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强实验》专题训练(附含答案)考点一: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1至图3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___________(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2)通过比较图1和图2,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_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_(填序号)和图3,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2.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4)图甲、丙、丁中木块对海绵的压强分别为p甲、p丙、p丁,用等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如图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时,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2)在图A、B、C的操作中,观察图A和图_________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
图D与图A比较,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______;(4)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
则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4.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试验中小明通过比较 ___________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大小;(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4)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他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5.小明和小丽选用图1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的实验,器材包括:小桌、木板、装有沙的容器、砝码、海绵、装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等。
他们先选择了小桌、装有沙的容器、砝码进行了探究。
(1)该实验根据______现象判断压力作用的效果;(2)根据图2和图3的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______;(3)根据图3和图4的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小;(4)除了小明选择的器材,你还可选择______和______来完成实验探究;(5)在老师讲解了压强概念以后,小明发现小桌放在木板上,与放在细沙上效果不同,如图5,他认为小桌对细沙的压强更大,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6)如果要比较小桌对细沙和木板的压强大小,你采取的方式是______。
考点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的关系;(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填“有关”或“无关”);(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
2.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应调整U 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2)乙、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关系.(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4)在图乙中,使金属盒处于同一深度并向上、下、左、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__的压强大小关系.(5)以上实验中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3.小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 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______;(2)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 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小东用手指无论是重压还是轻压金属盒的橡皮膜时,发现U 型管两侧液面都没有高度差。
他判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装置调整好后,他将探头先后放在同一容器中液体的A 、B 两点处,U 型管两侧液面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他由此判断出A 、B 两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A ______p B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由此可以得到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有关;(4)他依次用A 酒精、B 植物油和C 盐水替代水(ρρρρ<<<水盐水酒精植物油),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当探头在上述三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在液体______中(填字母)。
4.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小明同学在安装好液体压强计后,用恒定不变的力按压住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U型管内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该同学的操作是为了______,得到的结果是______;(2)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_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4)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______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5.小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3)小李应该比较图______,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____.(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将有橡皮膜的薄壁玻璃管竖直插入水槽中,发现橡皮膜向内部凹陷,此现象说明:液体有向__________的压强(选填“上”或“下”)。
(2)比较实验1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有关;比较实验2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有关。
(3)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他们应控制的量有______和______,要改变的是______。
(4)将玻璃管中的水倒掉,擦干。
向玻璃管中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将其竖直缓慢插入水中,直至橡皮膜相平,测得每一次橡皮膜在水中受到的压强,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完成填空:实验次数 1 2 3沙子的质量/g 10 20 30橡皮膜在水中受到的压强/Pa 125 250 375度是______g/cm3(g取10Nkg)考点三:大气压的测量及其相关实验1.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米,槽内装有水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 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3.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为了测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
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2)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管中的水柱下降,如果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向上喷出。
(均选填“会”或“不会”)4.如图是小明利用V=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值的情况。
(1)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的长度l为10cm,即可算出活塞横截面积为cm2;(2)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N,据此可测得大气压值p=Pa;(3)考虑到活塞与筒壁之间有摩擦,小明继续拉动一小段距离后,缓慢退回注射器筒,在活塞刚要到筒内底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则大气压值p'=(用题中出现的物理量符号表示);(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值(偏大/偏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