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刘尚兵律师分析解读重庆律师法律服务市场及收费标准

重庆刘尚兵律师分析解读重庆律师法律服务市场及收费标准

重庆刘尚兵律师分析解读重庆律师法律服务市场及收费标准作者:刘尚兵(重庆刘尚兵律师事务所)第一部分,重庆律师服务市场概况第一章、重庆律师服务市场背景分析重庆市系西部大开发重点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4月28日重庆市的行政区划为23个市辖区、11个县、4个自治县。

重庆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换发展动力,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成“二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八干线”铁路网,港口年吞吐量1.6亿吨,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200万人次。

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崛起,构建起航空、铁路、内河港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监管区“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的开放通道全面形成。

2014年,GDP1.43万亿元,增长10.9%;规上工业利润总额1170亿元,增长3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2亿元,增长13.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5147元和9490元,增长9.1%和11.7%。

2015年,GDP为1.57万亿元,增长11%;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394亿元,增长1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5亿元,增长12.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7239元和10505元,增长8.3%和10.7%。

2015年,重庆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589850件,审执结533837件,同比分别增长32.74%和35.67%。

其中,市高法院审执结5788件,五个中级法院审执结56763件。

行政案件受理、审结同比增长均超80%;在行政争议的解决上,受理一审行政案件和审结分别为9756件和8878件,同比分别增长81.98%。

2013年,重庆法院共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案件2271件,同比增长38.5%,审结1969件,结案率达87%。

其中著作权案件、商标权案件和专利权案件的数量位列前三位。

微软、埃克森美孚、米其林、路易威登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纷纷选择到重庆提起诉讼,反映出重庆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具备了较高的司法公信力,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日益得到外商的充分信任。

第一节、重庆律师服务市场现状分析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执业律师6798人,比2011年的5467人增加1322人,年均增长8%;律师人数在全国排名第15位,在西部地区排名第3位。

律师人数与地区常住人口万人之比为2.29,在西部地区排名第2位。

执业律师中,硕士、博士14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立法咨询及评审专家委员34人。

全市有律师事务所664家,在全国排名第12位,在西部地区排名第3位,比2011年增长28%。

外地律师事务所在本市设立分所14家,本市律师事务所在市外设立分所13家,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2家。

律师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市律师事务所737家、执业律师7150人。

第二节、重庆律师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一、重庆律师服务行业整体水平分析(一)重庆律师行业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未缩小重庆的律师人数和律师事务所数量、规模、品牌、业务覆盖面以及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律师行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差距未见缩小,且呈扩大趋势。

(二)重庆律师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现象突出重庆地处西部内陆地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异大,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市场远未形成,法律服务的地区不均衡和队伍不均衡现象突出,粗放式经营行为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生存依赖发展型的行业状况将在较长时期存在。

二、重庆律师服务市场管理水平分析重庆律师事务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是:一是律师事务所普遍成立年限短,缺少具有区域性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且事务所规模(人均拥有律师数量)出现下滑趋势;二是未能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行业发展的传承功能不强;三是律师人才存在结构性过剩和短缺,从事传统法律业务的律师供过于求,从事前沿法律业务的律师相对不足,导致传统法律服务领域无序竞争加剧,中高端法律服务领域拓展困难,开发法律服务新产品和转变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力度欠缺,创新能力不足。

三、重庆律师服务市场核心竞争力分析重庆律师事务所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主要原因是:1、律师人才队伍建设进度与行业发展目标不适应。

律师人才的数量、技能、自我评价、服务观念和市场认知等不适应律师行业更大发展需要,青年律师培育成长尤显不足。

2、律师业务技能提升与市场发展需求不适应。

法律服务的职业化特征和专业化色彩尚不明显,尚未形成定位准确、分工明确、优势突出的律师队伍,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未来律师业务拓展要求。

3、律师事务所管理模式转换与行业发展趋势不适应。

有不少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停留在简单、粗放层面,成熟规范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文化有待形成,个人所、合伙所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分类管理指引尚未建立,与律师行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4、律师行业的角色作用发挥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

中国经济社会稳中求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快速,但律师行业并没有与之形成密不可分、共生俱长的关系,重庆律师行业与其他地区相比,在服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

第二章重庆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分析第一节法律服务收费情况分析全市律师业务总创收逐年上升, 2012年8亿元,2013年10.1亿元,2014年13.37亿元,年均增幅22%。

第二节重庆律师服务市场收费方式分析重庆律师服务收费方式为政府指导价与市场调查价相结合的收费模式。

重庆律师收费政府指导价格标准如下:一、律师办理刑事案件(一)律师办理刑事案件,实行计件收费,分阶段计算如下:1、侦查阶段 2000元—8000元2、起诉阶段 3000元—10000元3、审判阶段 5000元—30000元 (二)刑事自诉案件代理以及刑事案件被害人的代理,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计件收费,参照上述标准执行;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具体依照民事案件中涉及财产关系的收费标准执行。

二、律师代理民事、仲裁案件(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计件收费,每件收取2000—6000元;(二)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具体依照以下比例分档、累计收取:10万元以下的 2000—6000元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内 6%—5%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内 5%—4%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内 4%—3%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内 3%—2%1000万元以上 2%—1%三、代理行政诉讼或劳动争议仲裁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计件收费,每件收取2000—6000元;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具体依照民事诉讼案件中涉及财产关系的收费标准执行;代理行政复议案件,按照行政诉讼收费标准减半收取。

四、代理各类申诉案件的立案,实行计件收费,每件收取3000—5000元,申诉案件立案后又代理诉讼的,按前述相应案件的收费标准收取。

五、以上各项标准,除另有指明外,均指诉讼案件一审或仲裁案件的收费标准。

未办理一审而办理二审的,按一审标准收取;曾办理一审又办理二审的,按一审标准酌减收取;曾经代理仲裁的,诉讼一、二审阶段按仲裁阶段标准酌减收取;执行案件,按照一审或二审的收费标准收取;发回重审的案件,按一审或二审标准酌减收取。

六、担任法律顾问(一)为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法人、社团法人等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在12000元/年以上收取律师服务费;(二)为自然人、家庭、个体工商户提供常年法律顾问,在8000元/年以上收取律师服务费;律师为法律顾问单位参加谈判、草拟重大合同、办理诉讼(或仲裁)案件、办理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应按各类案件的收费标准酌减收取律师服务费。

七、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具体依照民事案件中涉及财产关系的收费标准执行;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协商收费。

八、解答法律咨询、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的,实行计时收费。

九、对本收费标准中涉及的任何法律服务,除以上规定的方式以外,均可适用计时收费方式,其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工作小时200—2000元。

具体的计时、收费方法由委托人与律师事务所协商。

十、律师办理疑难、复杂和有重大影响的法律事务,律师事务所可与委托人协商,在收费标准以上收取律师服务费。

十一、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以外的区县(自治县、市)的律师办理法律事务,律师事务所应在上述收费标准以下与委托人协商收费,但减少幅度不应超过收费标准的50%。

十二、律师事务所为委托人提供法律事务服务,可以收取差旅费。

收费金额在已收取(拟收取)法律服务费总额的10%以内另行向委托人收取。

市外办案的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另行协商。

十三、以上收费标准中的各类收费金额均为人民币。

律师办理涉外法律事务的,由律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另行协商,可以收取外汇。

十四、本办法未作详尽规定的,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

十五、本收费标准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二、重庆律师服务收费水平对比规模大所收费比较高,小所收费比较低,知名律师收费高,一般执业律师收费比较低,参差不齐。

三、律师事务所收费制度变革。

2013年底,重庆市律师事所收费制度实行改革,由以前的律师事务所开具律师服务收费发票发展至司法局、税务局网络实时监控模式,有效地实现对重庆律师事务所收费模式的管理。

第三节重庆律师服务市场案源分析2014年重庆律师行业总创收全市律师承办各类诉讼案件24万余件,年均增长9%;担任常年和专项法律顾问3.7万家,年均增长14%;承办各类非诉讼业务2.9万件,年均增长4%;参与化解处置信访案件1万余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万余件,提供公益法律宣传咨询服务25万余件次。

第四节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现状一、法律服务市场客户群体重庆律师担任常年和专项法律顾问3.7万家承办各类非诉讼业务2.9万件,承办各类诉讼案件24万余件主要以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个人法律服务支出主要见于诉讼业务、法律援助案件、咨询服务。

二、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及规模特征由于享有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重庆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从公司设立到公司发展,都需要依法茁壮成长,对重庆律师法律服务的需求十分强烈,需要重庆律师协同管控公司的法律风险,处理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涉法事务,中小企业管理层也非常重视公司法律顾问工作,因此,重庆律师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形化、标准化、产品化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企业对重庆律师的法律需求比较强盛,具有常规性和稳定性,个人对重庆律师的法律需求具有偶然性,阶段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