
3援救贵妇荒唐鲁莽
4、大战羊群,冲散送葬队神志不清
5、争夺头盔耽于幻想
6、解救犯人办事不讲实际
第三次出游
1战胜镜子骑士
2拜访意中人耽于幻想
3改称狮子骑士行动盲目
4、桑丘挨鞭打神志不清
5、骑木马耽于幻想
6、大战白月骑士
(四)分析堂吉诃德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堂吉诃德形象特征:
1.堂吉诃德性格的最显著特征: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办事不讲实际。

2.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包含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内容。

3.堂吉诃德自信乐观、热情豪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对自由与和平、社会平等和婚姻自主的正确看法等构成他性格的另一面:清醒、明智、充满美好的进步理想和信心,对生活和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评价。

(五)主题分析
塞万提斯一再声明,他写这部书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

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而且在<<堂吉坷德>>发表后,骑士小说也真的奇迹般的销声匿迹了。

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 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四、艺术价值
别林斯基说:“在欧洲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唐吉诃德》。


塞万提斯的高明之处在于讲堂吉诃德性格中的内在矛盾和悲剧因素用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情理之中的悲剧结果在意料之外的喜剧状态中完成。

五、小结:
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是神志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

另一方面他代表了最高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

他越是疯疯癫癫,造成的灾难也越大,几乎谁碰到他都会遭受一场灾难,但他的优秀品德也越鲜明。

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

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隶人。

他发表的关于自由、美德、人的意志的言论是那么有条有理、铿锵有力,他对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那么坚定不移的信念。

他的身上体现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但同时又在游侠中处处碰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