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群生活史对策

种群生活史对策


10
个体大小的意义
• 物种个体的大小与其 寿命有很强的正相关 关系。 • 个体大小与内禀增长 率r有同样强的负相关 关系。 • 体型大、寿命长的个 体有较强的竞争力。 • 体型小、寿命短的物 种进化速度更快。
11
生长和发育速度
• 生长:
▫ 1生物体生物物质的增加; ▫ 2生物细胞数量的增加。
• 发育:
生产很多后代,对子代的抚育投入很少 生产少数后代,对子代的抚育投资较大
• 不抚育(多数植物)
后代个体小,数量多 后代个体大,数量少
47
植物的亲代投资策略
• 一种物种采取哪种亲本投资策略,取决于该物种 的具体情况。 • 就有性繁殖而言,种子的大小应当最有利于种子 的传播、定居和减少植物的取食。
35
能量分配与权衡
36
各类植物生长型的年净同化中的繁殖分配
玉米、大麦
多数禾谷类
40%
30%
野生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有克隆) 多年生木本(无克隆)
10% 20%
多年生草本(无克隆)
37
生长和繁殖
38
繁殖和存活
• 哺乳雌鹿和未生育雌鹿的死亡率比较
39
现在生育与未来存活
• 轮虫现在生育力与未来存活可能性的关系
• 种群为了适应其生活环境,实现最大限度的生存 与繁衍,在生活史动态上所表现的各种自组织和 有序性,可概括为各种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 有很多不同的方案被提出并用来对这些性状组合 进行分类,并预测某种特定环境中会出现怎样的 生活史对策。
52
策略
r-选择: 小而快
K-选择:大而慢
53
r-选择和K-选择
河流(繁殖)
幼体生境 墨西哥 南欧洲
太平洋(生长)
成体生境 北美 英国 33
单程旅行
斑蝶 大西洋赤蛱蝶
34
§3.繁殖的能量分配与权衡
• 生活史的能量权衡原理:
▫ 在生活史的各个生命环节(维持生命、生长、繁殖、 竞争等),都要分享有限资源,如果增加一个环节 的能量分配,就必然会减少其他环节的能量分配。
例子:环境对物种的影响……
• • • •
加拿大,5个湖泊 标志-重捕法 种群大小变化 年龄结构(体长)
翻车鱼:生活在浅水,保卫巢穴
6
7
不同生境中的鱼种群数量2年内的变化
8
不同地点的3年生成鱼/幼鱼存活率比较
9
生活史性状
1. 2. 3. 4. 5. 6. 7. 8. 出生时个体大小 生长形式 成熟年龄 * 成熟时个体大小 后代的数量、大小、性比* 特定年龄和大小的繁殖投入* 特定年龄和大小的死亡规律* 寿命
56
r-K策略连续统
• r-K选择只是有机体自然选择的两个基本类型, 实际上,在同一地区,同一生态条件下能找 到很多不同的类型,大多数物种则是以一个、 几个或大部分特征居于这两个类型之间,因 此,将这两个类型看作是连续变化的两个极 端更为恰当。
57
植物的生活史对策
• r-K对策统是对一般种群模型参数与一般生境特 征参数的关系的一般性概括,体现了生物种群与 环境协同发展的一般表现形式,因此对动植物是 普适的。
16
§2.植物种群的生活史
• 生活史:植物种群进入一个新的生境,或者在其 生存空间的持续存在,都要通过种子或其构件 (无性繁殖体)的传播过程。 • 繁殖 • 植物种群与生境的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主 要的生态行为过程:传播和定居。
17
植物的繁殖成熟
• 现象:伊利诺斯的凤仙花, 林内和林缘繁殖成熟期不 同。 • 原因:7月甲虫定期侵扰, 林内凤仙花提前开花,后 开花者结实很少。 • 理论:繁殖开始的最适时 间是由延迟所面临的风险 -收益平衡所决定的。
5
不同生物的生活史差异
• 不同种类生物生活史的差异是巨大的
▫ 一些种类能活成百上千年, 一些种类仅仅能活几分钟; ▫ 一些种类个体巨大, 而另一些则很微小; ▫ 一些能生产很多小的后代个体,另一些生产的后代数量较少, 但个体较大……
• 同一物种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由于不同生态因 子影响,生物必须有一定的适应机制才能生存, 这种机制将保存在物种的遗传信息库中。
比较有规律
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高 时间上稳定
远远低于环境容纳量K
多变,通常不紧张 1 发育快 2 增长力高 3 提早生育 4 体型小 5 一次繁殖
通常接近K
经常保持紧张 1 发育缓慢 2 竞争力高 3 延迟生育 4 体型大 5 多次繁殖
寿命
最终结果
短,通常小于一年
高繁殖力(扩散力)
长,通常大于一年
高存活力(竞争力)
提前繁殖、一次繁殖有利
• 生长空间已经被占据,生态条件有利
一次繁殖、延迟繁殖有利
• 资源有限而且环境不利
多次繁殖、延迟繁殖有利
50
Q:自然界存在多种繁殖格局有何意义?
51
§4. 生活史对策
• 生活史对策是指处于相似选择压力下的不同种群 或物种,其独立进化的相关性状所形成的一种特 化表型。
• I:单位面积种子密度曲线 • P:(专性种子或幼苗采食动物所导致的)种子或幼苗的损失曲线 • PRC:种群更新曲线(峰值表示新的植株最可能出现的距离)
30
植物种群的定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1
简介: 动物种群的扩散
• 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 • 动物的个体扩散 迁入 迁出 迁移
32
鸟的迁移
动物的迁移模式
54
r-对策与K-对策的种群增长曲线
r-对策
Nt+1
S’
K-对策
S
x
Nt
55
r选择与K选择的某些相关特征
r-选择(机会主义) 气候 多变,不稳定,难以预测 K-选择(保守主义) 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死亡
存活 数量 种内种间竞争 选择倾向
具灾变性,无规律
非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低 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
14
后代的数量vs.个体大小
• 有限的资源,要求在后代的数量和大小间取得权衡 • 少数的大的后代个体vs. 较多的小的后代个体
Q:生活史是某一个 物种固定的特征吗?
15
种群和繁殖体扩散
• 动植物扩散的意义
• 可以使种群内和种群间的个体得以交换,防止近亲繁殖 • 可以补充或维持正常分布区以外的暂时性分布区域的种 群数量 • 扩大种群的分布区
45
生活史的比较研究例子
• 生活史研究主要是比较不同生活史类型的生 物学意义及其生态学解释,而不是研究其决 定现象。 • 在生活史格局中,个体大小只有与生长发育、 繁殖、行为及相关的生理特征相联系,才有 实际意义。
46
动物抚育的亲本投资
• 亲本投资:有机体在生产后代以及抚育和管理时 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 • 投资方式:抚育与不抚育 • 抚育(多数动物)
40
Smyrnium olusatrum在不同条件下的干物质分配
对照条件下
1 2 6 3 4 3 5 2
低肥力条件下
6 1
5
4
1:须根;2:块根;3:死叶;4:茎;5:花梗;6:用于繁殖部分
41
繁殖的能量权衡(trade-off)
• 繁殖的能量权衡
▫ 1.现在的繁殖和存活 ▫ 2.现在的繁殖和未来的繁殖 ▫ 3.后代的数量、大小和性比
1
种群生态学
Part three: 种群生活史
2
第6章. 生活史对策
§1. 生活史概述 §2. 植物种群的扩散与定居 §3. 繁殖的能量权衡 §4. 生活史策略
3
§1. 生活史概述
• • • • • 生活
生活史的概念
• 生活史: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生活史的关键成分包括:身体大小、生长率、繁 殖、寿命。 • 生物的生活史是其遗传物质决定的,但受外界条 件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某些性状具有可塑性, 但其生活史格局保持稳定。
迁移类型 反复往返旅行
海洋浮游动物 蝙蝠 多种鸟类 青蛙,蟾蜍 驯鹿 海表面(晚上) 栖息地(白天) 取食地(白天) 水中(繁殖期) 苔原(夏季) 河流与池塘(生长) 深水(白天) 取食地(晚上) 栖息地(晚上) 陆地 森林(冬季) 马尾藻海(繁殖)
生境1
生境2
一次往返旅行
鳗鲡
太平洋鲑鱼
胡蝶、蜻蜓等
26
桉树林的种子分布
(Cremer 1965)
• (a)源自密林边缘,
▫ 实线沿常风向 ▫ 虚线与常风向呈55度;
• (b)源自疏林边 • (c)源自孤生树林。
27
Q:天然植物种群扩散方式有何意义?
28
种子库的动态流动
种子雨
萌发
活动种子库 被捕食
休眠种子库
腐烂和衰老
29
Cornell(1970)种群定居模型
• 但动植物类群在功能形态,行为习性,生活史特 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对生境的适应过 程和方式必然存在不同。
▫ 植物与动物不同的特征(尤其种子植物)
光能自养 具有分枝形态 种子的产生
58
R-C-S生活史样式(Grime,1979)
• 三种生活史样式:R(ruderal); C(competition); S(stress)
• r选择与K选择理论(MacArthur, 1962)
▫ 逻辑斯蒂方程的重要参数:r, K ▫ 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r的繁殖策略,为r选择 ▫ 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繁殖策略,为K选择。
• r-K选择种类的特征:
▫ r选择: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 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 K选择: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而个体大的后代, 低的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