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处理方法

水污染处理方法

中和法:酸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 处理对象:
酸性废水: 化学、制药、钢铁、金属冶炼、 人造纤维、电镀等工业;
碱性废水: 造纸、印染、制革等工业。
中和法的作用: – 废水排入受纳水体前,pH值超标; – 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前,以免对管道 系统造成腐蚀; – 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前,为防止对后续生物处 理单元冲击。(生物处理pH值:6.5~8.5)
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
分类:平流沉砂池、竖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 沉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
作用: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
离颗粒较细的污泥。
分类: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管斜板式(新型)。
平流沉淀池
脂、木屑以及粘土等。 • 吸附剂要求:
良好的吸附性;稳定的化学性;耐强酸强碱和抗水 浸;耐高温高压、不易破碎以及良好的再生能力等。
(二)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和水中的 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除去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
离子交换是可逆反应: RH + M+ RM + H+ R——离子交换剂; M——交换离子; RM——交换后的饱和交换剂。
植物修复
• 恢复湖泊水生生物 • 水生植物塘 • 漂浮栽植植物 • 富营养化区域栽培大型海藻
微生物修复
• 地下水自然修复 • 添加生物试剂修复污染的湖泊
活性污泥法
• 活性污泥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 经 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 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 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 物的能力。
水污染的处理方法
• 物理法 • 化学法 • 物理化学法 • 生物法
活性污泥法
物理法 ——物理或机械的分离过程
过滤 沉淀 离心分离
速度快 但准备工作较多
截流法
截流法:利用过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 1.格栅:是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带钩的塑料栅条或金属筛网组成。 • 安装地点:污水沟渠、泵房集水井进口、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及
其中预先投加的化学药剂称为混凝剂。 针对对象:细分散团体颗粒、乳状油及胶体物。 废水来源:煤气洗涤、炼油厂、毛纺厂、印染厂等 工厂的工业废水。
混凝剂
一般要求:混凝效果好,对人类健康无害,价廉易 得,使用方便。
目前混凝剂的种类有不少于200-300种,分为无机与 有机两大系列,如下表所示:
常用混凝剂
(三)混 凝 法
• 根据分散相粒度不同,废水分为三类: • 分散相粒度0.1~1nm:真溶液 • 分散相粒度1~100nm:胶体溶液 • 分散相粒度大于100nm:悬浮液
大于100µm的悬浮液——沉淀或过滤处理 1nm~ 100µm间的悬浮液和胶体溶液——混凝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混凝就是在废水中预先投加化学药剂来破坏胶体的 稳定性,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具有可分 离性的絮凝体,再加以分离去除的过程。
物理化学处理法
(一)吸附 是利用一种多孔性固体材料(吸附剂)的表面来吸附水
中的溶解污染物(溶质或称吸附质),以回收或去除它们, 使废水得以净化。
机理:固体表面的分子或原子因受力不均衡而具有 剩余的表面能,当某些物质碰撞固体表面时,受到这些 不平衡力的吸引而停留在固体表面上,这就是吸附作用。
• 常用吸附剂: 活性炭、磺化酶、木炭、焦炭、硅藻土、炉渣、树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薄膜(隔膜)对液体中的某 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的方法的统称。
溶质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析 溶剂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透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电渗析、反渗透、超滤、自然渗 析和液膜技术。
生物法 ——微生物在污水中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
解的新陈代谢过程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时间周期长 可持续性好 但前期准备周期太慢
1.离子交换剂种类和结构
通常按材料性质将离子交换剂区分为:
无机离子交换剂: 天然沸石、合成沸石等,是一类硅质 阳离子交换剂。
有机离子交换剂: 磺化煤和各种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当可交换离子为阳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
(活性基团为酸性基)
阴离子交换树脂:当可交换离子为阴离子 (活性基团为碱性基)
(三)膜分离法性而确定。部分资料来自和百科图片来自
结语
• 以上方法各有其适应范围,必须取长补短,相
互补充,往往很难用一种方法就能达到良好的
治理效果。一种废水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处理,
首先是根据废水的水质和水量、水排放时对水
的要求、废物回收的经济价值、处理方法的特
点等,然后通过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试验,并
按照废水排放的指标、地区的情况和技术可行
沉砂池前。 • 设置目的:根据栅条间距,截留不同粒径的悬浮物和漂浮物,
以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力分离法:
重力分离处理法是废水物理处理法之一种, 利用重力作用原理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与水分 离,去除悬浮物质而使废水净化的方法。可 分为沉降法和上浮法。

两性型
使用极少
淀粉、动物胶、树胶、甲壳素等 天然
微生物絮凝剂
(四)化学氧化法
实质是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水中的有机物被 降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或溶解的污染物被氧化为不 溶于水,且易于从水中分离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氧类和氯类两种。 • 常温常压:空气氧化法、氯氧化法、臭氧氧化等 • 高温高压:湿式催化理法
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化过程改变废水中污染 物物理或化学性质,使它们或是由悬浮、胶体和 溶解状态转化为沉淀或漂浮状态,或是由固态转 化为气态从水中逃逸,或是分解转化为其他的无 害物质的过程。
• 中和法 • 化学沉淀法 •混 凝 法 • 化学氧化法
(一)中和法

铝系
硫酸铝 明矾 聚合氯化铝(PAC) 聚合硫酸铝(PAS)

铁系
三氯化铁 硫酸亚铁 聚合氯化铁 硫酸铁(国内生产少)聚合硫酸铁
适宜pH:5.5-8
适宜pH:5-11, 但腐蚀性强
阳离子型:含氨基、亚氨基聚合物
国内尚少
人工 阴离子型: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有 合成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
(二)化学沉淀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它与污水中溶解性物 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进行固 液分离从而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一种处理方法。
通常把投加的化学药剂称之为沉淀剂。
常用于含金属离子工业废水的处理。
含锌废水:Zn2++CaO+H2O→Zn(OH)2 ↓(pH9-11) 含汞废水:Hg2++Na2S→ HgS ↓ +2Na+ 含铬废水:CrO42-+Ba2+→ BaCrO4 ↓
根据其浓度和特性可分为:
1、自由沉淀 2、絮凝沉淀 3、拥挤沉淀 4、压缩沉淀
气浮
利用高度分散微小气泡作为载体黏附废水中
的污染物,使其视为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
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
适用于:不能通过自然沉降或上浮而去除的悬浮物,乳化油 以及疏水性细微固体悬浮物。 实现气浮分离的条件:
1、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数量的细微气泡,气泡理想尺 寸为15-30微米。
2、必须使待分离的污染物成悬浮状态或具有疏水性质, 从而附着于气泡上浮生。
影响废水中悬浮颗粒沉降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1、污水的流速; 2、悬浮颗粒的沉降速度; 3、沉淀池的大小。 4、悬浮颗粒的种类
(二)沉降设施 沉淀处理的设备主要有沉砂池和沉淀池。
1、沉砂池: 作用: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和比重较大的颗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