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基本制度××煤矿
目录
班前、班后会交接班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3)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7)
学习培训制度 (16)
安全承诺制度 (17)
班组学习培训制度 (19)
民主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22)
班前、班后会交接班制度
一、段队长、班长、放炮员、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井下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在班前会上布置完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后及时入井接班,交班人必须留在工作面等待接班人接班,交待好工作面的情况后方准离开。
二、交接班人必须认真对待交接班,必须做到工作面情况交待不清不交接、安全隐患处理不清不交接、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交接、工作安排不到位不交接。
三、对于井下交接班,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督促执行,发现有人不按规定交接班的,要按制度严肃处理。
四、对未进行交接班而出现问题,双方都有责任并在处理中从严加倍处罚。
五、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接班人员可以拒绝接班,上报给主管领导或夜间值班人员处理。
六、交接班要真正做到“交接班手拉手,你不来我不走”,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实处,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标准化理念,强化质量基础管理,增强全体职工的标准化意识,进一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以质量保安全,构建安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机构。
明确主管领导是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第一责任人。
技术科、安检科负责牵头组织安
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考核工作。
2、必须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
每年年底,制订出下一年的达标规划,经分管领导审阅后报安检科,安检科汇总并经安全矿长审核后报矿务会研究,最终确定矿达标规划。
各段队根据规划制订逐月分解计划,认真实施,精细达标。
3、建立质量标准化验收标准。
严格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每完成一项工程,都要组织相关科室按照质量标准化的标准进行验收。
4、建立质量标准化奖罚制度。
为促进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每年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确定奖罚标准,严格进行考核兑现。
5、开展质量标准化宣传活动。
为营造“赶优争先”质量标准化工作氛围,大力开展质量标准化竞赛活动,以点带面,全面促进标准化水平的提升。
6、积极开展质量标准化学习活动。
为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专业与专业、矿井与矿井之间的观摩、学习。
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现场文明生产是段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体现了一个段队的管理水平与形象,为了提高段队质量标准化水平,提升段队建设内涵,特制定段队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1、正确协调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三者之间关系,提高和改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从而为杜绝隐患、增加效益提供保障。
2、保持工作现场环境整洁。
施工后现场要打扫干净,本岗位
设施无灰尘、无积水、无跑冒滴漏等现象,设施牌板悬挂整齐,促进施工现场秩序井然有序,保证均衡生产。
3、备用设施、物料管理有序,牌板齐全。
段队文明生产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执行,保持施工现场环境卫生。
4、段队职工在现场安全文明生产中,互相尊重,互讲诚信,劳动保护佩戴齐全,持证上岗,形成规范的作业习惯,积极创造出安全整洁的现场生产环境。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矿井安全生产隐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望各科室及班组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条矿井安全重大隐患是指《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所列15种隐患。
班组发现有重大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制定防范措施,及时排除隐患。
第三条切实加强对现场重点部位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二章隐患排查机构
第四条矿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如下),由矿长担任组长,各分管的副矿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室、段队的负责人构
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小组的具体工作。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鞠朝贵
副组长:赵方仙、安凤君、李春涛、李德林
成员:岳学刚、孙厚君、李国凤、尹吉生、何胜久、姬志芳、王志荣、吴文忠、唐云龙、孙颖、赵学龙、吴玉宝第五条矿长对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且负直接责任,各分管的副矿长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各业务部门负责实施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第六条安全生产隐患实行矿、职能科室、班组三级管理和监控,且各级隐患排查机构均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记录,把存在的问题、整改期限、整改落实情况、检查人、整改负责人等详细记录在案。
第七条各职能科室要成立以安全副矿长为组长的隐患排查组,对自己分管的工作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隐患记录要齐全。
第八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要落实到班组,班长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负责,每班要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第三章隐患排查
第九条矿井安全生产隐患,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程度不同分为A、B、C三级:
A级:难度大,区队无法解决,需要矿委解决的隐患。
B级:难度较大,班组解决不了,需由矿委解决的隐患。
C级:由班组必须解决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