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总体部署1、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临海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市政工程位于临海市汛桥镇道头村,灵江以南,污水处理厂工程用地按远期9万m3 /d规模控制, 工程征地面积为52673m2包括深度处理和回用水处理控制用地)。
其中,本一期工程征地面积为39785 m2。
临海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市政工程的工程内容包括新建污水厂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设施、尾水排放管及排放口、厂前区办公楼等生产和管理辅助设施等。
砌筑,污水厂的主要处理构造物按照3万m3 /d的规模建设,部分处理构筑物、污水排放管及辅助建筑物按照9万m3 /d规模一次性建设。
1、处理工艺: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水解酸化池+氧化沟+二沉池+终沉池工艺。
尾水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工艺。
污泥处理采用浓缩脱水+机械深度脱水工艺,污泥脱水至含水率60%以下后外运卫生填埋处置。
本项目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调质池采用离子除臭工艺,污泥深度脱水机房。
2、构、建筑物设计规模本工程构筑物较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构筑物的构筑特点,遵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组织工程施工。
本工程构、建筑物设计规模为生产构筑物结构设计说明。
按工艺流程设计,主要构筑物单体有: 粗格栅及提升泵房1座,细格栅及旋流沉淀池1 座,高位井1 座,氧化沟1座,二沉池1座,污泥浓缩池1座,终沉池1 座、加药间1 座,脱水机房1 座,鼓风机房1 座、综合楼1 座,具体见工艺总平面图。
1.2、工程难点、要点本工程主要包括水厂范围内的(构)建筑物土建工程、主要工艺管道的安装调试工程及附属市政工程。
工程难点、要点如下:⑴、本工程场地较小,作业面窄且多,很难进行流水作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如何合理安排好各单项工程施工顺序也是本工程的难点。
⑵、本工程基坑开挖和降水均造成很大难度,如何做好基坑开挖时的支护和降水也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
⑶、本工程包括土建、设备安装、电气安装等,工程类别多,在施工中必须做好各专业的相互配合。
⑷、结合本工程的难点、要点,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后面的章节中分别叙述。
⑸、本工程场地类型属于软弱土,属于对抗震不利地段,建筑场地类别为IV类。
场地表层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建构筑物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地下水位较高。
因此在构(建)物施工时,应先施工深基础构(建)筑物,后施工浅基础构(建)筑物,以免较深基础开挖时,危及相邻基础的安全。
在水池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基坑的水位变化,及时排除基坑积水或向水池内灌水,防止水池浮起或顶托破坏。
(6)、本工程施工中最大难点重点为进水泵房的沉井施工。
由于地处起伏的山岩边坡,地质情况复杂加之沉井高度达到14米之深,我项目部将另行编制专项方案供专家评审合格后再进行下阶段施工。
根据所总结的工程特点和难点,我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施工技术难点、质量控制难点以及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了预防措施和相应对策,这些针对性措施将与投标承诺一起作为合同的一部分。
施工重点难点对策表施工重点难点对策表1.3、施工总体部署1.3.1、工程总体目标根据工程特点和我公司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对本工程具体目标为:质量目标:达到招标文件要求的合格标准的基础上,争创“括苍杯”。
工期目标:确保本工程总工期为540天内完工交付使用(含安装配合时间,其中主体工期为400日历天)。
安全目标:本工程确保“市标化”,争创“省标化”。
1.3.2、企业的工艺标准以现行的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省市有关条文条款为依据,以高于现行规范要求的原则来进行工程质量管理,以创杯为中心开展各项活动。
企业内部已编制了《作业指导书》,收录了建筑物的定位和基础放线工艺标准、钢筋加工、绑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混凝土大体积基础施工工艺标准、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地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卷材防水屋面施工工艺标准、各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等共147只技术标准,它是规范各专业部门施工的重要文件,是质量体系运行和实施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和依据。
1.3.3、施工组织安排根据工程总体设想,我们集思广益,反复研究,对本工程进行了科学而有效的施工组织安排。
1.3.3.1、施工总体安排⑴、根据建构筑物布局特点,结合公司现有设施,考虑标化要求,应优先安排好直接影响项目施工的为全场性服务的施工设施,如现场供水、供电、通讯、道路和场地平整,以及各项生产、生活设施,以保证工程顺利、有序地进行。
⑵、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范围较广,工期相对较紧。
若不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工期难以保证,经反复研究,我们考虑总体施工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基础施工:考虑紧凑的交叉流水作业施工,合理组织施工作业程序,处理好各工序的施工衔接,减少施工物资的一次性投入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保证不影响进度。
第二步主体结构施工:实行合理分段,平行流水,主体交叉施工作业,科学安排施工顺序,处理好各工种的施工衔接,各工种穿插作业,始终保持紧凑的交叉流水作业。
第三步装饰施工和安装调试:主体结构完成后实行分段安装和装饰。
内部装饰从下至上,同时外墙从顶层一直往下。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由公司统一调度作好人员、料具、机械的配置。
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方法临海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市政工程的工程内容包括新建污水厂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设施、尾水排放管及排放口、厂前区办公楼等生产和管理辅助设施等。
砌筑,污水厂的主要处理构造物按照6万m3/d的规模建设,部分处理构筑物、污水排放管及辅助建筑物按照9万m3 /d规模一次性建设。
按工艺流程设计,主要构筑物单体有: 粗格栅及提升泵房1座,细格栅及旋流沉淀池1 座,高位井1 座,氧化沟1座,二沉池1座,污泥浓缩池1座,终沉池1 座、加药间 1 座,脱水机房1 座,鼓风机房1 座、综合楼1 座等构筑物,本工程共计有15项单体工程。
一、测量工程1、施工测量管理机构施工过程中,我方将对各个环节进行精确的测量控制,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派遣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确保高精度地完成本工程的测量工作。
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下设测量组,施工队设测量小组,实行分级管理。
做到层层控制把关,从而防止差错保证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项目部测量组负责工程范围的设计桩位复测,桥梁轴线的放样等控制测量,以及对施工队测量放样的复核及各测量工作协调。
施工队测量组负责本施工队的工程施工放样,配合项目部进行控制测量。
2、测量依据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坐标点与水准控制原点进行引测。
根据设计要求及设计图纸规定的道路、土建、排水工程坐标点,进行测量放样的坐标计算。
以设计图纸及技术规程的要求以及关于测量工程的规范规定作为本工程的测量精度标准。
3、对施工测量的要求3.1测量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施工前应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技术交底,做出放线图,了解放线步骤。
3.2对放线工作中每一步骤要坚持“步步有校核”的作业原则,做到测必核、核必实,保证二级复核。
3.3爱护仪器,禁止对测量器具的人为损坏,禁止坐仪器盒、塔尺等;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和保养,按规定定期进行鉴定,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确保放线的准确有效。
4、测量仪器设备配置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设备的齐全,我公司将根据现场工程进行测量设备的配备,在所有的测量设备进场前,对所需要的测量设备进行校核和检测,保证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完好性。
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经质检站认可的鉴定单位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钢卷尺、铝合金塔尺必须每年送技术监督局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平面控制网方案的确定以业主所交控制点位为基本控制网,经复核无误后,根据施工需要加设导线,加测导线控制点采用附合导线,经PC-E500平差精度合格即可对各栋号进行施工控制桩测放(施工控制桩本着“方便使用、易于保护、长期保存”的原则,尽可能的设置在结构主轴线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控制桩进行复核,确保点位不变动。
6、高程控制网方案的确定将业主所交高程点作为施工高程的基本控制网,再向施工现场导出施工用工作水准点。
独立栋号的临时水准点不应少于2个;相邻或有相互关系的栋号之间应统一高程测设的起始点。
所有各临时水准点要定期进行复核,确保高程点不变动。
7、报验及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现场放线形成书面记录,测设完毕后,填写报验单上报监理,经监理签认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如不满足精度要求则重测直至监理单位确认合格。
所有测量资料不得擅自进行涂改、销毁,测量资料应做到随施工随收集,为工程竣工做好基础工作。
8、施工测量工艺流程施工测量施工工艺流程图9、测量方法根据以往的测量顺序,请业主、设计提供城市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在施工准备期内派测量技术人员进场,对布置在施工现场内的轴线及标高进行复测,以确保轴线、标高无误,然后根据自己的施工要求新设或以此为依据,进行轴线定位投放及标高控制。
根据我们的测量经验,地下室结构轴线用控制轴线形成控制网控制;标高水准测量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法进行测量,上部结构轴线及垂直度控制采用“天顶10、平面轴线控制测量10.1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控制点,采用极坐标计算方法定位轴线,在施工现场东南二面围墙上及基坑外便道上纵横向设置4组轴线控制布置点,为投放底板及地下结构工程轴线组做好准备.同时不定期对控制点进行复测.10.2控制点的精确性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精度.控制点设置满足稳定、可靠、通视三个要求,精度应控制在2mm之内,并做好明显的标志和必要的保护措施。
10.3为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破坏或其他情况,另建一组辅助控制点来确保轴线投放正确。
10.4考虑到工期较紧,不可能等到挖土施工全部完成后再进行定位,故轴线投放将结合挖土施工共同开展,采取分区域投放方式,即先将控制轴线投放至基坑四周的地面及围墙上,再根据基坑底垫层完成区域情况,将相关控制轴线部分(或全部)投放至垫层面,并以此轴线为基础,在垫层投放与其相关轴线时随时进行闭合封闭,对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直至定位出整个轴线组。
11、垂直度测量11.1因各种外部因素都会对测量工作带来影响,要求仪器操作者应按操作程序测量。
11.2楼层垂直测量控制点设置11.2.1在施工±0.00楼面时建立控制点,控制辅助轴线的布置应与轴线有一定关系,诸如平行偏移1000等,故不但可用来做主楼的垂直度测量,还可做上部轴线控制点的投放之用。
11.2.2上部结构的轴线控制测量采用天顶法原理测定主楼控制基准点。
在每个施工层开洞200×200,留出通视孔,在±0.00处架设经纬仪配合90度弯管向上垂直投影至施工面。
11.2.3作为上部轴线控制点,各组控制点以“□”形设置,为防止产生平行四边形状的偏差存在,需再测量对角线距离来保证控制点位置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