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校模式_精品文档

体校模式_精品文档

体校模式
体校的办学模式是我国借鉴前苏联体育训练模式而出现的。

其最重要
的特点就是将一部分具有体育天赋的苗子集中到一起进行学习、训练、生
活的统一管理。

这种办学模式的出现为我国现代体育运动培养了大批的体
育人才,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比赛成绩。

由此看来,体校这种“三集中”
式的办学模式对国家培养运动员有着其特定优势,能否充分发挥这种模式
的优势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体育运动形式
与模式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如何在发挥少体校“三集中”这种传统模式
优势的同时求新求变求发展,已经愈来愈成为体校办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1 业余体校“三集中”办学模式的优势
1、1 便于更好地管理
体育训练不同于一般的锻炼身体,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为保证,如果
对从事训练的运动员用普通学校的管理模式,其训练与学习时间将会发生
冲突。

而“三集中”模式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合理地安排好训
练与学习的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对运动员进行
更好的管理。

由于训练后需要有良好的恢复,比如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
食等,少体校“三集中“模式的管理方式在这些方面都可以提供较强的保障。

1、2 便于对有潜力的运动员进行早期正规化训练
首先,即使是有很高天赋的运动员也必须经过专业系统训练才能充分
发挥其潜力,而“三集中”办学模式可以有利于教练员对有潜力的运动员
早发现,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及时进行正确培养,更有利于
培养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其次,运动训练有着其特定的发展规律。

运动员在不同时期对其中一
项运动素质、技能的敏感度是不同的,“三集中”办学模式更有利于教练
员针对运动员各种素质的敏感期进行训练,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非
常好的效果,也可以为日后的专项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有利于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体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人才梯队建设非常重要,许多实例
也说明“青黄不接”对于一支体育队伍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业余体校“三
集中”办学模式可以在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上提供有力的保障,并在训练中
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局面,对于整个体育队伍的发展来说是非
常有利的。

2 充分发挥业余体校“三集中”办学模式的优势进行训练
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冠军名单上,所有的运动员均出自不同省市的业
余体校,而这些体校的办学模式也大都是“三集中”式。

由此可见,采用“三集中”办学模式的业余体校对我国体育运动的推动力和贡献是无法比
拟的,也是无可代替的。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三集中”办学模式的优势,使运动员能够更好的、全面、系统的生活、学习、训练,成为业余体校办
学所面对的最大问题。

2、1 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全面塑造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与修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对于运
动员来说更是如此。

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运动员需要不断外出参加比赛,在这期间,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到一所学校、
一个区县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对运动员进行荣辱观教育以及素
质教育与训练是同等重要的。

以培养后备人才为目的的业余体校,不仅要抓好训练,更要利用好体
校在学习与训练时间管理上的优势,对运动员进行正规的文化学习教育;
利用特定的比赛环境优势加强对运动员的荣辱观教育,从而培养更加全面
的体育后备人才。

2、2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全面发展各项运动素质
各项运动素质的敏感期训练对运动员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成为一个运动员能否最终成长为优秀运动员的关键。

因此,利用
业余体校训练时间比较有保障、训练比较系统的优势,对不同年龄段的小
运动员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不错过各种素质敏感期的训练,成为业余体
校训练中的关键点,也是业余体校能否培养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命脉。

2、3 努力发现人才重视科学选材,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体育后备人
才梯队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需要有极高的天赋和极艰苦的训练才能成就,两者
缺一不可,而天赋是第一位的。

所以寻找、发现具有天赋的体育人才是业
余体校教练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业余体校要发挥教练员比较专业的优势,科学地进行选材。

对于有天赋的体育人才要做到早发现、早培养、合
理训练,构建一支不论从年龄、训练方法和手段还是人才建设上都比较合
理的梯队,这不仅是业余体校的办学目标,同时也是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
有力保障。

当然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作为前提,体育训练也
是如此。

要想更好地发挥体校“三集中”模式的优势,体校办学的正规化
程度,师资力量水平,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的教练员队伍,后勤、场地、器材等各方面的保障都是先决条件。

只有各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程度的配合,才能使这种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最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