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2.建设单位:**。
3.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是以污水处理厂为主的市政建设项目,以污水、雨水、排水管网自四周辐射汇集到污水厂。
因此,地域广阔,点多面广,路线长,施工难度大,施工组织复杂。
污水厂由出格栅栏及提升泵房、ICEAS反应池,D型滤池、鼓风机房,污水储存池,污泥脱水机房组成。
二、主要工程项目及技术经济指标1.总用地面积:2.建筑总面积:名称。
层数。
建筑面积综合楼。
3.414m2鼓风机房配电间。
1.266m2污泥脱水机房。
2.346m2机房,仓库。
1.72m2值班室。
1.17.86m2D型滤池。
1.212m2一期2369.16m2,二期941.64m23.建构筑物占地面积:2951.43m24.道路、基础与主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占地面积:5.绿化面积:6.绿地率:31.13%7.建筑密度:26.89%8.围墙:438.4m(砖砌2.5m高)9.一期场地填方工程量:.56m3三、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协议。
2.施工图设计文件。
3.监理规划。
4.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4)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5)建设工程监理规定;6)建设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5.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2)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92);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2001)。
6.本工程监理规划。
7.已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
四、设计要求1.本工程±0.00标高为1665.60.2.抗震设防等级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抗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型为Ⅱ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建筑混凝土环境类别上部为一类;基础、地梁为二a类;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4.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5.风荷载取值:基本风压0.3KN/M2.钢筋工程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要关注钢筋的质量控制。
首先,对于每批进场的钢筋,施工单位需要进行报验并填写报验单。
监理要审核这些报验单,确保钢筋规格、形状、外观质量、数量、出厂合格证、材料证明书等符合规范要求。
此外,监理还需要对每种规格的钢筋进行随机抽样,进行母材拉伸强度及180°冷弯实验。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试验合格,则可以用于工程施工中。
否则,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品,不得使用在工程中。
2)钢筋焊接加工质量的控制在钢筋焊接加工前,对于重要焊接施工部位,需要进行现场条件下的钢筋焊接性能实验。
监理需要现场见证焊接操作过程,并审核焊接所用焊条、机械连接用带肋钢筋套筒、锥螺纹套筒出厂合格证,用于带肋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的挤压机挤压力检验标定报告、锥螺纹连接用力矩扳手的生产厂家产品许可证及力矩扳手扭力仪签定的合格证。
如果在焊接中发现钢筋出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3)施工技术措施的审核监理需要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
如果不满足要求,应要求施工单位补充修改。
此外,监理还需要检查钢筋工程施工人员到位情况及施工设备准备情况,审核钢筋焊工、进行锥螺纹连接及带肋钢筋套筒冷挤压的操作工程。
技术管理和质量人员的上岗资格证,要求上述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最后,监理还需要检查现场施工技术交底是否已经进行。
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需要采取现场巡视检查、测量、实验等手段控制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在过程控制中,钢筋加工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现场巡视检查焊接钢筋的加工质量,要求保证规范规定的焊接长度和焊缝高度,同时焊接外观质量也应满足规范要求。
对于直径10mm以上的钢筋,应优先采用闪光对焊接头,只有在无法实行闪光对焊时,才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焊等其他方式。
闪光对焊的质量检验分为力学试验和外观检查两部分。
力学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每批成品应切取6个试件进行测试。
拉伸试验要求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并且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现延性断裂。
如果检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果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3个试件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弯曲试验要求焊缝处于弯曲的中心点,弯心直径为Ⅰ级2d(mm),Ⅱ级4d(mm),弯曲角为Ⅰ级90°,Ⅱ级90°,并且接头外侧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5mm的横向裂纹。
如果弯曲试验结果有两个试件未达到要求,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果有三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接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300个同类接头作为一批。
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
一周内不足300个接头时,也按一批计算。
外观检查要求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对于Ⅰ、Ⅱ级钢筋,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值不得大于0.1倍的钢筋直径,且不得大于2mm。
如果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经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电弧焊的质量检验也分为拉力试验和外观检查两部分。
拉力试验要求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并且三个试件均应断于焊缝之外,并至少有两个试件呈现延性断裂。
如果检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果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3个试件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外观检查要求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要求钢筋电焊和弧焊接头的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数量和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表格中的要求。
对于坡口焊、熔槽帮条焊和窄间隙焊接头,焊缝余高不得超过3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可以进行修整或补强后再次验收。
在电弧焊接头的外观检查中,应逐个进行目测或测量。
对于电渣压力焊接头的质量检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外观检查。
拉伸试验需要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取3个试件进行,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
若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则需要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若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外观检查需要检查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钢筋与电极接触处是否有烧伤缺陷以及接头处轴线偏移是否符合要求。
不合格的接头需要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钢筋锥螺纹丝头的锥度、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一致,并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已检验合格的丝头需要保护,一端戴上保护帽,另一端与连接套筒进行连接后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3)在现场巡查钢筋锥螺纹加工质量时,需要确保钢筋攻丝丝数和外观质量符合规程规定。
检查锥螺纹连接质量时,应使用专用的力矩扳手进行检查,不得与施工安装混用。
在检查之前,需要将力矩扳手刻度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在检查时,需要拧动力矩扳手直到出现“咔嗒”声,并且要求在显示规定的受力值下进行操作。
4)现场巡查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质量时,应按规定的挤压力进行连接,并提供有效的形式检验报告。
5)在检查钢筋加工的形状、长度和尺寸时,需要确保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钢筋连接接头的取样试验应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进行。
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见证随机取样。
钢筋焊接按连接点个数以300个为一批(不足300个按300个计)的规定进行成品随机取样试验;钢筋机械连接(包括锥螺纹连接及套筒冷挤压连接)在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同一个验收批。
对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
如果试验满足要求,可以用于工程施工中。
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取加倍试件试验。
如果仍不满足要求,该批连接钢筋不得用于工程施工中。
钢筋加工成形不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的,也不得用于工程的施工。
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时,如果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2)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包括现场测量放线,确定轴线、柱、梁、板位置及几何尺寸,弹出墨线,经监理检查验收后进行现场钢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主要采用现场全数检查,见证取样试验的手段控制施工质量。
具体要求包括: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排距允许偏差±5mm;箍筋、构造筋间距绑扎允许偏差±20mm;钢筋弯起点位置允许偏差20mm;受力钢筋保护层基础允许偏差±10mm,梁、柱允许偏差±5mm,墙、板、壳允许偏差±3mm;钢筋网片、骨架绑扎缺口、松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钢筋数量、弯钩角度、平直长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
钢筋弯钩朝向、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的规定值。
柱、剪力墙、梁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须按50%的比例错开设置,错开距离应大于35~40d(d为较大钢筋直径)。
在现场施工中,如果遇到钢筋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可以进行钢筋代换。
代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
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的同意。
某些重要构件不宜用Ⅰ级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以免裂缝开展过大。
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均。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偏心受压构件或偏心受拉构件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力面分别代换。
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如用同品种粗钢筋等强代换细钢筋,或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应重新检查裂缝宽度;如代换后钢筋的总截面面积减小,应同时检查裂缝宽度和挠度。
钢筋安装完毕后,应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负筋位置。
同时,还要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