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

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

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分类号: R56UDC :密级: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作者姓名郭天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名称临床医学论文答辩年月2015年4月2015年4月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单位名称)王璞副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目录英汉缩略语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论文正文:间质性肺病(ILD)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 (4) 前言 (4)1 ILD合并肺癌的流行病学 (5)2 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可能的病理机制 (5)2.1 ILD可导致肺癌 (5)2.2肺癌可能导致ILD (6)2.3共同机制导致肺癌与ILD同时发生 (7)3 ILD的肿瘤相关标志物 (7)4 ILD合并肺癌的诊断 (9)5 ILD合并肺癌的治疗及预后 (10)5.1 ILD合并肺癌的手术治疗 (11)5.2 ILD合并肺癌的化疗 (11)5.3 ILD合并肺癌的放疗 (12)5.4 ILD合并肺癌的靶向治疗 (12)6 ILD合并肺癌的筛查及随访 (13)结论 (15)引用文献 (16)致谢 (23)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4)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IL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间质性肺病IIP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P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特发性肺纤维化INSIP Idiopathic nonspeci?c interstitialpneumonia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RB-ILD 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interstitiallung disease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相关间质性肺病DIP 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COP 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AIP 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急性间质性肺炎LIP Idiopathic lymphoid interstitialpneumonia 特发性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PPFE Idiopathic pleuroparenchymalbroelastosis 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LDCT Low dose CT 低剂量CTSCC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鳞状细胞癌抗原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PF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无进展生存率OS Overall survival 总生存率CI Confidence interval 可信区间BAL Bronchoalveolar lavage 支气管肺泡灌洗NCCN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network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摘要由于间质性肺病及肺癌在病理学机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间质性肺病可能表达某些肿瘤因子,使得临床上间质性肺病患者的肺癌发病率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

但其临床及影像学的表现无特异性,可能导致肺癌的漏诊及误诊,且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均可能诱发间质性肺病的急性加重,使得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生存质量明显下降。

近年来对于间质性肺病与肺癌之间的发病机理、肿瘤标志物、以及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诊断及治疗、间质性肺病的筛查等方面的研究有所进展,临床上提高了该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着重从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肿瘤标志物、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间质性肺病,肺癌,综述THE PROGRESS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WITH LUNG CANCERABSTRACTThe incidence lung cancer in th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common patients. It’s easy to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due to its nonspecific clinical and imaging findings, and the treatment for lung cancer could induc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The survival time and quality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nd lung cancer patient is obviously decreased. In recent years, with studying the 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lung disease with lung cancer, the survival quality of patient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paper, from epidemiology, mechanisms, tumor biomarker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intestinal lung disease with lung cancer.Key words:Intestinal lung disease, lung cancer, Summarization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前言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大类肺部疾病的统称,不仅累及肺间质,同样也累及肺实质,虽然ILD包含许多特定的肺部疾病,但它们均具有相似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

其基本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及间质纤维化,以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和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双肺网状、结节状或磨玻璃样阴影为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已知病因的间质性肺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肉芽肿性肺病和其他间质性肺病,其中IIP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间质性肺病,其分类几经变更,不断修改,一直未达到共识,各国命名也不同。

2013年美国胸科协会及欧洲呼吸协会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类,特发性间质性肺病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又分为常见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brosis,IPF)、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nonspec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NS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相关间质性肺病(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B-ILD)、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罕见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lymphoid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Idiopathic pleuroparenchymal ?broelastosis,PPFE);以及未分类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ILD患者合并肺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研究主要集中在IPF [1]。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间质性肺病分类复杂,诊治较为复杂,且易合并肺癌,极易出现漏诊及误诊。

ILD合并肺癌患者预后极差,故本文对ILD合并肺癌在流行病学、可能的病理机制、肿瘤标志物、治疗、预后及筛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实际临床工作有所帮助1 ILD合并肺癌的流行病学国内外区域性资料显示IL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2006年Rafhu等对1996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期间的美国健康服务计划人群研究显示,IPF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患病率为14/10万-42.7/10万[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ILD 学组对1990-2003年国内10所大型医院的IPF病例的调查研究显示,因ILD住院患者总数占同期呼吸科及全员住院患者比例均显著增加[3]。

间质性肺病发病率升高可能由于2002年之前无统一的诊断及分类标准,但间质性肺病患病率仍较高,且研究显示ILD患者肺癌的发生率(9.8%-38%)较普通人群(2-6.4%)明显升高[4]。

予以年龄、性别及吸烟习惯校正后,IPF 患者肺癌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升高4.96倍[5]。

流行病学显示ILD与肺癌的发生有着许多共同的高危因素,如吸烟、高龄、职业及环境暴露等。

吸烟已明确成为肺癌的高危因素,吸烟者发生IPF相对危险度为不吸烟者的1.6-9.4倍,为IPF最重要的相关因素[6]。

研究显示吸烟预示着普通型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患者预后不良[7]。

同样,导致肺癌的相关职业及环境因素也是ILD发生的高危因素。

其中IPF与肺癌的这些共同的高危因素说明二者的发生存在一些共同的机制或某些联系,如Fujimoto D等的研究显示肺腺癌合并特发性间质性肺病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概率较低[8]。

但ILD 合并肺癌的明确机制目前研究尚不清楚。

2 间质性肺病合并肺癌可能的病理机制对于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认识已有50年,尽管目前已有相关假设对肺纤维化及肺癌之间的联系有所解释,但是其机制仍尚不明确[9]。

对于肺癌与ILD之间的联系目前有三条假设必须加以考虑:(1)ILD导致肺癌,(2)肺癌导致ILD,(3)肺癌与ILD独立或同时发生。

2.1 ILD可导致肺癌ILD由于反复发作的炎症及修复所致的纤维化可能导致细胞反复修复以及局部上皮细胞的基因损伤,进而通过连续的细胞异型性、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最终癌变的过程使之倾向于癌变[9]。

鳞状细胞肺癌于IPF的组织病理学中更常见,且常为周围性肺癌[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