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CCESS练习题

ACCESS练习题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下列关于数据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避免了数据冗余C.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够管理更多数据【答案】A【解析】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是①实现数据共享。

②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③数据的独立性。

④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⑤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⑥故障恢复。

(2)在窗体中要显示一名教师基本信息和该教师所承担的全部课程情况,窗体设计时在主窗体中显示教师基本信息,在子窗体中显示承担的课程情况,则主窗体和子窗体数据源之间的关系是A.一对一关系B.一对多关系C.多对一关系D.多对多关系【答案】B【解析】窗体中的窗体称为子窗体,包含子窗体的窗体称为主窗体,主窗体和子窗体常用来表示一对多的关系。

根据题意,主窗体和子窗体数据源之问的关系就是教师实体集和课程实体集之问的关系。

一名教师可以承担多门课程,但是一门课程只能由一个教师承担。

所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因此选择B选项。

(3)Access数据表中的“记录”,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对应的概念是A.字段B.元组C.属性D.域【答案】B【解析】Access数据表表中的每一横行称为一条记录,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对应的概念是元组。

(4)下列不能建立索引的数据类型是A.文本型B.备注型C.数字型D.日期时间型【答案】B【解析】索引是表中字段非常重要的属性,能根据键值加速在表中查找和排序的速度,并且能设定表中记录的唯一性。

在ACCESS中,备注字段类型是不能被索引的。

(5)从多个关系中抽取出所需要的属性组成新关系,应使用的操作是A.查询运算B.连接运算C.投影运算D.选择运算【答案】B【解析】关系运算包括投影、选择和联接。

选择运算是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那些元组,这种运算是从水平方向抽取元组;投影运算是从关系模式中挑选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这是从列的角度进行的运算,相当于对关系进行垂直分解;连接运算是将两个关系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组。

选择运算和投影运算都是针对于一个关系进行操作,而连接运算是针对多个运算进行操作。

(6)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域是指A.字段B.记录C.属性D.属性的取值范围【答案】D【解析】在关系模型中,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因此本题应选择D选项。

(7)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谓的关系指的是A.各元组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B.各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C.数据库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D.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答案】D【解析】在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系统以各种各样二维表格的形式记录管理信息,所以关系就是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

(8)下列选项中,不是Access数据库对象的是A.查询B.表C.窗体D.记录【答案】D【解析】Access数据库由数据库对象和组两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对象分为七种,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

记录不属于数据库对象。

(9)下列与Access表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设计表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表的字段和属性B.Access数据库中的表是由字段和记录构成C.Access不允许在同一个表中有相同的数据D.Access中的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答案】C【解析】Access数据库中的表是由字段和记录构成,设计表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表的字段和属性,Access中的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若Access没有设置主键,则可以在同一个表中输入相同的数据。

因此选项c错误。

(10)Access中描述若干个操作组合的对象是A.表B.查询C.窗体D.宏【答案】D【解析】A、B、C选项是数据库Access的重要对象,并不是操作组合;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其中每个操作都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使用简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本题应选择D选项。

(11)下列选项按索引功能区分,不属于Access表的索引的是A.主键索引B.唯一索引C.普通索引D.主索引【答案】A【解析】利用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和排序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

按索引功能区分,Access表的索引包括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

因此选项A正确。

(12)下列关于Access索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唯一索引,且只能有一个主索引B.同一个表只能有一个唯一索引,且只有有一个主索引C.同一个表只能有多个唯一索引,且可以有多个主索引D.同一个表只能有一个唯一索引,且可以有多个主索引【答案】A【解析】利用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和排序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

按索引功能区分,Access表的索引包括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

主索引可确保字段中输入值的唯一性并决定了处理记录的顺序,可以为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建立一个主索引;候选索引像主索引一样要求字段值的唯一性并决定了处理记录的顺序,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中均可为每个表建立多个候选索引;普通索引也可以决定记录的处理顺序,但是允许字段中出现重复值,在一个表中可以加入多个普通索引;唯一索引为了保持同早期版本的兼容性,以指定字段的首次出现值为基础,选定一组记录,并对记录进行排序,在一个表中可以加入多个唯一索引。

因此选项A正确。

第2章数据库和表(1)表中要添加Intemet站点的网址,字段应采用的数据类型是A.OLE对象B.超级链接C.查阅向导D.自动编号【答案】B【解析】在数据库的表中,要添加Internet站点的网址,应该采用超级链接数据类型。

(2)可以设置“字段大小”属性的数据类型是A.备注B.日期/时间C.文本D.OLE对象【答案】C【解析】字段大小可以用于设置文本、数字或自动编号等类型字段的最大容量,备注、日期/时间、OLE对象不具有字段大小的属性。

(3)可以加快查询操作的属性是A.默认值B.有效性规则C.有效性文本D.索引【答案】D【解析】利用索引可以加快对数据的查询和排序速度,索引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存储,文件中包含指向表记录的指针,建立索引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不变。

(4)如果在创建表中建立字段“性别”,并要求用汉字表示,其数据类型应当是A.是/否B.数字C.文本D.备注【答案】C【解析】根据关系数据库理论,一个表中的同一列数据应具有相同的数据特征,称为字段的数据类型。

文本型字段可以保存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

文本型字段的字段大小最多可达到255个字符,如果取值的字符个数超过了255,可使用备注型。

本题要求将“性别”字段用汉字表示,“性别”字段的内容为“男”或“女”,小于255个字符,所以其数据类型应当是文本型。

(5)下列关于0LE对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输入文本数据B.用于处理超级链接数据C.用于生成自动编号数据D.用于链接或内嵌Windows支持的对象【答案】D【解析】0LE对象是指字段允许单独地“链接”或“嵌入”OLE对象,如Word文档,Excel表格,图像,声音,或者其他二进制数据。

故选项D正确。

(6)如果要将3KB的纯文本块存入一个字段,应选用的字段类型是A.文本B.备注C.OLE对象D.附件【答案】B【解析】文本类型最多存储255个字符,故选项A错误;备注适用于长文本和数字,例如注释或说明,其存储最大长度为64000个字符,故B选项正确;OLE对象类型用来存放数据表中的表格、图形、图像、声音等嵌入或链接对象,而不是用于存放长字段的文本,故选项c错误;附件类型可以将图像、电子表格文件、文档、图表等各种文件附加到数据库记录中去,故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为B。

(7)在“成本表”中有字段: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和总成本。

其中,总成本=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在建表时应将字段“总成本”的数据类型定义为A.数字B.单精度C.双精度D.计算【答案】D【解析】Access 2010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文本、备注、数字、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OLE对象、超链接、附件、计算和查阅向导。

“计算”数据类型用于计算结果,计算时必须引用同一张表中的其他字段。

“成本表”中的总成本字段是由装修费、人工费、水电费求和得来,因此应将“总成本”的数据类型定义为“计算”类型。

因此选项D正确。

(8)若“学生基本情况”表中政治面貌为以下4种之一:群众、共青团员、党员和其他,为提高数据输入效率,可以设置字段的属性是A.显示控件B.有效性规则C.有效性文本D.默认值【答案】A【解析】选项A显示控件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多值设定(如复选框、列表框);选项B、C是对输入的内容限定条件和标准;D选项默认值只有一个值,用户可修改。

因此,为提高输入效率,选择A选项。

(9)在Access中如果要对用户的输入做某种限制,可在表字段设计时利用的手段是A.设置字段的大小,改变数据类型,设置字段的格式B.设置字段的格式,小数位数和标题C.设置有效性规则,使用掩码D.设置字段的大小并使用默认值【答案】C【解析】在Access中若要对用户的输入做某种限制,可在表字段设计时设置有效性规则输入掩码。

输入掩码可以控制数据的输入样式,有效性规则可以控制数据的输入范围。

第3章查询(1)运行时根据输入的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的查询称为A.交叉表查询B.参数查询C.选择查询D.操作查询【答案】B【解析】参数查询是在执行时显示对话框,要求用户输入查询信息,根据输入信息检索字段中的记录进行显示。

(2)下列关于Access查询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行之间为逻辑“与”关系,不同行之间为逻辑“或”关系B.日期/时间类型数据在两端加上#C.数字类型数据需在两端加上双引号D.文本类型数据需在两端加上双引号【答案】C【解析】在Access查询条件的设置过程中,若要使用文本型数据需在两端加上双引号,数值型数据可直接使用。

(3)在Access中,与like一起使用时,代表任一数字的是A.*B.?C.#D.$【答案】C【解析】在Access查找数据时,可以利用通配符和like函数一起使用。

通配符“*”表示与任意字符数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字母的字符匹配;“#”表示与任何单个数字字符匹配;不存在通配符“$”。

(4)条件“not工资额>2000”的含义是A.工资额等于2000B.工资额大于2000C.工资额小于等于2000D.工资额小于2000【答案】C【解析】“not工资额>2000”表示对“工资额>2000”进行取反操作,即“工资额<=2000”。

(5)条件“性别=´女´Or工资额>2000”的含义是A.性别为´女´并且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B.性别为´女´或者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C.性别为´女´并非工资额大于2000的记录D.性别为´女´或工资额大于2000.且二者择一的记录【答案】B【解析】0R逻辑运算符表示“或”操作,在连接的两个表达式中,当两个表达式都为假时,运算结果才为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