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工理论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钢成份中最主要的非金属元素为_______。
碳元素2、一般在温度升高时,金属的塑性可得到改善,同时其变形抗力会_____。
减小3、钢坯的非金属夹杂较严重时,会导致轧件____、开裂等缺陷。
分层4、轧制时从轧件与辊接触开始到轧件离开轧辊产生塑性变形的一段区域称为_____。
变形区5、轧机工作机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轧辊、轧辊轴承、__________、机架、轨座和其它附属装置。
轧辊调整装置6、热轧后轧件表面氧化铁皮的构成,里面是FeO,然后是_______,最外面是Fe2O3。
Fe3O4、7、加热炉炉底强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平方米炉底面积每小时的产量8、根据金属沿横向流动的自由程度,宽展可分为三种:自由宽展、限制宽展、 __________。
强迫宽展9、轧制变形区主要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咬入角;接触弧长度10、在低碳钢的拉伸试验中,试件在以生弹性变形后会出现屈服平台,此时应力称_____,然后在塑性变形达到强度极限时试件断裂。
屈服极限11、钢在加热时容易产生表面的氧化、脱碳出现裂纹,严重时产生_____与_____这些缺陷不但影响钢材产量,还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过热;过烧12、入口滚动导卫多用于诱导_______进入圆或方孔型。
椭圆轧件13、滚动导板导辊槽的孔形状,在粗、中轧机组多采用______;精轧机组多采用______。
椭圆形;顶角为140°的菱形孔槽14、试验表明,在压力加工过程中,随变形速度的增加,摩擦系数要-----。
下降15、延伸系数等于轧前的横断面积于轧后横断面积------。
之比16、入口导卫装置按入口导板与轧件接触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
滑动式;滚动式17、轧辊的硬度反映轧辊的______。
耐磨性18、某孔型上有较大的砂眼,则该孔型轧出来的红坯上出现______。
凸块19.金属冷加工变形中,随____增加,金属的变形抗力指标升高,而塑性指标降低。
答:(变形程度)20.金属随着晶粒变细,塑性____。
答:(提高)二、选择题1、热轧钢的含义是( )。
A、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B、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C、在A1线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D、在A1线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B2、轧辊硬度通常是指轧辊表面的工作硬度,它决定轧辊的( )。
A、耐热性B、耐磨性C、耐冲击性D、耐蚀性B3、形状特殊的孔型在轧制过程中,迫使金属有较大宽展。
这种宽展称为( )。
A、自由宽展B、限制宽展C、强迫宽展D、特殊宽展C4、坯料存在下列哪种缺陷时可能会导致轧件头部开裂( )。
A、皮下汽泡B、表面汽泡C、表面结疤D、内部裂纹D5、随着轧制温度的变化,在同一调整条件下,轧辊之间的辊缝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钢料的温度愈低,作用在轧辊的压力( )。
A、愈大B、不变C、愈小D、先减小后增大A6、加热温度偏高,时间偏长,会使奥氏体晶体粒过分长大,引晶粒之的结合力减弱,钢的机械性能变坏,这种缺陷称为( )。
A、过烧B、热脆C、过热D、脱碳C7、在同一道次上采用下列哪种材质的轧辊可承受的轧制力量最大。
( )A、铸铁轧辊B、锻钢轧辊C、铸钢轧辊D、半钢轧辊B8、在轧辊调整范围较大的轧机上传动轴一般采用( )。
A、万向接轴B、梅花接轴C、弧型齿接轴D、直型齿接轴A9、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轧件尺寸与孔型尺寸相同B、轧制力与轧辊材质有关C、宽展量与压下量有关。
D、咬入角与摩擦系数有关A10、Q215-A中符号“A”表示( )。
A、强度等级B、化学成分C、质量等级D、精度等级C11、下列哪种金属不属于黑色金属。
( )A、铁B、铁基合金C、铜D、钢C12、机架的刚性越小,机架的弹跳值则( )。
A、越大B、越小C、一样D、大小不一A1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轧制温度越低,则咬入角( )。
A、越小B、越大C、不变D、以上都不是C14、钢坯在轧制过程中沿长度方向延伸不一致,轧制时使轧辊出现跳动给控制成品尺寸公差造成困难,其原因主要是( )。
A、钢坯对角温度不均匀B、钢坯上、下面温度不均匀C、钢坯内外温度不均匀D、钢坯长度方向温度不均匀D15、金属的塑性直接决定于它的( )。
A、屈服点B、化学成分C、强度D、硬度B16、对钢进行压力加工时,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塑性,降低硬度B、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C、消除铸坯中的某些组织缺陷D、均匀铸坯的化学成份B17、在同一轧机或机列上往返进行轧制,交替地将轧件的头部和尾部送入轧机,叫( )。
A、连续轧制B、穿梭轧制C、活套轧制D、无头轧制B18、若压下量为5mm,宽展系数为0.6,则宽展量为( )。
A、3mmB、4.4mm C:5.6mm D、0.12mmA19、在一般热轧生产中,合金元素含量越高摩擦系数越( )变形抗力越,( )导热系数越( )。
A、大;大;大;B、大;小;小;C、小;小;小;D、小;小;大;A20、因导卫板安装调整不当,对轧件压力过大,将轧件( )。
A、产生轧疤B、产生耳子C、表面刮伤D、折叠C21、断面积为1110mm2的椭圆坯轧制成841mm2 的方钢坯,该道次延伸率为。
( )A、1.254B、1.320C、1.372D、1.414B22、一般情况下,椭圆一圆孔型系统平均延伸系数为。
( )A、1.2~1.33B、1.35~1.55C、1.25~1.40D、1.40~1.60C23、屈强比值(σs/σb)对于钢材的用途有很大的意义,此值愈小,则( )。
A、当应力超过σs时钢材的使用可靠性愈高B、使金属的有效利用率较高C、说明钢材塑性差,不能作很大的变形D、以上说法都不对A24、轧辊车削后轧槽锈蚀严重,则轧件表面出现( )。
A、麻面B、凹坑C、凸块D、裂纹A25、根据经验,椭圆轧件在圆孔型中的绝对宽展系数为( )。
A、0.5-0.6B、0.26-0.4C、0.3-0.6D、0.2-0.3B26、( )是出口滚动导卫的重要部件,也是主要消耗部件。
A、出口卫板B、扭转辊C、框架D、卫嘴B27.轧辊辊身掉肉造成钢板的缺陷的特点是___。
A、周期性;B、无周期性;C、偶然性;D、连续不断性答:A28.三段式先进加热炉指的是( )等三段。
A、预热段,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B、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C、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D、预热段,加热段和补热段C29.总延伸系数等于各道次延伸率的()。
A、相加B、相乘积C、相减D、无关系B30.钢的加热温度一般随着()。
A、含碳量的增加而升高;B、与含碳量无关;C、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D、含碳量的减少而降低;C三、判断题1、在进行金属压力加工时,所有的变型过程都遵循体积不变。
( )×2、轧辊的基本尺寸参数是轧辊名义直径D,辊身长度L,辊颈直径D,辊颈长度L。
( )√3、当轧辊一旦缺水而温度升高,可采取冷却水急剧冷却。
( )×4、连续加热炉的热工制度包括加热工艺制度、温度制度、炉压制度、供热制度。
( )√5、轧机主传动电机力矩主要是由轧制力矩确定的。
( )√6、虽然延伸系数不大,但轧件断面面积减缩量△F较大,轧制时电负荷亦大。
( )√7、提高轧辊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增大磨擦系数。
(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咬入越容易。
( )×9、钢坯在加热过程中产生过热在金属内部的表现是其晶粒急剧长大,晶间结合力降低。
( )√10、铸铁轧辊除强度不如铸钢轧辊外,耐磨性以及对轧件的咬入均比铸钢轧辊好。
( )×11、轧制时轧件的高度减少,被压下的金属除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外,还有一部分金属沿横向流动,使轧件的宽度发生变化,这种横向变形称为宽展。
( )√12、轧制速度就是金属与轧辊接触处的线速度。
( )√13、咬入角指的是轧件与轧辊相接触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 )√14、轧辊轧槽刻痕的目的是增加摩擦系数,增大轧辊咬入能力。
( )√15、某轧槽表面上有较多的砂眼,则轧件表面上会产生麻面。
( )×16、在不影响轧件断面形状和轧制稳定性的条件下,辊缝值S愈大愈好。
( )√17、入口导板工作直线段越长,夹持作用越大,轧件的运行也越稳定。
( )√18.钢号Q195标识中,“Q”指的是钢种的屈服点。
( )√19.咬入角是轧制时轧件与轧辊表面接触的弧线所对的园心角。
( )√20.轧制后轧件高度的减少量叫压下量。
( )√21.轧件长度的增加量叫延伸量。
( )√22.轧制时轧件的高度减少,被压下的金属除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外,还有一部分金属沿横向流动,使轧件的宽度发生变化,这种横向变形称为宽展。
( ) √23.轧制速度就是金属与轧辊接触处的线速度。
( )√24.轧制压力是轧件变形时金属作用于轧辊上的压力。
( )√25.金属消耗系数是指生产每吨合格钢材所需要的钢坯数量。
()√26.轧辊的消耗是指生产每吨钢材平均消耗轧辊的重量。
()√27.轧辊转速越快轧件越好咬入。
()×28.除磷就是除去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
()√29.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轧机架的刚性越差,料型难于控制。
( )√30.延伸即为轧后长度与轧前长度之和。
( )×四、简答题1、试述轧钢生产工艺过程?答:将化学成份和形状不同的钢锭或者钢坯,轧成形状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钢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这些工序的组合和顺序叫做工艺过程。
整个轧钢生产工艺过程总是由以下几个基本工序组成:(1)坯料准备,包括表面缺陷的清理,表面氧化铁皮的去除和坯料的预先热处理等;(2)坯料加热,是热轧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3)钢的轧制,是整个轧钢工艺过程的核心;(4)精整,是轧钢生产工艺过程的最后一个工序,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序。
2、简述轧制工艺制度的内容?答:轧制工艺制度主要包括变形制度,速度制度和温度制度。
(1)变形制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从坯料到成品的变形过程,主要内容是确定变形量和道次变形量。
(2)速度制度主要内容是选择轧制速度,就是确定各道次的轧制速度,以及每道中不同阶段的速度。
(3)温度制度规定了轧制时的温度区间,既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
3、低温轧制的优点是什么?答:(1)在加热工序节省了能耗、(2)减少了钢坯的氧化烧损。
(3)减少了轧辊由于热应力引起的疲劳裂纹。
(4)减少了氧化铁皮对轧辊的磨损。
4、什么是控制轧制技术?答:控制轧制是指在调整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制度等工艺参数、控制奥氏体组织变化规律和相变产物组织的形态、达到细化组织、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的目的。
5、什么是体积不变定律?答:金属在塑性变形前与变形后,其体积不发生变化,这个规律叫体积不变定律.五、论述题:1、怎样防止断辊?答:①选择适宜的变形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