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A.内部结构• B.外部环境• C.子系统• D.开放系统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A.整体结构• B.整体要素• C.整体适应性• D.整体功能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总成本法• B.得失比较法• C.统一规划法• D.投入产出法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A.距离控制为主•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形象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图形模型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A.图形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实物模型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法• 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 D.特殊预测法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相对误差• C.标准误差• D.均方差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均方差• C.标准误差• D.相对误差平均值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论证阶段• B.试验阶段• C.实施阶段• D.更新阶段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A.最优化• B.次优化• C.综合化• D.一体化13、预测就是把一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定性化• B.极小化• C.定量化• D.明确化14、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15、预测值的误差是指预测值与• A.平均值的差别• B.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C.标准值之间的差别• D.预测值之间的差别16、对运行过程输出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送回运行过程中,将纠正措施输入该运行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输出过程称为• A.超前控制•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17、凡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贮问题所构成模型称为• A.确定性模型• B.非确定性模型• C.随机性模型• D.反馈模型18、以工业贷款月利率6‰计算,存储2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B.14.4万元• C.7.2万元• D.24万元19、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多• B.不确定• C.少• D.无法量化20、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于• A.系统层次• B.系统模型• C.系统结构• D.系统行为21、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A.系统工程理论• B.经济系统• C.物流系统2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定性化• B.定量化• C.综合化• D.分解化23、一个模型若没有具体的物流结构,只是用数字、字符和运算符号来表述的式子、图象或表格,则称为• A.形象模型• B.模拟模型• C.比例模型• D.抽象模型2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CMP主要以• A.距离控制为主•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25、当现有的数据分析尚不能确定个别变量对整个系统工作指标的影响,可以在系统上作局部实验,以确定关键的本质变量并逐步分析,这种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法• 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 D.人工实现法26、当系统结构的性质尚不清楚时,通过分析系统功能的已有数据或新做的实验所获得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法• 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 D.人工实现法27、按类似产品的发展规律、可替代产品的发展规或国外同一产品的发展规律,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历史类比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28、对预测对象及其制约因素的联系进行分析,建立预测对象与其所能观测到的相关度强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29、几个预测值均方差的平均值称为• A.标准差• B.平均误差• C.平均绝对误差• D.均方差30、几个预测值平方和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标准差• C.平均绝对误差• D.均方差31、企业进行中对原材料、零部件和外购件的存贮进行管理的过程称为• A.库存控制• B.成本控制• C.质量控制• D.产品进度控制32、确定存贮系统何时进行补充及每次补充多少数量的决策就是• A.成本管理策略• B.产品控制策略• C.质量控制策略• D.库存策略33、物流系统评价中,对成本、效益、建设周期、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价的指标属于• A.技术性指标• B.社会性指标• C.经济性指标• D.环境性指标34、以不同对象的功能和行为相似为基础的仿真方法称为• A.直观仿真• B.功能仿真• C.仿真试验• D.结构仿真35、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基于因果关系和• A.结构决定行为• B.意识决定行为• C.类比• D.演绎36、利用盈亏平衡点分析的方法对企业行为进行控制的方法称为• A.物流批量控制法•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37、利用库存费和订购费的边际点原理对仓库管理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称为• A.盈亏平衡控制•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38、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时,评价指标体系统的每一个指标都要• A.定性• B.定量• C.预测• D.调整39、为了与所描述的实际系统的行为更加接近,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还引入了• A.静态机制• B.人工机制• C.延迟机制• D.管理机制40、最早使用系统工程这个名词的是• A.冯•贝塔朗菲• B.谷德和麦克尔• C.贝尔研究所• D.切克兰德41、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定量化和• A.定性化• B.模型化• C.综合化• D.分解化42、在设计物流系统的存储子系统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是• A.总成本法• B.得失比较法• C.次优化方法• D.投入产出法4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总成本法• B.得失比较法• C.统一规划法• D.投入产出法44、用少量文字和数字、不同形式的直线和曲线所构成的图,直观主动地表现现实系统的本质和规律的模型称为• A.形象模型• B.模拟模型• C.比例模型• D.图形模型45、以下属于形象模型的有• A.图形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数学模型46、当系统结构性质不明确,又无足够的数据,系统上又无法做试验,可以先科学的设想一些情况,推出结果,再反过来修正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法• 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 D.人工实现法47、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势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48、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平滑系数越大,则实现测定值在预测中的比重就越• A.大• B.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49、移动平均预测法对时间序列中数据变化的反映速度取决于移动步长的值,随着步长的减小,移动平均对时间序列数据变化的反映敏感性• A.增加•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50、同一物资在同一线路上的往返运输称为• A.重复运输• B.对流• C.迂回• D.回路51、利用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对企业行为进行控制的方法属于• A.物流批量控制法•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52、在年销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一次订货量越大,订货次数就越少,每年所花费的总订货量就越• A.多• B.少• C.不确定• D.无法量化53、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独特之处在于基于因果关系和• A.结构决定行为• B.意识决定行为• C.类比• D.演绎54、正反馈环的特点在于• A.自控制• B.自强化• C.自调节• D.自均衡55、利用盈亏分析的方法对企业行为进行控制的方法称为• A.物流批量控制法•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56、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时,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要• A.定性• C.预测• D.调整57、行存储系统费用分析时,若订购量大,物资价格有折扣,就需要考虑• A.搬运费用• B.装卸费用• C.卸货费用• D.物资的价格58、为了与所描述的实际系统的行为更为接近,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还引进了• A.静态机理• B.人机工程• C.延迟机制• D.管理机制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在三维结构方法论中,三维结构中的三维是指• A.方法维• B.时间维• C.分析维• D.逻辑维2、物流系统要实现的目标包括• A.服务• B.快速、及时• C.节约• D.规模优化• E.库存控制3、物流系统建模的原则是• A.准确性• B.可靠性• C.简明性• D.实用性• E.反馈性4、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时收集的物流系统原始数据主要包括• A.物料特性• B.物料流量• C.环境条件• D.经济数据• E.物料搬运设备的数据5、在制订评价指标时,要求评价指标必须具有• A.可查性• B.舒适性• C.可比性• D.直达性• E.定量性6、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包括• A.系统管理理论• B.运筹学管理数学模型• C.综合应用方法• D.文化建设• E.信息系统建设7、物流系统的特点是• A.人机系统• B.大跨度系统• C.可分系统• D.动态系统• E.复杂系统8、物流系统的输入要素包括• A.人• B.财• C.物• D.文化• E.历史9、物流系统预测的主要作用是• A.显示管理水平• B.作为编制计划的基础• C.作为决策的依据• D.显示企业竞争力• E.显示定量分析的能力10、存储系统分析时常用的模型是• A.确定型与随机型模型• B.单品种与多品种库存模型• C.实物模型• D.单周期与多周期存储模型• E.形象模型11、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 A.目的• B.替代方案• C.模型• D.费用和效益• E.评价基准12、物流系统管理人员在应用系统方法时应明确以下相互联系的观念,即• A.总成本法• B.避免次优化• C.得失比较分析法• D.必须是最高服务水平• E.必须追求最高利润13、存储系统的费用包括• A.订货费• B.保管费• C.缺货损失费• D.所存物资费• E.服务费14、仿真方法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的几个阶段是• A.直观模仿• B.仿真实验• D.功能仿真• E.定性仿真15、物流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物资的• A.空间效益• B.环境效益• C.时间效益• D.使用价值• E.储存价值16、存储系统的费用包括• A.订货费• B.保管费• C.缺货损失费• D.所存物资费• E.服务费17、仿真方法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的几个阶段是• A.直观模仿• B.仿真实验• C.逻辑仿真• E.定性仿真18、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A.目的• B.可行方案• C.模型• D.费用和效益• E.评价基准19、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主要包括• A.物流设施• B.物流装备• C.物流工具• D.法律法规• E.组织及管理20、下列属于时间序列预测技术的有• A.移动平均预测法• B.德尔菲法• C.指数平滑预测法• D.线性回归预测法• E.平均数预测法21、物流系统控制的基本内容是• A.库存控制• B.产品成本控制• C.人员素质控制• D.产品进度控制• E.工序的质量控制22、在三维结构方法论中,三维结构是由哪些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 A.方法维• B.时间维• C.分析维• D.逻辑维• E.知识维23、物流系统管理人员在应用系统方法时应明确一下相互联系的观念,即• A.总成本法• B.避免次优化• C.得失比较分析法• D.必须是最高服务水平• E.追求最高利润24、物流新系统建模的原则是• A.准确性• B.可靠性• C.简明性• D.实用性• E.反馈性25、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要求评价指标必须具有• A.可查性• B.舒适性• C.可比性• D.直达性• E.定量性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物流系统2、物流系统模型3、回归预测法4、物流系统经济分析法5、成本效益法6、抽象模型7、判断预测法8、物流系统专家评价法9、贝叶斯决策10、连续系统仿真11、得失比较分析法12、存储策略13、因果反馈环第四大题:简答题1、简述物流系统分析的准则?2、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有哪些?3、物流系统工程中常用哪些技术?4、简述物流系统建模思路?5、简述回归分析预测技术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