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杂草学教学实习方法改革研究
杂草学是一门植物保护专业中研究杂草的种类、形态、分类、分布、治理的科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杂草学的研究目的在于科学、合理地控制杂草危害,从而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
杂草学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性实习教学。
其中实践性实习教学主要是以生产性实习为
主,是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对于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具有重要作用。
杂草学教学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
要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扩展和丰富杂草学的知识范围,而且可以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组成员根据多年的杂草学教学实
习经验,从教学实习内容、实习基地建设和野外实习形式等方面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合理的调整, 并运用到教学实习活动中,收
到了显著的效果。
、杂草学教学实习的内容
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杂草学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学实习内容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匹配,把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适应性和开放性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杂草学教学实习内容,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提高农学专业
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的综合能力。
作为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杂草学课程教学实习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农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工作技能,此实习又是本专业学生了解化学除草现状、接触农田化学除草、积累杂草治理实践经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2000 年以前,该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各级农业部门与推广部门等事业单位,然而现如今,农资(农药、肥料、种子等)生产与销售则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因此,以掌握农田主要杂草的基本特征及植物标本制作方法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杂草学教学实习,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提高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水平及在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杂草学教学实习的内容须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善,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农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社会也对农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种业公司要求毕业生在制种时能够区分出杂作
物与杂草的差别,及时清除杂草以保证制种的纯度和质量;农药生产与销售企业要求毕业生不仅除能够识别主要农田杂草,求他们了
还要解农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掌握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技术及药害控
制方法等。
所以,杂草学教学实习的主要目标为识别农田常见杂草、了解农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在杂草治理和化学除草剂科学应用等方面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因此,本课题小组成员经过集体讨论与论证,将杂草学教学实习的教学内容更新为:农田杂草识别、杂草种子采集与识别、水稻田和蔬菜地杂草危害情况调查、外来杂草种类识别与危害调查、除草剂应用技术实训五部分内容。
经过两年的实践结果证明,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使杂草学的实习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且实习内容与农业生产实践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进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杂草学知识的兴趣;深入农作物田,实际调查农田草害情况、亲自动手进行化学除草,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使农学专业毕业生具备农田杂草识别与化学治理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也进一步提高了杂草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二、杂草学实习基地建设
杂草学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是保障杂草学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实习基地的选取不仅要考虑农作物种类和杂草发生规律等因素,而且要满足交通便利、食宿方便、经费预算合理和人身安全等基本条件。
为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需求,本课程教学小组经过多次沟通与协
商,将杂草学固定实习基地选在娄底市农科所蔬菜基地。
该基地距学校仅1 公里,既有蔬菜大棚又有露天菜地,种植的蔬菜种类繁多,田间杂草种类多样,能开展杂草种类调查和化学防除试验;基地周围有大片非耕地(荒地),适合开展灭生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的使用技术现场培训。
三、杂草学教学实习形式
在实习过程中时,如果单纯去讲述杂草的分类、识别、防除等知识,学生只会感到枯燥乏味、味同爵蜡,从而学习兴趣降低, 达不到我们想要的实习效果。
本团队在杂草学实习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实习指导教师为指导、学生为实践主体的实习模式。
如在除草剂应用技术培训环节,指导老师会根据除草剂种类引导学生把不同种类除草剂的作用方式、杀草谱和施药方法结合起来,经老师指导后学生能掌握灭生性除草剂一般在非耕地、果园或作物播种移栽前喷雾施用;
选择性除草剂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时期可采用喷雾法、毒土法等方式施用;在安全施药方面, 指导老师通过有风、无风、气温、药剂毒性等提示,学生能了解
到喷雾时漂移是药害发生的一个原因、高温天气下无防护措施的
喷雾施药是导致农药中毒的主要因素。
通过一系列的启示,学生
能亲自体验到杂草发生与治理过程的一系列常见问题,再联系学
过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学以致用,使学生加深了对杂草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这种教学实习形式,我们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获了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让学生更加适应当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四、实习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这种实习考核方式的改革,必将为我校植物保护专业杂草学实习教学带来一定的教学效果保证,在保证实习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习质量,让学生对实习更加有兴趣、有信心,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点我们每位老师都要引起注意,从而从教学实际出发,真正做到这一点。
五、结语
经过2 年的杂草学教学实习改革与实践,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
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首要目的,拓展和充实了杂草学教学实习内容,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实习指导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实习学生的全力合作下,杂草学教学实习效果十分明显。
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水稻田和蔬菜地杂草发生的调查方法,能够识别稗草、千金子、鸭舌草、矮慈姑、狗尾草、龙葵、香附子等多种杂草,掌握了芽前除草剂和茎叶处理剂对杂草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了解了共毒系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并能判断何时使用何种除草剂,熟练操作背负式喷雾器对水田和旱地杂草进行化学防治,掌握了除草剂药效的调查方法,锻炼了科研能力。
通过撰写实习报告,提高了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
同时,教学实习还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今杂草学教学改革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实习教学内容,如适当增加转基因作物田(如抗虫棉等)的杂草治理、有机农业中的杂草防控等,为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服务,为现代农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