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诗素描读书笔记

唐诗素描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唐诗素描读书笔记篇一:唐诗素描唐诗素描《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天暗了下来。

暮色说来就来了,东皋笼罩在一片若有若无的薄雾里,似一块被谁遗失的纱巾,在静静的空气里浅浅浮动。

几只不知名的鸟,在远处飞来飞去,它们是找不到回家的路呢,还是想卸掉一身的彷徨?曾经葱郁的树木,已被季节的双手搓红。

风过后,一片叶落了,又一片叶落了。

这些秋天的诗句,只有那块沉默的土地阅读和收藏。

远山在这场即将落下帷幕的风景里,扮演了最后一个角色;它身着金黄的外衣,与夕阳依依惜别。

牧童从草地上拾起散落的吆喝,一抬手,甩成了一道柔软的鞭痕,小牛犊不甘愿地踏上了归程。

林子深处,手持弯弓的猎人,随着一阵达达的马蹄声缓缓而出。

马背上,又多了几道今夜的佳肴。

牧童进村了;猎人进村了;一只鸟飞过来,停了停,又飞走了。

在东皋的一条乡间小路上,没有谁认识隐居的诗人。

孤寂的诗人,唯有与古人轻吟浅唱。

那夜,所有的村庄,依稀听到了一些平平仄仄的句子。

《马》之五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北方的秋季,一个忘了时间的晚上。

一望无垠的沙漠在眼前清冷地展开,孤独的诗人踩着自己孤独的影子彳亍前行。

洁白的沙粒如雪,被诗人轻轻踏响,声音撕破凝重的空气和夜色,传出很远很远。

一些模糊的山在天边游离,象一群没有家的孩子。

月亮提着弯弯的钩,悬挂在天空的一隅,她怎么也钓不住走动的云朵和在蓝色的夜空中游泳的星星。

她是不是也很寂寞?诗人突发奇想:什么时候,我能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骏马,一匹装束华丽的骏马,在这清凉如水的秋夜,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漠,如鹰般飞快地驰骋,自由地奔跑,忘掉世间的一切束缚和烦恼。

诗人抬起头,望了望依然朦胧、依然空旷的远方,忍不住为自己天真的想法笑了。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个如以往一样平常的早晨,诗人披衣而起,不经意地推开了临水而居的窗:一对黄莺儿——也许一生都栖息在窗外柳树上的黄莺儿,又开始了幸福的吟唱。

小巧而漂亮的身影在翠绿中时隐时现,歌唱生活,歌唱爱情,歌唱春天里每一束暖暖的阳光和柔柔拂动的轻风。

抬头望去,天还是那么的蓝,一尘不染的透明着,就象一湖静静的水泊在空中。

一行白鹭不知从哪个方向闯进了视线,而后又淡淡地消失在远方。

远处,高山在晨光中露出了清晰的面庞。

峰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目睹了多少世间的沧桑,又将记住未来多少有风有雨的日子?细细地想一想,人的一生真如一朵雪花,一眨眼就没了。

冰消水满。

许多江浙的船夫,开始驶船逆江而上,在妻儿老小的期盼中寻找一年的希望。

门前,来来往往的船只又挤满了曾经清冷的码头。

又一个春天来了。

诗人感到了一丝温暖和安慰。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也许是三月,也许是四月,在江南。

雨像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角落。

乡间小路上,撑油纸伞的诗人,沉思的诗人,被几朵落花打醒。

披蓑戴笠的人们,在闲闷了一个冬季后,又满脚泥泞地开始了行色匆匆的耕耘。

他们忧郁的神情,是被这场潇潇不息的雨搅得无可奈何,还是担心又一季没有把握的收成呢?活着真的不易啊!望着渐渐模糊的背景,诗人不觉轻轻喟叹。

远处的树荫下,避雨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响了柳笛。

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

诗人连忙凑上去,慈爱地问:“孩子,这附近有酒家吗?”少年抬起握着牧鞭的手,指向了前方。

黄昏中,村廓朦胧,一家茅屋上有一面小旗在风雨中悄悄摇拽:杏花村。

这时候,酒店的灯突然亮了,象爱人温柔的眼睛。

看着看着,诗人就有点醉了。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点亮灯,展开家书。

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许淡淡的泪痕。

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深了。

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

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渡过一个孤独的夜晚。

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

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象许多年前掀下红盖头的那个晚上。

朦胧中,抓起你柔若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依靠。

我拥着你,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淅淅沥沥的雨。

《登鹳鹊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阳象一枚熟透了的果子,终于缓缓地坠下。

饥饿的山峦,张出了尖峭的利齿,贪婪地吞噬着每天的晚餐。

夕照中,鹳鹊楼如一位守卫母亲的战士,伫立着,目睹了血腥的一幕。

黄河咆哮着,奔涌着,这根大地的血管呵,跳动了几千年?还将跳动几万年?黄河没有想过,只知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一路流淌,静静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和人们,永不停歇,最后又把剩下的乳汁依依不舍地注入大海宽阔的怀抱。

一些沉睡已久的梦想,被眼前壮丽的美景激活了。

诗人仿佛登上了更高的楼层,辽远的社稷一一映入眼帘:庄稼在阳光下长势良好;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勤劳善良、默默无闻的乡亲,在土地上耕种每一个简单而生动的日子,生生不息!《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就这样,夜轻轻地跌入了山林。

春桂把一些淡淡的幽香散落在山间,一些花开了,一些花又悄悄地谢去。

黑暗被花朵击破,又很快归于清寂。

今夜,谁会在空灵的春山里忘却来路?谁会洗净一身尘世的喧哗,谛听生命的真实?诗人瘦瘦的手支着腮邦,凭栏远眺,沉思的目光穿过了千年的驿道。

朦胧中,露水不知不觉打湿了往事。

而月亮象个顽皮的孩子,躲进云层躺了一会,又迅速钻出了圆圆的头。

莹莹月光涌进树巢,惊醒了一群睡熟的小鸟。

它们扇动着薄薄的羽翼,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

这是梦,还是现实呢?一只鸟叫了,又一只鸟叫了;一些鸟叫了,又一些鸟叫了。

在溪边,在树上,在空旷幽远的山谷里,这群小小的精灵,又在深夜弹奏起春天充满希望的序曲。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江南的春季。

雨迷濛了远天,西塞山躲藏在更深远的背景中,时隐时现。

一行白鹭充当了这幅静物画中灵动的几笔,纯洁的羽毛如雪,擦亮了人们黯淡的目光。

江面上,满河的桃花是季节写给流水的诗句吗?每一瓣,都是一个清丽动听的词语。

鳜鱼不时跃出水面,肥美的身子一抖,又掉头钻入透明的水中,只留下几圈浅浅的涟漪。

它也想读这首春天的诗么?视线的一隅,一只破烂的筏子泊在静静的江中。

船头,戴青箬笠、披绿蓑衣的诗人,手握一杆没有鱼饵的钓,双目微闭,若有所思。

其实,他钓的并非是鱼,而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罢了。

风用轻灵的细手,穿引着如丝的雨,悄悄为江南织一张嫩绿的地毯。

真的好想做一只自由的鸟,从此栖落在那株岸边的小树,不再归去。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傍晚,太阳轻松地展开圆圆的身子,跃入了水中,濯洗一天的疲惫。

这个不识水性的顽童,把最后几缕光芒洒满水面,就慢慢地沉下去了。

四周很安静,没有谁注意一场悲剧的上演。

江被凉凉的风吹拂着,一半是碧绿,如一块漾着波浪的珠玉;一半却红彤彤的,象一朵云彩浸在了水中。

黑暗终于挤满了天空。

远处,淡淡的桂香似一些若有若无的声音,漂浮在听觉之外。

秋天,这个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呵,在一盏渔灯的照耀下,变得温馨和美好。

月亮拿着一把细长的弯弓,悄悄从山坳里爬了出来。

露水闪着珍珠般的莹光,垂挂在岸边的叶尖上,它是月亮从天上射落的星星吗?一阵微风掠过,坠落的,是满树的平平仄仄。

《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一场细雨沐过天空。

在长安西北部,渭水北岸,小城的古道边,那些飞扬的尘土终于安静下来。

只有诗人的心情,被这场不期而至又无法躲避的雨打湿。

新柳是一些青青的睫毛,铺满了旅馆的四周。

每一根长长的枝条上都缀着一颗晶莹的泪。

时光如水,袭过快乐和开怀的岁月。

往事越走越近,越濯越清。

醉眼朦胧中,又举起那只斟满了酒的杯子。

从今以后,真的不知会是一些什么样的日子,不知是不是还能和你尽兴地把酒临风,和诗吟唱。

往西走出阳关,是茫茫的戈壁和缥缈的未来。

也许,这一生中,很难再有机会见到曾经的朋友和洒满离情与思念的渭城了,以及这座绿荫中的客舍,还有在微风中轻轻起舞的柳丝。

想起这些,诗人止不住又流下了伤感的眼泪。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白云是一幅流动的风景,在远山上随处行走。

一眼望去,山峰宛如几座飘浮的小岛,若隐若现。

也许,香积寺是一只小小的船,它泊在哪一朵云的怀里静静地打坐呢?篇二:唐诗素描(一)【唐诗素描】(一)【唐诗素描】系列散文诗不同于对唐诗的一般意义的解释,它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用优美的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每一首唐诗描绘成一幅精致的写意画。

广东《新空间》杂志在推荐作者的个人网站时评介其“文字清新、可爱,以全新的阐述方式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返朴归真的美”;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高中老师在《中学生阅读报》上撰文,称其在校园里“风靡一时”;另一位年轻的乡村女教师在来信中说:“感谢你多情而灵动的笔,给我的课堂也增添了许多灵感和快乐”;有网友在网站上留言:“这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忘记世间喧嚣的地方”;全国很多中小学校已将唐诗素描作为学生理解和领悟唐诗及创新作文的一种新的教学尝试。

同时,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拓展读本》选入其中七篇;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课外精编》选入其中九篇;天津《散文》杂志用几个版面推出其中十五篇作品;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成了电视散文;湖南卫广将其配成了音乐散文并作为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奖的参选作品。

唐诗素描这种全新的写作方式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和关注。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拐一个弯,就看见了老友的茅檐。

一些袅袅的炊烟,已缭绕在屋子的四周。

柴门在一声幽响后,洞开了。

有一双熟悉的手,向远处招了招,然后,兴奋地移出了细竹围拢的篱笆。

几条田塍之外,鸡黍的清香,随一声亲切的问候袭入心脾。

雨早停了,空气清爽得比溪水更透明。

高高低低的林子,从村前绕过村后,又从村后合到村前。

有几只鸟,悄悄潜入了那片翠绿。

它们拍打着翅膀,伸出细喙,在每一枚叶片的音符上,为季节敲响一曲丰收的交响。

村庄的边缘,青山安静地横斜在夏天的入口,等待落花和流水的消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