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集成规范(新)

系统集成规范(新)

Mail
外挂系统是邮件服务器(SMTP, IMAP4, POP3)时考虑选用。
<=5M
以分或小时为频率
异步
行业适配器
Marketplace, RosettaNet, CIDX, PIDX
依产品而定
依产品而定
同步/异步
应用适配器
(可选购)
适用于主流的应用软件系统:Ariba,Baan, Broadvision Clarify, JD Edwards, I2, Microsoft CRM, Oracle ERP, Peoplesoft, Tibco Rendezvous, BEA WLI, Lotus Notes, Corba, Siebel, AS2, Generic EDI:ANSI X.12, EDIFACT
接口协议规则
通讯协议
适用范围
数据量大小
传输频率
接口方式
Proxy
*首选项
Proxy适用于SAP WAS 6.20及以上的系统,相比较下它的性能更高,安全性和扩展性也更好,若非其他特殊原因,新接口的实施建议统一地采用ABAP Proxy作为集团ERP的接口通讯方式。
<=10M
<=20次/秒
同步/异步
IDoc
建议使用范围限于SAP已提供的标准IDoc业务对象,例如销售订单、发货单、收货单等,并且已与SAP后台业务的紧密绑定的;
<=10M
<=20次/秒
异步
远程RFC
只适用于尚存的R/3 4.70系统的接口实现。对于已升级的ERP系统,不建议使用远程RFC协议。
<=10M
<=20次/秒
同步
SOAP
如果外围系统是基于.NET和J2EE (例如BEA WebLogic, IBM WebSphere J2EE, JBoss…)等支持Web Service的开发平台。PI可与外围系统进行双向的Web Service调用。
依产品而定
依产品而定
同步/异步
系统接口方式:
序号
接口方式
描述
1
异步
为减小对集成中间件的系统压力,接口尽量采用异步方式。
2
同步
对于数据查询类接口,查询数据量小(<=5M),采用同步方式
3
异步
对于数据查询类接口,查询数据量大(>=5M),采用异步方式
4
同步/异步
高并发数据量<=200k,可以选用同步方式,并发量过大,则选用异步方式
5
<=10M
<=10次/秒
同步/异步
HTTP
对于传统的Web服务器,如果不支持SOAP,可以通过普通的HTTP GET / POST方式双向交互。
<=10M
<=20次/秒
同步
File/FTP
针对技术陈旧的遗留系统,消息载体是非结构化的ASCII或二进制的平文(flat file),也可以是XML文件;PI能灵活的将文本内容构造为XML消息并进行处理;支持对文件的加密、数字签名和压缩解压。
松偶合
对于接口需求变动频繁,接口字段变化量大的接口需求(比如,OA,Workflow相关接口),尽量采用可扩展的松偶合接口方式,即XML或Json进行数据传输,使得信源与信宿的接口字段变化,不用调整接口,只需调整信源与信宿对接口数据的处理
6
紧偶合
对于接口比较固定,信源与信宿调整机率不大的接口,可适当采用紧偶合的方式,采用ESB进行接口配置,以减小信源与信宿两端对接口数据转换处理的开发量
系统集成规范
系统集成原则:
中间件工具
判断条件
OSB
对于非SAP系统与非SAP系统接口
PI
对于非SAP系统与SAP系统及SAP系统与SAP系统接口
对于系统集成接口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都需要有日志追踪机制,数据从信源到ESB中间件再到信宿,整个过程都需要有日志记录,发送方和接收方都需要先对数据进行日志处理,采用唯一的数据接口ID号追踪数据的来龙去脉,数据在发送时记录发送状态,数据处理时,记录处理状态,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接收成功和数据处理成功)数据接收成功只代表接收方已收到数据,并不代表已处理完数据,数据处理成功代表业务处理的成功与失败。在接口设计的过程中,接收方需要有重处理机制和避免重复接收机制,即如果数据已经接收成功,如果是接收方系统的问题导致数据处理失败,则不需要发送方重新发送,接收方可以对系统进行修复后,通过日志记录对数据进行重处理。如果在数据未到达接收方的情况下,发送方需要有重发机制,以保证数据能正确到达接收方。
>=10M
以分或小时为频率
异步
JDBC
与外围系统使用的各厂商数据库无缝集成;在PI系统中通过统一的图形化界面构造SQL Query,对数据库进行读取和写入的复杂操作。
>=1流的消息中间件,如MQSeries, MSMQ, SonicMQ等产品。
<=2M
高频并发
>100次/秒
异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