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通用8篇)

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通用8篇)

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通用8篇)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篇1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恒古常青。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应该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腾冲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学培训,通过3天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切身感受到国学中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品味一下,确实受益匪浅。

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一、加强教师自身品德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变化气质,涵养德性。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二、坚持培养,激发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国学》里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也比较深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知其言,而并非一定要知其意。

德音老师说过校园里每天听一段国乐,读一段圣贤书,做一段国学保健操慢慢熏陶,慢慢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间久了就能熟读成诵了,她还推荐了《菜根谭》一书。

三、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悟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

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材料。

首先,国学诵读对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

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

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四、加强学习,提高国学认知水平我原以为国学就是《老子》、《孔子》。

这一次培训听了罗艺峰教授的《在听中领悟世界---中国人的听道》的讲座让我知道原来听也是国学,再听到罗守诚老师的笛演奏,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并且连续不断的吹奏了两个多小时,让我震惊。

国学里居然蕴含着那么多动听的国乐,我真的是太浅薄了,这让我深深感到我作为教师国学知识的匮乏。

国学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历尽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而我们教师有既定的教学任务,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增加阅读量,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我们的国学认知水平。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这几天的国学培训,让我深刻领略到国学的魅力。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老师是很好的传承者,我们应当做学生的导航者,为他们打开这扇门,让他们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吸取营养,构筑自己人生美好的诗篇。

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篇2本学期我参加了教育局举办的国学讲座,感觉受益匪浅。

让我深刻了解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也使我们懂得了伟大来自于平凡的道理。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

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智慧可以改变命运,因此,经常学习新知识,温习老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养成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问从学习中来,能力从实践中来。

人生困顿,皆因不学无术,其实学习和实践就构成了人生的两大主题。

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修炼的一生,境界越高越注意学习修炼。

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

"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知道德行天下的道理,“俗云: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德才兼无,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可见,德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要怎样才能得人心,就是以他人之心为心。

以儿女之心为心,就是“父慈”,以父母之心为心就是“子孝”,以弟妹之心为心,就是“兄友”,以哥姐之心为心,就是“弟恭”,以妻子之心为心,就是“夫和”,以丈夫之心为心,就是“妇顺”,以人民之心为心,就是“君仁”,以领导之心为心,就是“臣忠”,以朋友之心为心,就是讲信任;以学生之心为心,就是讲师德。

以他人之心为心,就是道心,就是天理,就是德。

修德的功夫深入一分,爱世人的情感就诚恳一分,心心相印的境界就升华一分。

唯德能感动人,能得人心。

感动一家而家齐,感动一国而国治,感动天下而天下平。

中国圣贤经典究天地自然之道,旨在净化人的心灵,启发人的道心,匡正人的欲念。

所谓正心诚意慎独修己,归根结底,就是造就优秀的个人品质,至善的品德。

以德率人,则好的精神产品和好的物质产品也就不劳督促,自然产生了。

在当今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深入开展“学国学、思先贤、树正气、扬美德”活动是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读《国学》,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启迪,有所受益,也是就说要对照一下我们是如何做人的,如何交友的,我们的心地是不是够善良,我们有哪些是君子行为,又有哪些是小人之举,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怎样??我们要用心去读,认真品味,才能够荡涤内心深处的污垢,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以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五千多年的方化内涵为骄傲,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我所担负的责任,我会尽可能的将自己所领悟到的道理传播给孩子们。

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篇3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

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识的拓展。

对传统经典做到耳熟能详,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盛宴,可是我们呢?每天都在浪费时间,不学无术,每天昏昏的度日,所以我非常惭愧--对不起老师和父母。

这个诵读大赛的的内容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

古代文人,穿越时空,为国学小名士出题。

这些身着古装的孩子,分别扮演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苏轼,他们为国学小名士现场表演出题,让节目增添了更多童真童趣。

真人秀外景短片,体现选手"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理解。

在初赛结束时,大赛组委会专门拍摄了60强选手的外景短片,在拍摄中通过对参赛选手设置障碍,考察参赛选手在实践中的想法和做法,体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的设置,在于通过对经典的诵读,传承中国传统美德。

当我看到那些选手们激情洋溢的演讲,我的内心备受鼓舞,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学习。

以后我要多看书,读报纸,来丰富我的知。

看完后我有了深刻的醒悟:应未雨绸缪--提醒我无论做何事都要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经典诵读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魅力的法宝。

经典诵读中所含的国学文化须牢记。

《经典诵读》中有许多优美的诗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在《国学小名士》上有评委说:"松,在古人笔下是一个备受赞扬的一种植物,出了他的本意外还有--高直,坚强,正直等很多美的象征在他身上。

另外还暗含着坚持不懈,认真对待事物的精神。

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通过观看,千古美文的神韵,华夏礼仪的儒雅,仿佛在这次诵读中悠然再现。

在琅琅的诵读声中,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体味了人生,丰富了文化知识,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主要的是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美德少年。

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篇4通过学校这次征文,我才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搜到我们山东卫视推出的国学竞赛节目《国学小名士》,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节目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让青少年通过诵读学到的知识把我们中国的传承文化告诉所有人,包含了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园林建筑、衣食住行等等。

我被里面的选手们优秀的表现、丰富的经验积累、精彩绝妙回答深深的吸引了。

看到专家老师们的点评,知识的活学活用,每个问题都能举一反三,让知识在生活中孰能生巧。

让我感到了我有点孤陋寡闻,我所知道的,所懂得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看完这个节目,对我的感触很大很大,在我的脑海里搜一下我们大美临沂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其实我们临沂就有游不完的名胜古迹,这些都是集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地方,有学不完的历史文化,临沂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