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民法学(1)》题库及答案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法律规定,胎儿出生是死体的,保留的遗产份额继承方式是( )。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C.遗赠 D.遗赠抚养协议2.按照《民法通则》的要求,个人合伙成立的基础是( )。
A.合伙人出资 B.合伙协议C.合伙字号 D.书面合伙协议和法定登记程序3.我国民法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 )。
”A.应当签订代理合同 B.应当承担法律后果C.视为同意 D.不视为同意4.根据物是否须依赖其他物而存在,可将其分为( )。
A.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 B.特定物和种类物C.主物和从物 D.原物和孳息5.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
A.可以放弃 B.不能放弃C.有的可以放弃D.依法并经法定程序可以限制1.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 )。
A.一年 B.二年C.四年 D.五年2.张某不慎掉人下水道中,急忙呼救。
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5千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 )。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B.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无效的民事行为3.民法规定,公民的住所是-( )。
A.他的户籍所在地 B.经常居住地C.工作所在地 D.出生地 4.向人民法院请求民事权利保护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 )。
A. -年 B.二年C.三年 D.四年5.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转移的起算( )。
A.从合同签订时起 B.从合同生效时起C.从财产约定交付时起D.从财产实际交付时起 1.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权利是否存在的诉讼是( )。
A.形成之诉 B.给付之诉C.确认之诉 D.赔偿之诉2.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 )。
A.既得权和期待权 B.财产权和人身权C.主权利和从权利 D.绝对权和相对权3.在对外关系上,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全体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 )。
A.有限清偿责任. B.无限清偿责任C.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D.按份责任4.法人机关成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行为所造成1的违约和侵权损害,应承担责任的主体是( )。
A.法人机关成员 B.法人代理人C.上级主管机关D.法人5.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 )。
A.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C.无效的民事行为D.完全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行为1.我国法律规定,胎儿出生是死体的,保留的遗产份额继承方式是( )。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C.遗赠 D.遗赠抚养协议2.按照《民法通则》的要求,个人合伙成立的基础是( )。
A.合伙人出资B.合伙协议C.合伙字号D.书面合伙协议和法定登记程序3.我国民法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 )。
”A.应当签订代理合同 B.应当承担法律后果C.视为同意 D.不视为同意4.根据物是否须依赖其他物而存在,可将其分为( )。
A.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 B.特定物和种类物C.主物和从物 D.原物和孳息5.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
A.可以放弃B.不能放弃C.有的可以放弃D.依法并经法定程序可以限制1。
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权利是否存在的诉讼是( )。
A.形成之诉 B.给付之诉C.确认之诉 D.赔偿之诉2。
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 )。
A.既得权和期待权 B.财产权和人身权C.主权利和从权利 D.绝对权和相对权3.在对外关系上,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全体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 )。
A.有限清偿责任 B.无限清偿责任C.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D。
按份责任4.法人机关成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行为所造成的违约和侵权损害,应承担责任的主体是( )。
A.法人机关成员 B.法人代理人C.上级主管机关 D.法人 5.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 )。
A.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C.无效的民事行为D.完全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行为1.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某公民为失踪人须( )。
A.该公民下落不明满一年的B.该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C.该公民下落不明满三年的D.该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的2.根据物是否具有相互替代性,可将其区分为( )。
A.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 B.主物和从物‘C.特定物和种类物 D.可分物和不可分物3.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是( )。
A.无效的民事行为 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C.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D.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4.某甲将一台彩电赠给某乙,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 )。
A.实践性法律行为 B.要式法律行为C.单务法律行为 D.单方法律行为5.我国法律规定,城市土地的所有权属于( )。
A.国家 B.城市C.集体 D.个人二、多项选择题6.根据民法规定,公民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 )。
r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C.部分民事行为能力D.无民事行为能力7.下列物中,属于有价证券的是( )。
A.股票 B.债券C.支票 D.提单8.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公平合理B.兼顾各方,团结互助C.有利生产、方便生活D.严格划分界限,互不侵犯9.根据共同共有的一般理论,共同共有的特点有( )。
A.共有财产不分份额B.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C.共有人平等地享受权利D.共有人平等地承担义务10.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
A.占有权 B.使用权C.收益权 D.处分权6.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
A.支配权 B.请求权C.抗辩权 D.形成权7.以下民法保护方法中适于财产所有权保护的是( )。
A.请求排除妨害 B.请求恢复原状C.请求赔礼道歉D.请求返还原物8.根据物权法原理,下列行为中属于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根据是( )。
A.没收 B.劳动生产C.赠与 D.收益9.下列属于国家所有权客体的有( )。
A.矿藏 B.森林.C.军事设施 D.广播设施10.公民依法对其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享有完全的( )权利。
A.占有 B.使用C.收益 D.处分6.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7.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
A.不动产 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 D.动产8.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 )。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9.对共有财产的分割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
A.实物分割 B.变价分割C.作价分割 D.财产分割10.国有自然资源的使用经营可以分为( )。
A.国有土地使用权B.国有林地使用权C.国有草原使用权D.国有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6.根据权利人可以对抗的义务人的范围,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
A.财产权 B.人身权C.绝对权 D.相对权7.合伙的终止原因主要有( )。
A.合作的存续期间届满B.合伙人全体一致同意终止合伙协议C.合伙事业已经完成或已确定无法完成D.合伙违反法律而被撤销8.土地、森林属于( )。
A.动产 B.不动产C.流通物D。
限制流通物9.书面形式一般包括( )。
A.公证形式 B.鉴证形式C.审核登记形式 D.公告形式10.动产物权包括( )。
A.动产所有权 B。
留置权C.动产的抵押权 D.动产质押三、填空11.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2.《民法通则》规定,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或返还第三人。
13.担保物权主要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
14.我国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时,须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登记手续。
15.民事主体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叫做国有土地使用权11.《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12.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联营主要有法人型联营、合伙型联营和合同型联营三种形式。
13.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相应分为法定代理、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三类。
14.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5.在我国共同共有基本形式有夫妻共有财产和家庭共有财产两种。
11.民法上的死亡分为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
11.《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1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13.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14.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15.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和意定期限。
四、名词解释16.民法上的物是指能够为民事主体所直接支配和利用,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
17.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18.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当事人为民事法律行为设定一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的前提。
19.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如经移动即会损害和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
20.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根据某种共同关系而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的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21.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为目的,即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的物权。
16.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17.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18.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19.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20.除斥期间指某种权利的法定存续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若不行使权利,期间届满后,该项实体权利即告消灭。
21.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同享有所有权。
16.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依法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17.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出于共同的经济目的,自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和经营,共负盈亏和风险,对外负无限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