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石鼓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卷及答案大全一、单选题1.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A.一般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本体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答案::C解析::英语学科属于英语老师的专业知识,就是本体性知识。
2.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跑信号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其原因是()。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起伏D.注意的指向性答案::C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3.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下位学习答案::B解析::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4.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
A.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B.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C.十二年一贯的整体设置D.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答案::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合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5.六年级的小文看到姐姐读了研究生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便决定为了找份好工作而努力学习,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远景性动机C.直接的远景性动机D.间接的近景性动机答案::B解析::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看,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属于间接动机。
从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来看,是与长期目标相联系的,属于远景性动机。
6.当今社会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的规律。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C解析::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而青少年儿童教育“成人化”指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趋向青少年时期的下一个阶段的教育,违背了个体的阶段性特征。
故选C。
7.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将观察法分为()。
A.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B.开放式观察与封闭式观察C.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答案::D解析::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8.(2021年下半年真题)相比较而言,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A解析::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顾名思义,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学科课程的关键词是系统、逻辑的学科知识。
所以学科课程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
比如我们常见的语文、数学等就是学科课程。
9.成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A.广阔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答案::C解析::思维的变通性即为的活动的灵活程度,题目中威威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
10.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设计教学D、道尔顿制答案::D解析::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的帕斯赫斯特在道尔顿中学创立。
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
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效果。
11.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指定内容独立思考,理解概念,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是()A、合作教学B、启发教学C、支持教学D、发现教学答案::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发现教学的内涵。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 )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答案::B解析::B。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13.()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答案::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1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B.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答案::B解析::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5.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
A.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答案::D解析::A项是根据来源来分的,C项是根据功能特点来分的。
16.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大学》C.《学记》D.《论语》答案::C解析::《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17.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A.有教无类B.道法自然C.绝圣弃智D.以史为师答案::A解析::有教无类出自孔子的《论语·卫灵公》;道法自然,是出自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思想;绝圣弃智出自《老子》;“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源自于法家的教育主张。
18.主张“泛智教育”理想,并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教育家是( )。
A.洛克B.杜威C.夸美纽斯答案::C解析::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泛智”就是指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
杜威提出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洛克提出“白板说”。
裴斯泰洛齐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19.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是( )。
A.分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C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课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
20.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答案::B解析::我国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
21.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范围的是( )。
A.骑马B.投枪C.音乐D.吟诗答案::C解析::“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音乐不属于“骑士七技”。
22.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是( )。
.A.必修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选修课程答案::D解析::【知识点】课程的类型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23.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答案::D解析::【知识点】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4.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B.高创造力者智力一定不低C.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D.创造力与智力无关答案::B解析::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是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5.“教育:从摇篮到坟墓。
”这是( )的典型观点。
A.成人教育B.业余教育C.在职教育D.终身教育答案::D解析::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是贯穿人的一生,“教育:从摇篮到坟墓。
”正是终身教育的观点。
26.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答案::D解析::.D【解析】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来的。
27.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B解析::多血质类型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胆汁质类型的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
黏液质的人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抑郁质的人行为孤僻,不善交往。
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28.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 )阶段。
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操作练习答案::C解析::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