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5048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5048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50489篇一:化工行业使用相关设计规范化工行业使用相关设计规范1、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 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3、 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4、 GB50489-2009《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5、 SHSG-052-20036、 SHSG-033-20087、 SHSG-053-20038、 HG/T205189、 HG/T2056810、 HG2053211、 HG2053512、 HG/T2066213、 HG/T2056014、 GB50189-20(来自: 小龙文档网: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50489)0515、 GB50029-200316、 GBJ87-8517、 GB50242-200218、 GB50274-9819、 GB50174-9320、 GB50176-9321、 GB50235-97《化工固体物料堆场及仓库设计规定》《化工粉体工程设计安全卫士规定》《化工粉体工程设计安全卫士规定》《化工固体物料装卸系统设计规定》《化工粉体物料机械输送设计技术规定》《化工机械化运输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22、 GB50264-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23、 GBJ126-200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24、 GB/T4072-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25、 SH/T3004-2011《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6、 SH/T3160-2009《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27、 GB/T 13279-2002 《一般用固定的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28、 SH/T3143-2004《石油化工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29、 JB 8935-1999 《工艺流程用压缩机安全要求》30、 SH/T 3144-2004《石油化工离心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31、 API 673-2002(2nd) 《石油、化学及气体工业用离心通风机》32、 JB/T10563-2006《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33、 API 610-2004(10th) 《石油、石化及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34、 API 682-2004(3rd) 《离心泵及转子泵轴封系统》35、 ASME B73.1-2001 《化工用卧式端吸离心泵技术规范》36、 ASME B73.2 《化工用立式离心泵技术规范》37、 SH/T 3139-2004 《石油化工重载离心泵工程技术规定》38、 SH/T 3140-2004 《石油化工中轻载荷离心泵工程技术规定》39、 JB/T 8097-199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40、 JB/T 8098-1999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41、 JB/T 10378-2002 《固定式消防泵》42、 GB 6245-2006《消防泵》43、 API 675-1994(2nd)《容积式泵-计量泵》44、 SH/T 3142-2004 《石油化工计量泵工程技术规定》45、 JB/T 8697-1998 《隔膜泵》46、 JB/T 4330-1999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音的测定》47、 GB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48、 GB50274-19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9、 GB50275-19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 SH 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51、 GB/T 2625 《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52、 HG/T20505-2000 《过程测量与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53、 HG/T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54、 HG/T20508-2000 《控制室设计规定》55、 HG/T20509-2000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56、 HG/T20510-2000 《仪表供气设计规定》57、 HG/T20511-2000 《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定》58、 HG/T20512-2000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59、 HG/T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60、 HG/T20514-2000 《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定》61、 HG/T20573-2012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62、 HG/T20699-2000 《自控设计常用名词术语》63、 HG/T21581-2012 《自控安装图册》64、 HG/T20700-2009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工程设计规定》65、 GB50093-2002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6、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67、 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68、 GB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69、 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70、 GB/T50102-2003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71、 GB50050-200772、 GB50335-200273、 GB/T50109-200674、 SH3015-200375、 SH3016-199076、 SH3034-199977、 SH3095-200078、 CECS 09:198979、 GB50343-200480、 GB50395-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循环水场设计规范》《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篇二:厂区规范2.2 工厂总平面布置2.2.1 设计依据《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50489—2009 《化工企业建设节约用地若干规定》 GB50187—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工程规定》HG20546—2009 《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10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 GBJ12-872.2.2 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规定化工企业厂区总图运输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设计应作到: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保护环境,节省投资,运营费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在总体布置的基础上,根据工厂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防火、防爆、安全、卫生、施工、检修、生产、经营管理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厂外设施、远期发展等因素,紧凑、合理地布置,经方案比较后择优确定。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厂总平面布置应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符合生产和运输要求,实际上要求总平面布置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料和人员输送距离为最小,最终实现生产的能耗为最小;(2)工厂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安全和卫生要求化工企业生产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特点,厂区布置应充分考虑安全布局,严格遵守防火,卫生等安全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其重点是防止火灾爆炸的发生,以利保护国家财产,保障工厂职工的人身安全和改善劳动条件;(3)工厂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工厂发展的可能性和妥善处理工厂分期建设问题;由于工艺流程的更新,加工程度的深化,产品品种的变化和综合利用的增加等原因,化工厂的布局应有较大的弹性,即要求在工厂发展变化、厂区扩大后,现有的生产、运输布局和安全布局方面仍能保持合理的布置;(4)工厂总平面布置必须贯彻节约用地原则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生产要求、安全卫生要求换热发展要求与节约用地是相辅相成的,保证径直和短捷的生产作业线必然要求工厂集中和紧凑的布置,而集中和紧凑的布置不仅节约了能量,也同样节约了土地。

在安全卫生要求方面,如能妥善安排不同对象的不同安全间距要求,既可保证必要地安全距离,又可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5)工厂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各种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风向和风向频率,山谷风和山前山后气流的影响;工程地质的影响;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区的影响,城市规划的影响等;(6)工厂总平面布置应为施工安装创造有利条件工厂布置应满足施工和安装机具的作业要求,厂内道路的布置同时应考虑施工安装的使用要求。

兼顾施工要求的道路,其技术条件,路面结构和桥涵荷载标准等应满足施工安装的要求。

运输线路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输线路布置应与铁路进线方位、码头的位置和厂外道路相适应,作到内外协调。

使物流顺畅、短捷,避免或减少折返迂回运输;2、合理组织人流、货流,避免运输繁忙的线路与人流交叉和运输繁忙的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3、铁路线路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可作为铁路货位用的沿铁路线的场地,不宜布置与铁路运输作业无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4、厂区内道路宜为环形布置,方便生产联系,满足工厂交通运输、消防、安装、检修和雨水排除等要求;5、厂外专用码头的陆域部分应满足工厂运输要求,并与厂区运输线路具有良好的衔接;6、厂区道路设计应考虑基建、检修期间大件设备的运输与吊装要求。

同时兼顾与厂外公路的运输衔接。

2.2.3 厂区结构本项目场址选择在山东淄博桓台县经济开发区。

整个厂区呈矩形布置,厂区总占地面积为77350m2。

整个厂区分为四个部分:生活和管理区、生产辅助区、生产工艺区和储运区。

该地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根据主导风向将四个区进行合理布置,将最危险的储运区即罐区布置在常年主导风的下风侧,即布置在整个厂区的北上角上;工艺区布置在罐区的常年最小风向的下风边,靠着罐区布置;生产辅助区紧挨着工艺区布置;生活和管理区布置在常年主导风上风侧,即南边上。

生活和管理区生产管理区及生活服务设施应根据工厂规模,按其性质和使用功能,宜布置在厂前区。

厂前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布置在厂区主要人流出入口处、与居住区和城镇联系方便的地点;2、宜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且环境洁净的地段;3、建筑群体的组合及空间景观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4、应设置相应的绿化、美化设施,处理好建筑、道路、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