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安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372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安全工程本科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目标1:掌握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建筑安全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分析、解释和计算一些相关的工程应用问题。
目标2:明确建筑施工各类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责任、义务和应发挥的作用,提高安全意识。
目标3:归纳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要素,理解安全评价、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和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做法。
目标4:掌握国际国内建筑安全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前沿,能够借鉴国际管理经验和成果提高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
目标5:具有形成团队综合分析和优化复杂安全工程系统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世界各国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本章对应指标点:10.3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英语交流及应用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第一节各国建筑安全的现状与发展
第二节各国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
第三节结论和建议: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教学重点、难点: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方针与原则。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世界各国建筑安全现状及安全管理体制,理解建筑安全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方针和原则
第二章安全科学与建筑安全
(本章对应指标点:2.2 掌握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
第一节安全科学简介
第二节建设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第三节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建筑事故发生原因与规律。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安全科学研究方法,理解安全科学对建筑业安全的借鉴之处,掌握建筑事故发生原因与规律。
第三章建筑安全研究现状与展望
(本章对应指标点:2.2 掌握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10.3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英语交流及应用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第一节安全文化
第二节建筑安全的成本与效益
第三节安全管理与组织
第四节安全技术
第五节建筑安全管理研究展望
教学重点、难点:建筑安全的成本与投入,安全组织与管理。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安全技术最新进展,理解安全文化基本概念与内涵安全技术,掌握建筑安全投入、成本与组织管理原则方法。
第四章建筑安全与健康管理原理
(本章对应指标点:6.3 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伦理、健康等制约因素)
第一节有效的安全与健康政策
第二节安全与健康的组织管理
第三节安全与健康计划
第四节工作业绩评估
第五节评审和总结安全状况
教学重点、难点:有效的建筑安全与健康原理。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安建筑安全与健康管理的基本原理流程,理解安全计划的作用于重要性,掌握如何制定完成有效的建筑安全与健康管理流程并实施。
第五章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本章对应指标点:6.3 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伦理、健康等制约因素。
)
第一节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要素
第二节施工现场安全评价
第三节安全会议
第四节安全生产激励措施
第五节建筑合同中的安全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要素。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施工现场安全评价要素,理解安全激励的作用及基本技巧程,掌握建筑施工合同中的安全规定,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要素。
第六章承包商(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
(本章对应指标点:8.2 具有良好的工程师素养,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责任。
)
第一节安全的工人
第二节安全与班组长(一线安全监督员)
第三节安全问题与中层管理者(项目经理)
第四节公司高级管理层和建筑安全
第五节安全员
教学重点、难点: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人员的安全责任与作用。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企业高层领导、项目经理、施工班组长、安全员、工人的安全责任,理解企业领导是安全责任第一人的内涵,掌握上述企业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方法。
第七章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
(本章对应指标点:9.3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团队负责人角色,并发挥管理能力。
)
第一节分包商的安全
第二节项目协调和施工安全
第三节业主和建筑安全
第四节设计对建筑安全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建筑各方主体安全责任及作用。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建筑市场各方主体构成,理解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业主、总包、分包、设计等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开卷,笔试。
2、成绩评定:期末笔试70%,平时成绩30%。
即p=0.7;q=0.3(为下面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使用)。
3、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教学第i 个目标的达成度计算公式为:
i j i i M q m N p n // ,
其中i N 表示课程教学第i 个目标的期末期望分值,i M 表示平时期望分值;学生实际得分(平均值)期末成绩为
n ,平时成绩为m 。
注:(1)∑N=N1+N2+…+N5,∑n=n1+n2+…+n5;同理有∑M 和∑m 。
(2)学生本门课程的考试成绩:p ∑n+ q ∑m ;课程目标达成度是工程教育认证计算毕
业要求达成度的输入。
六、其它
1.本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参考:工程教学认证要求。
2.本课程建议与煤炭、危险化学品、交通等行业安全进行对比学习分析(不计学时)。
七、主要参考书
[1] 方东平.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2] 张仕廉. 建筑安全管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
[3] Robert. Risk Management in Project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
执笔人:陈大伟系审核:***学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