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大危险源控制排查方案.详解

重大危险源控制排查方案.详解

重大危险源控制排查方案详解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根据《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重大危害事故、对人体、财产、环境等造成严重威胁的设施、设备、工艺、材料或者其他因素。

为什么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排查?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排查,是为了保障工厂、车间、生产线及生产环节的安全,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的持续稳定。

控制排查方案步骤
步骤一:制定控制排查计划
制定控制排查计划,包括范围、目标、时间及负责人、监管措施等。

步骤二:制定排查标准和方法
标准和方法是制定控制排查实施计划的关键。

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当地实际
情况以及先进国家的相关标准,而方法应根据不同危险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排查方案,如设备材料、工艺流程、应急预案等。

步骤三:实施控制排查
实施控制排查应根据制定的计划和方法来进行,切实落实责任、监督和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环境的稳定性。

步骤四:整理排查结果
按照标准和方法对危险源进行排查、分析、评价,整理出排查结果,并确定相
应的控制措施及改进措施。

经评审确认后,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安全监管措施。

具体遵循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危险源选取
选取重要工序或环节的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和分类,筛选出与安全相关
性较高的几类危险源。

第二步:危险源评价
对筛选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评估其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并综合评价其风险等级。

第三步:制定控制措施
根据危险源的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培训培训等方面,对控制措施进行安全评价,将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纳入应急预案。

第四步:控制措施跟踪监管
制定监管措施并跟踪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确保危险源的控制持续有效。

通过以上详解,我们深入了解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排查方案的详细措施及步骤,希望广大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同仁认真执行,确保安全生产,减少重大危险源带来的潜在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