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制度旨在规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污染防治效率和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危险废物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
1、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危险废物治理的责任,制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并落实到每个环节。

2、责任分工:
(1)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负责按规定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危险废物;
(2)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负责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置,并确保处置过程符合标准;
(3)环境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废物的监管工作,并对违规单位进行处罚。

三、危险废物治理措施
1、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应按照种类分类收集,确保不同种类之间不会混合,造成污染。

2、危险废物储存:危险废物应储存在固定的场所,并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确保危险废物不会外泄。

3、危险废物运输:危险废物运输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运输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4、危险废物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确保处置后的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监管措施
1、危险废物治理单位必须建立台账并报送相关机构备案,确保治理过程可追溯、可考核。

2、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废物治理单位的监管力度,对违规单位进行处罚。

3、对于严重违规的单位,应采取强制性措施,确保危险废物治理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五、附则
1、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如有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
1、危险废物:指因化学、物理、生物特性或其他特性具有危险性的废弃物;
2、治理:指对污染物进行清除、净化或调控,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3、处置:指对危险废物进行收集、运输、储存、处理等环节的总称;
4、环境监管部门:指负责环境监管工作的政府部门或机构。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污染,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
2、《危险废物管理条例》:指规范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置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3、《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指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置管理的法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