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徒手切片的基本要求

徒手切片的基本要求

、目的与要求1、学习并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学习徒手切片技术。

3、了解细胞基本结构和厚角组织的特点。

二、材料和用品1、自备材料:解剖器(镊子、解剖针、单面刀片或双面刀片);洋葱鳞茎、青红椒、芹菜叶柄、女贞叶片或其它植物的叶片、胡萝卜块等。

2、其它材料和用品: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纱布、蒸馏水、吸水纸、10%甘油水溶液、50%甘油水溶液、纯甘油、碘—碘化钾稀溶液、培养皿、吸管。

三、实验内容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2、徒手切片方法四、实验方法要观察、研究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以及一些很微小的藻、菌植物等,这些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来观察,要用显微镜观察,首先必须制成各种制片,放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制片的方法很多,这里着重介绍临时装片法和徒手切片的方法技术。

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临时装片法是用少量的新鲜植物材料,如单个细胞、薄的表皮或切成的薄片以及其它小的或扁平的材料(如丝状或叶状的藻类、菌类、蕨类的原叶体和孢子囊、纤细的苔藓植物等等),把这些材料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做成玻片标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可以保持材料的生活状态和天然的色彩。

此法一般多做为临时观察使用,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染料染色,制成永久制片或用某些化学试剂作组织化学反应。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1)清洁玻片:将盖玻片和载玻片用清水洗净,再用纱布擦干,擦玻片时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夹住玻片的两边,右手食指和拇指包住纱布,同时擦到的玻片的两面,用力要均匀。

注意:由于盖玻片很薄,所以擦盖玻片时要特别小心,用力要轻,右手食指和拇指要轻轻捻动,以免把盖玻片捏破。

(2)放置材料:先将载玻片平放在桌面上,于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或稀甘油,然后用镊子镊取或吸管吸取少量要观察的材料(如洋葱鳞叶表皮或水绵……),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或甘油中,再用镊子和解剖针将材料展平或分散开,勿使材料折叠或干燥。

(3)加盖玻片及其它处理:为了避免产生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该以大拇指和食指拿着盖玻片的两个角或用镊子夹住其一端,使盖玻片的一边先与载玻片上的水滴边缘接触,而后徐徐放下另一边,当盖玻片被夹持的一边将贴近载玻片时,则可放手或抽出镊子,使其自然轻轻复盖,这样可以使盖玻片下的空气挤出,免生气泡。

注意载玻片中央的液滴要适中,既要使其充满盖玻片,又要不会使盖玻片浮动或使液滴从盖片下外溢,假如水不够,可用吸管小心地从盖玻片的边上再滴入一小滴水,使它和盖玻片下面的水相接触;如果水太多,溢出盖玻片,则可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的上面,一定不能被水浸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小心地取下盖玻片,擦干以后,再按上述方法重新盖上。

这样做好的装片,便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根据需要,临时水装片做好后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染色(例如用碘—碘化钾或番红等来染色),其方法是直接在盖玻片的一侧加一滴染液,用吸水纸条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引入染液,以使盖片下的材料染上色。

注意:临时装片根据需要可以水封片或以甘油封片,凡用以临时观察,不欲久留的装片均可用水封片,制成水装片;需要提前半天或一天就备出的装片或者观察后须保留一定时间的装片,为防止水分蒸发,出现材料收缩现象,则适宜用甘油封片,制成甘油封片,用甘油封片时,保留时间短者,可用10%甘油水溶液,保留时间长者则须从10%甘油中再转入50%甘油水溶液中或在此液中浸一小时后再转入纯甘油中封片。

用甘油做临时装片的优点是不仅封片保留时间长,且有加强材料透明的作用。

本实验以洋葱(或大葱)鳞茎内表皮为材料,通过撕皮法做临时装片,用碘—碘化钾做染色剂,在观察做片效果时同时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细胞核等。

2、徒手切片法徒手切片法简称手切片法,即手拿刀片将材料切成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的薄片的方法。

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及研究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

徒手切片的材料一般是新鲜的,有时也可用预先固定好的。

这种切片方法虽然有其缺点,如:不易做到将整个切面切得薄而完整,往往切出的片子厚薄不一;过软过硬的材料比较难切。

但其优点很多,如:工具简单,只要有一把锋利的剃刀或双面刀片就够了;方法简便,容易学会;节省时间,只要有现成材料,可以立刻用刀片切成薄片,当即观察,即便要染色,时间也不长;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可以看到组织细胞内的自然结构和天然颜色。

徒手切片的方法见图2—2。

一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1)将材料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削平切面。

(2)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指弯夹住材料,使之固定不动摇。

为防止刀伤,拇指应略低于食指,并使材料上端超出手指2~3毫米,不可高出过多,否则切片时材料容易动摇,也不容易切薄。

(3)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的右下角(刀片要非常锋利,双面刀片必须是新用的),刀口向内,并与材料切面平行,切片前先将材料和刀口上蘸些水,使之切时滑润。

(4)切的方法,以刀口自外侧左前方向内侧右后方拉切,这样可以边切边看清切片的进展情况,同时切起来也比较顺手。

切片时只用臂力而不要用腕力及握刀指关节的力量,左手保持不动,不要两手同时拉动,两手不要紧靠身体或压在桌子上,并且动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切忌中途停顿或推前拖后作“拉锯”式切割。

关键是要切得薄而平。

如此连续切片,切下数片后,用湿毛笔将切片轻轻移入培养皿的清水中备用。

(5)在切片过程中刀口和材料要不断蘸水,以保持刀口锋利和避免材料失水变形。

所切的材料和刀片一定要保持水平方向,不要切斜,如果切斜,即使很薄,但由于细胞切面偏斜,同样影响观察。

(6)切下足够多的切片后,挑选薄而平的切片做成临时装片供镜检,必要时也可以制成永久装片。

挑选切片时,不一定要材料切得很完整,只要切得很薄就行,有时只要有一小部分就可以看清其结构了,如玉米茎横切片,只要有四分之一或者更少的小片,就可以看出内外维管束的大小、多少及每个维管束的构造。

因此切下的切片不是每一片都适用,也不是只有全面切得薄的才能用,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一次可多选几片置于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通过镜检再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材料用以观察。

柔软和坚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过于柔软的材料,如植物的叶片或其他薄而微小的材料,难以直接执握手切,则须夹入坚固而易切的夹持物中切。

常用的夹持物有胡萝卜根(用胡萝卜时可将中间硬心即木质部切去用其余部分)、土豆块茎、接骨木的髓部及通草髓等。

但须要注意的是通草髓遇水既变软,可将其保存在酒精中备用。

切前先将夹持物切成长方小体,上端与纵轴垂直面削平,若被切材料属叶状体一类的薄片,将夹持物从上至下纵切一缝,材料夹于其中即可,如不是叶状体,即将材料夹于其中,或根据材料不同在缝里挖一个和材料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凹陷,把材料夹在凹陷里。

然后用手握住夹持物,采用上述方法将夹持物和其中的材料一齐切成薄片,除去夹持物的薄片,便得到材料的薄片。

坚硬的材料要经软化处理后再切。

软化的方法:一种是对于比较硬的材料,先把材料切成小块,后进行煮沸,经3~4小时煮沸后,再浸入软化剂(50%酒精∶甘油=1∶1)中数天至更长些时间,而后再切。

另一种,对于已干或含有矿物质,比较更硬的材料,要先在15%氢氟酸的水溶液中浸渍数周,充分浸洗后,再置入甘油里软化后再切。

本实验主要以青红椒、芹菜叶柄为材料做徒手切片练习。

并通过青红椒切片结果装镜观察来了解细胞基本结构中叶绿体和有色体;(提示:青椒切片细胞内绿色的小颗粒为叶绿体,红椒切片细胞内红色的小颗粒为有色体。

)通过芹菜叶柄切片结果装镜观察来了解厚角组织的结构特点。

(提示:芹菜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棱角处稍靠内方有一团具有珠光色彩的组织即为厚角组织。

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其细胞壁厚为角隅处,其细胞壁的性质是初生壁性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有强烈的吸水性,故显微镜下有珠光色彩。

)五、综合分析1、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各是什么?2、做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应注意什么?3、徒手切片法切取柔软和坚硬材料时应怎样进行?六、实验报告自选材料制做几种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写出你所做装片的步骤和要点。

学案六实验一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解读两纲1.识记鉴定实验所用的材料,懂得选材的要求。

2.掌握实验原理、步骤,理解实验目的、方法。

3.学会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正确选用鉴定试剂,并能按规范的要求操作,独立完成鉴定工作。

4.明确观察对象,正确说出鉴定过程中样液的颜色变化,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解释实验现象,作出实验结论。

5.能熟练制作徒手切片,临时装片和使用低倍显微镜,了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6.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

二、高考热线1.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可能以简答题出现,重点是以对比的方式考查相关实验的异同点。

2.以教材实验为依据,设置实验设计题是今后考查的重点,如“设计实验证明淀粉酶是蛋白质”,就是依据教材中的实验3的原理和步骤。

三、学法指点1.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三种物质的鉴定原理、过程及注意事项。

2.对比三种物质鉴定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点掌握试剂使用上的区别。

3.根据所学的原理鉴定类似物质,设计相应的实验程序。

四、教材梳理(一)实验原理生物组织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蛋白质等化学成分,可分别与某些化学试剂作用产生特定的_____________。

(1)可溶性还原糖+__________试剂—→砖红色沉淀可溶性还原糖+班氏糖定性试剂—→__________(2)脂肪+__________________染液—→染成橘黄色脂肪+苏丹Ⅳ染液———————→染成______(3)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试剂—→溶液呈紫色(二) 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 实验材料(四)方法步骤1.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1)制备组织样液:苹果切块、研磨、________。

(2)鉴定组织样液:1 支试管+2mL_____________+2mL________________,振荡试管,(溶液_______色?),________2min左右,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________色→棕色→_________色)。

2.脂肪的鉴定(1)切片制作:用花生子叶作徒手切片。

(2)染色:1块载玻片+切片+ 3滴________染液,3min后吸去染液+ 2滴50%________溶液去浮色,吸去后+ 2滴__________,盖盖玻片。

(3)镜检鉴定: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子叶最薄处,再用高倍镜观察。

(圆形的脂肪颗粒为_____色)。

3. 蛋白质的鉴定(1) 制备样液:大豆切片、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