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事迹材料1000字(通用11篇)幸福家庭事迹材料1000字(通用11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
写事迹材料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幸福家庭事迹材料10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幸福家庭事迹材料篇1“家庭是船,事业是帆,船儿扬起风帆。
”提起周占海、赵彦荣夫妇,认识他们群众的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因为他们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周占海今年49岁,是运输司机,妻子赵彦荣52岁,现在是村育龄妇女小组长。
他们有一个儿子正在上大学。
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工作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深受群众的好评。
一、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夫妻结婚多年来相敬如宾,期间一直非常恩爱,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对待孩子们严父慈母。
由于夫妻平时工作都很忙,无论哪一方在家都能及时抢挑重担,任劳任怨。
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子女之间都能团结和睦、互相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即使有时由于夫妻二人忙于工作不能很好的照顾孩子或老人,他们也会积极地支持夫妻二人的工作。
这样和睦的家庭经常被邻里挂在嘴边称赞。
二、敬业爱岗,互相促进赵彦荣在工作中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
有时工作忙,他经常义务加班而耽误了自家的活,但他从无怨言。
我清楚记得人口普查时他们夫妻二人都是义务普查员,由于普查区的人多且情况复杂,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三、夫妻恩爱,同舟共济赵彦荣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
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工作繁重,但我们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
生活上能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他们夫妻俩下班后分工合作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情况、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
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
四、廉洁奉公,和睦共处赵彦荣夫妻俩都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
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身边居民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
下水道堵塞,我们去疏通;街道肮脏,他们常打扫;邻居家忘了带钥匙出门不能进家,他们就请进来坐或打电话,等家人回来。
由于这样,邻近住户能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关系非常融洽。
五、崇尚科学,倡导文明他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学,能够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合理消费。
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
家人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时间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老人早晨一齐去运动、白天看书读报或看电视,晚饭后一起散步;孩子打羽毛球、跑步、听音乐等,夫妻俩晚上做好家务后就去公园散步,放松心情、沟通感情、探讨学校工作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节假日经常一家人一起到郊外或到外地旅游,增进一家人的感情,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由于我们平时崇尚文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关爱,讲责任讲义务,培养良好的家风,因此,形成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奉献社会的幸福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乐生活、孩子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
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
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
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幸福家庭事迹材料篇2某某同志,女,现年岁,中共党员,年参加农村工作,先后任……妇女主任,年月任乡村妇女主任。
她丈夫叫,在工作。
提起夫妻俩,周围的群众的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谱写了一曲美满、幸福和平安家庭的创建之歌。
一、传播理念,营造和睦氛围近年来,某某同志坚持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和深刻体会科学发展观理论,能够把理论联系工作实践,以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从各方面对自我进行一次精神与思想的洗礼。
通过积极参加学教活动,她认识到“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回到家,向其他家庭成员宣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是社会平安的基石,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传播平安理念,增强全家人的安全防范、懂法守法等意识,使家庭更加安全健康、和睦美满,形成家庭平安与社会平安的良性互动,实现美满与幸福。
二、互敬互谅,打好和睦基础担任村妇女主任期间,某某同志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帮困帮扶、调解村民邻里关系中,和村民关系融洽,能及时掌握村民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开展工作。
由于她忙于工作,家庭的事情顾不上处理,但是,丈夫从来没有因为此事,和他发过一次脾气。
一次,孩子过生日,丈夫提前和她商量好的,去镇上一家比较上档次的饭店去一家人为孩子庆祝一下。
但是,丈夫和孩子左等又等不见她的人影,等她满头大汗赶到饭店,发现丈夫和孩子已经离开了。
某某同志感觉到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耽误了给孩子过生日,心里过意不去,而丈夫和孩子非常理解她,没有抱怨她一句。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丈夫情绪不佳时,某某同志总是宽容大度。
这样,家庭成员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自然和和睦睦相安无事。
三、尊老爱幼,形成和睦家风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某某同志对待老人和孩子非常尽心尽责。
对长辈,她充分尊重、关爱照顾。
老人辛苦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在对待老人的问题上,她首先在生活上做到敬老爱老,倾心相待。
老年人的思想、生活习惯、卫生与饮食都与年轻人不同,她宁可自己和孩子委屈一点,也以老人为先。
平时,她也经常教导小辈要爱戴尊敬老人,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统一起来,时刻不能忘记家训。
他们家还经常开家庭会议,交流生活工作中的体会,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提醒、相互开导、相互支持。
四、为国教子,做出和睦榜样把孩子培养好,也是对国家、对社会一种贡献,因此,夫妻俩不管多忙,也抽时间教育孩子。
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
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学会感恩,夫妻俩首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他孝敬长辈;发现孩子对人有不敬的及时教育、引导,使孩子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心,某某同志教孩子学会煮饭、洗、折叠衣服、收拾房间等,给机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里的事情让孩子参与做。
为了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精神,夫妻俩带头学习,教育他除了学好各门功课外,还应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陶冶性情,给孩子订阅多种报刊,经常带孩子到书店买课外书阅读,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孝顺长辈,勤做家务,独立能力强,勤奋好学,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成为好学生。
他们用生活事业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幸福家庭的真谛。
这样和睦的家庭经常被邻里挂在嘴边称赞,被村里人称为家风正、人气好、品质高的样板家庭。
幸福家庭事迹材料篇3书香校园,他们喜结连理;人生路上,他们风雨同舟;于莉红和付政,一对普通的人民教师,营造出了一个有着浓浓笔墨纸砚气息的书香家庭。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
读书使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
这正是她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
20xx年11月,可爱的儿子——付寒,降生了,顷刻间,他们体验了初为父母的幸福与甜蜜。
与此同时,身为母亲的于莉红开始坚持写日记,记录了孩子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点滴故事。
俗话说,兴趣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最好的老师。
于是,他们夫妇二人就开始培养孩子读书兴趣,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
打孩子牙牙学语开始,他们就为孩子买来人物挂图、《奥特曼》《孙悟空》等绘本,教孩子认识爸、妈等人物名称,以及蔬菜、钟表等日常生活物品,还有小孩子都喜欢的动画人物。
孩子上学了,他们又给孩子买了一些他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小香菇》《绿野仙踪》《丑小鸭》《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等等。
孩子有了读书的兴趣之后,他们又常常带孩子走进书店,让他选择他自己喜欢的读物。
孩子上学期间,常年订有《小学生学习报》、《十万个为什么》《小福尔摩斯》等报刊杂志。
孩子喜欢玩电脑游戏,做父母的也不极力反对,因为凡事都有它有利一面。
但在孩子玩游戏之前先欣赏父母给他下载的小短文或视频,比如:《如何做个好孩子》,著名演讲家邹越的《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自己》的演讲等,这样文章也读了,游戏也玩了,一举两得。
另外,孩子喜欢每次睡觉前听几个小故事,而父母头脑中的故事有限,所以,他们就为孩子买来“八音盒”,从电脑上下载小故事,如《女娲造人》、《伊索寓言》,在他睡觉之前打开音乐,放给他听;等孩子大时,他们又让孩子听《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一系列的故事,从而满足他的睡前需要。
现在,家中书房里堆满了孩子近几年来阅读过的书和杂志。
这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的精神食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自古以来,榜样教育,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历程。
于莉红和付政虽然都是中师毕业,但在读书学习上他们都在尽力地为孩子做好表率。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他们都先后都完成了本科学业。
一方面弥补了埋藏在他们心底多年的遗憾,另一方面,对孩子在读书的兴趣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们一家三口都有自己的博客,并坚持写生活随笔,至今他们共发表博文200余篇,其中儿子发表博文50余篇,每次再回过头来自我欣赏这些随笔时,就会感到生活的其乐融融,以及世界的美好。
睡前看书交流是他们家一直以来的读书习惯。
床头总放着几本书。
睡前要么自己看自己的,看完之后简单说说自己所看的内容;要么父母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发表自己的“高见”;要么他们一起听“八音盒”里下载的电子书,然后互说感受。
每到周末,他们一家便会带上“干粮”一齐去市图书馆畅游一番。
看着、读着、低声讲着、交流着、偷笑着。
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在读书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于莉红和付政的课堂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教学反思越来越成熟。
她们撰写的多项论文获得省、市级一等奖。
于莉红曾被评为济源市优秀班主任,济源市骨干教师、济源市少年宫优秀辅导员等。
付政曾被评为济源市文明教师,济源市师德先进个人,济源市优秀教练员,济源市优秀辅导员等。
儿子付寒也因读书荣获“河南省第二届汉字大赛济源赛区”团体冠军。
读书让儿子的思维活跃,他曾荣获济源市署光杯乒乓球比赛团体冠军,焦作豫西北少儿乒乓球赛团体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