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其他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化工原理其他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F-W)cp1=Fcp0 - Wcpw
代入焓衡算式,得
D(H-cpwT)=W(H′-cpwt1)+Fcp0(t1-t0)+QL
化学工程系
由 H-cpwT≈r
加热蒸气的汽化热(kJ/kg);
H′-cpwt1≈r′
二次蒸气的汽化热(kJ/kg)。
可简化得 Dr=Wr′+Fcp0(t1-t0)+QL

ym——杜林线的截距(℃)。 不同浓度的杜林直线是不平行的,斜率k与截距 ym都是
溶液质量浓度x的函数。 对NaOH水溶液,k、ym与x的经验关系为
k=1+0.142x ym=150.75x2-2.71x x——溶液的质量浓度。
二、单效蒸发的计算
化学工程系
单效蒸发的计算内容:
(1)蒸发量W ;
化学工程系
三、分类 1. 按操作室压力分
常压、加压、减压(真空)蒸发
2. 按二次蒸气的利用情况分
单效蒸发:将二次蒸气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 热的操作
多效蒸发:将二次蒸气引到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 气,以利用其冷凝热,这种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 效蒸发
四、蒸发操作的特点
1.传热性质 2.溶液性质 3.溶液沸点的改变 4.泡沫夹带 5.能源利用
化学工程系
(1)平均温差Δtm 蒸发时,加热面两侧流体均处于恒温、变相状态下,故
Δtm=T-t
(2)基于传热外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o
(3)蒸发器的热负荷Q
若加热蒸气的冷凝水在饱和温度下排除,且忽略热损失, 则
Q=Dr
8.1.3多效蒸发
化学工程系
为了减少加热蒸气消耗量,可采用多效蒸 发操作。
F,x0 ,t0 ,h0
D,T,H
(2)加热蒸气的消耗量D;
(3)传热面积S。
W,T’,H’
蒸发室 QL
加加热热室室
(F-W),x1 t1,h1
单效蒸发示D,T意,hw图
1.蒸发量W
对单效蒸发器作溶质衡算,得
Fx0=(F-W)x1
化学工程系
F——原料液的流量(kg/h);
W——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分量,即蒸发量(kg/h);
x0——原料液的质量组成; x1——完成液的质量组成。
2.加热蒸发量D
化学工程系
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气的热量一般用于将 溶液加热至沸点,将水分蒸发为蒸气以及 向周围散失的热量。
对某些溶液,如CaCl2、NaOH等水溶液, 稀释时放出热量,因此蒸发这些溶液时应
考虑要供给和稀释热量相当的浓缩热。
化学工程系
DH+Fh0=WH′+(F-W)h1+Dhw+QL
化学工程系
计算溶液的比热容的经验公式
cp=cpw(1-x)+cpBx
当x<20%时,上式可以简化为
cp=cpw(1 - x)
式中 cp——溶液的比热容(kJ/(kg·℃)); cpw——纯水的比热容(kJ/(kg·℃)); cpB——溶质的比热容(kJ/(kg·℃))。
Δa′——常压下由于溶液蒸气压下降而引起的
沸点升高(即温度差损失)(℃);
Δ′——操作压强下由于溶液蒸气压下降而引
起的沸点升高(℃);
f——校正系数,无因次。
化学工程系
校正系数经验计算式
0.0162T 2732
f r
T′— 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气的温度(℃); r′— 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气的汽化热(kJ/kg)。
化学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
8.1.2 单效蒸发 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温度差损失
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中含有不挥发的溶质, 在相同条件下,其蒸气压比纯水的低,所 以溶液的沸点就比纯水的要高,两者之差 称为因溶液蒸气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
化学工程系
当缺乏实验数据时,可以用下式先估算出沸
点升高值 : Δ′=fΔa′
(,得
DH+Fh0=WH′+(F-W)h1+Dhw+QL
D——加热蒸气的消耗量(kg/h); h1——完成液的焓(kJ/kg);
H——加热蒸气的焓(kJ/kg); hw——冷凝水的焓(kJ/kg);
h0——原料液的焓(kJ/kg);
QL——热损失(kJ/h)。
H′——二次蒸气的焓(kJ/kg);
化学工程系
若加热蒸气的冷凝液在蒸气的饱和温度下排除,则
则上式变为
H- hw=r
r——加热蒸气的汽化热(kJ/kg)。 稀释热不可忽略时溶液的焓由专用的焓浓图查得。
化学工程系
(2)溶液的稀释热可以忽略
溶液的焓可用比热容算出,即
整理得
h0=cp0(t0-0)=cp0t0 h1=cp1(t1-0)=cp1t1 hw=cpw(T-0)=cpwT
化学工程系
原料液及完成液的比热容可分别写成:
cp0=cpw(1- x0)+cpBx0=cpw-(cpw- cpB) x0 cp1=cpw(1- x1)+cpBx1 =cpw-(cpw- cpB)x1
联立得
(cp0- cpw)x1= (cp1- cpw)x0
化学工程系
(cp0 - cpw)x1= (cp1 - cpw)x0 Fx0=(F - W)x1
加热蒸气的热量用于将原料液加热到沸点、蒸 发水分以及向周围的热损失。
化学工程系
若原料液预热至沸点再进入蒸发器,且忽略热损 失,则

蒸发1kg水分时,加热蒸气的消 耗量,称为单位蒸气耗量
e: 衡量蒸发装置经济程度的指标
3.传热面积S
由传热速率公式 得
Q=SoKoΔtm
化学工程系
So——蒸发器的传热外面积(m2 ) ; Ko——基于外面积的总传热系( W /(m2·℃)); Δtm——平均温度差(℃); Q——蒸发器的热负荷,即蒸发器的传热速( W)。
化学工程系
第八章 其它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化学工程系
8.1 蒸发 8.2 液液萃取 8.3 超临界萃取和液膜萃取 8.4 膜分离
化学工程系
8.1 蒸发
8.1.1 基本概念
一、定义 二、加热蒸气和二次蒸汽
加热蒸气 : 蒸发需要不断地供给热能 ,工业 上采用的热源通常为水蒸气。 二次蒸气 : 蒸发的溶液大多是水溶液,蒸发 所产生的蒸气也是水蒸气称为二次蒸气。
化学工程系
溶液的沸点也可用杜林规则(Dubring’s rule)计算 :
k―杜林直线的斜率,无因次; tA,tw ―分别为压强pM下溶液的
沸点与纯水的沸点(℃); tA' , tw'―分别为压强pN下溶液的
沸点与纯水的沸点(℃)。
化学工程系
当某压强下水的沸点tw=0时,上式变为
tA=tA'-ktw'=y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