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
原理:
茚三酮与氨基酸的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氨基酸被氧化,产生二氧化碳、氨和醛,而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性茚三酮;第二步是所生成的还原性茚三酮与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成为蓝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磷酸缓冲液(pH.8.04):
称磷酸二氢钾4.5350 g,定容500 ml。
称NAH2PO4·12H2O11.9380 g分别溶解定容500 ml。
取磷酸二氢钾10 ml与磷酸氢二钠190ml混合即为pH8.04的缓冲液
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 2 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 mL。
储成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0.25%抗坏血酸溶液:称取抗坏血酸 0.1 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 mL,现配现用,或者密封,冻存于-20 o C。
茚三酮反应液:取50 ml 2% 茚三酮,加入5 ml 0.25%的Vc,使用蒸馏水稀释到100 ml,密封储存在棕色瓶中。
亮氨酸标准液:称取 100 mg 亮氨酸(纯度不低于 99%)溶于 100 mL 水中,作为母液,此时亮氨酸的浓度为1 mg/mL。
茚三酮标准曲线制作
溶液中氨基酸的浓度如果低于20 μg/ml,茚三酮显色反应将不能发生,故先配制不同浓度的
氨基酸标准液,取十支试管,标号为1,2,3……10,按照下表配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4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 1.4 1.5 1000 μg/ml
亮氨酸
超纯水 ml 9.6 9.5 9.4 9.3 9.2 9.1 9 8.9 8.8 8.7 8.6 8.5 亮氨酸 终浓度μg/ml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使用螺旋盖(内垫)试管分别取上述浓度的氨基酸标准液1ml,空白对照使用1ml 超纯水替代氨基酸标准液,然后向各个试管中加入0.5 ml 的茚三酮反应液和0.5 ml 的磷酸缓冲液,盖好盖子悬紧,置于沸水浴中煮沸15 min,分别加入3 ml 的超纯水,斡旋混匀,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取一支中等程度显色的试管进行紫外和可见波段的全波长扫描,结果如下图所示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0.0
0.10.20.30.40.5
0.60.7吸光度
波长(nm )
403 nm
565 nm
选择565 nm 作为其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各管的吸光度,弃去吸光度大于1的值 茚三酮终浓度(μg/mL) 565 nm 的吸光度 20 0.037 25 0.114 30 0.226 35 0.347 40 0.412 45 0.538 50
0.621
55 0.692 60 0.754 65 0.834 70
0.968
使用origin 8.5 绘制散点图并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如下图所示
0.0
0.2
0.4
0.6
0.8
1.0
O D 565
氨基酸浓度(μg/mL )
注意事项:
1. 茚三酮比色受测定环境中的pH 影响很大,故每次测定前需要将样品溶液的pH 值调整
到中性(pH7左右),
2. 茚三酮不光可以与氨基酸反应,与蛋白质同样可以反应,因此需要在测定前去除溶液中
的蛋白质,
因此正确做法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0.6 mol/L 三氯乙酸,斡旋震荡,静置10 min 后,3000 rpm 离心10 min,取上清调整pH 值至中性pH7左右,再进行测定,
3. 稀释倍数的确定:因为标准曲线的测定范围为20-70 μg/mL,即20-70 mg/L,所以在不
清楚你所要检测样品中氨基酸的浓度时,最好取部分样品稀释10倍和100倍,分别检测原液、十倍稀释液和100倍稀释液的OD565,发现哪个水平下OD565落在标准曲线的范围内,从而判断需要对样品稀释多少倍
4. 标准曲线测定时最好选择密封性较好的试管(螺旋盖硅胶内垫),同时需要检查气密性,
防止水浴蒸发导致计量误差或者使用10 mL 具塞比色管,以方便在水浴之后可以准确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