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化学参考题-

环境化学参考题-

环境化学试题集土壤的潜性酸度:土壤胶体上吸着的氢离子(或铝离子)被盐类溶液中的盐基交换后所表现的酸度。

在未被交换出来以前,并不呈现酸性,故称潜在酸度。

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

由污染源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

如排入洁净大气和水体内的化学毒物、病毒等。

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

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生物放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生物积累:生物通过吸附、吸收和吞食作用,从周围环境中摄入污染物并滞留体内,当摄入量超过消除量,污染物在体内的浓度会高于水体浓度。

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活离子牺牲一个光子所引发的的反应。

吸附等温线:在恒温等条件下,吸附量Q与吸附物平衡浓度的关系曲线。

天然水的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等气体吸收了地球辐射出来的红外光,将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酸沉降: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光化学烟雾:所谓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NO X和HC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去除由两种途径:土壤吸收和与HO反应。

目前人们对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更侧重于PM2.5,其中PM2.5是指D p≤2.5µm。

对于碳酸平衡,pH=8.5时,体系中的碳酸的主要形态是HCO3-。

在高pE值的天然水中(pH=5~9),铁以Fe(OH)3形态存在。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①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②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③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④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2、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①研究的综合性;②环境样品的低浓度性;③环境样品的复杂性。

2、大气组分按停留时间分为哪几类,有什么意义?大气组成按停留时间分类:准永久性气体、可变化组分、强可变组分;其中属于环境化学研究中关注的是可变化组分和强可变组分。

3、简述对流层大气的特点。

①.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存在强烈的对流运动,②绝大多数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③密度大,占空气总质量的3/4;④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均发生在此层。

4、简述CFCs在对流层中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及其在平流层中的危害。

解:CFCs在对流层中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①对波长λ〉290nm的光不易吸收,不发生光解;②不与HO等反应,不易被氧化;③不溶于水,不易随降水从大气中消失。

平流层中危害:①发生光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②温室效应二氧化碳高得多。

4、大气中CO的去除方式主要有土壤吸收和与HO反应。

(参考教材P31)5、简述大气中HO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解:清洁大气中,HOOOHO hv2223+−→−+污染大气中,NOHOhvHNO+→+2,HOhvOH222−→−+6、简述大气中NO向NO2转化的各种途径。

解:NO向NO2转化的主要途径有:①与O3反应NO+O3→NO2+O2②与氧化性自由基反应NO+RO2→RO+NO2③与NO3反应NO+NO3→2NO27、列出大气中RCHO和RH可能的反应途径。

解:参考教材P94图2-388、列出大气中由C2H6生成PAN的反应途径。

解:参考教材P79 PAN 的生成9、列出乙烯在大气中的可能反应路径。

解:①与HO 反应;②与臭氧反应;③与NO 3反应。

10、列出乙烯与臭氧在大气中可能的反应及产物。

解: 22322CH CH O H CO H COO =+→+2H COO→CO+H 2O →CO 2+H 2 →CO 2+2H →HCOOH →CO 2+2HO 211、何谓光化学烟雾?它的形成条件什么? 解:所谓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NO X 和HC 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产生条件:a.强烈的日光照射,多发生在中午或午后b.大气中NO X 和HC 存在,主要由汽车尾气排放c.大气湿度较低,t=24-32℃d.强烈的逆温现象e.地理区域主要分布在北纬30℃—60℃ 11、简述大气中SO 2氧化的几种途径。

解:参考教材P100-111 12、简述pH=5.6理论值不能作为酸雨真实pH 界限值的原因。

解: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①在实际中酸雨的酸性还受其它酸碱性物质影响;②且引起酸雨的H 2 So 4、HNO 3还有其天然来源,对酸雨PH 有贡献;③大气中碱性物质如NH 3还会起中和作用,使PH 值上升;④由于地区自然条件不同,PH 背景值不同,因此而PH 相同的地区其污染程度不一定相同。

13、简述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解: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2)大气中的氨; 3)颗粒物的酸度及其缓冲能力;4)天气形势的影响。

14、试写出平流层臭氧损耗的催化反应及主要催化类型: 解:催化过程:322X O XO O XO O X O ⋅+→⋅+⋅+⋅→⋅+ 总反应:322O O O +⋅→平流层中催化反应类型:NO/NO 2循环反应;(2)Cl/ClO 循环反应;(3)HO x 循环反应 15、试写出平流层臭氧形成与损耗的基本化学反应。

解:臭氧形成:223(243)2O hv nm O O O M O Mλ+≤→⋅⋅++→+ 总反应:2332O hv O +→臭氧损耗:3232(325)2O hv nm O O O O O λ+<→+⋅+⋅→ 总反应:3223O hv O +→16、什么是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如何识别各种粒子模? 解: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爱根核模、积聚模、粗粒子模 识别: 1)粒径不同,爱根核模<积聚模<粗粒子模 2)爱根核模可向积聚模转化,二者同属于细粒子,但细粒子与粗粒子之间不能进行转化 17、天然水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哪三种?并说明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

解: 天然水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分为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2分)。

非专属吸附与专属吸附区别:(3分,每条0.5分)18、简述可能引起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因素。

解:1)盐的浓度升高; 2)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3)降低PH 值; 4)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 ;19、简述电子活度PE 的热力学定义,及它与PH 的区别。

解:pE=-lg(a e ), 衡量溶液接受或给出电子的相对趋势; pH=-lg(a H +), 衡量溶液接受或迁移质子的相对趋势; pE 的热力学定义: 2H +(aq )+2e -=H 2(g ) 当H +(aq)在1单位活度与1个大气压H 2的介质中,电子活度为1.00及pE=0.0。

而pH 定义为在离子强度为零的溶液中,H +浓度为1.0×10-7mol/L,故a H +=1.0×10-7mol/L,则pH=7.0.20、简述腐殖质的分类及其区别。

解:腐殖质按成分可分为腐殖酸——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分子量由数千到数万; 富里酸——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分子量由数百到数千;腐黑物——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碱21、腐殖质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解:共有4个方面:1)可抑制金属以碳酸盐、硫化物和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存在;(2分)2)影响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1分)3)对底泥中汞有显著的溶出作用;(1分)4)影响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1分)21、影响腐殖质与重金属离子配合反应的因素有哪些?1)腐殖质的浓度2)腐殖质的来源和种类3)PH值4)盐度22、腐殖质与重金属离子配合反应类型。

(参考教材P210)22、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在酸度的区别和联系。

解:土壤活性酸度与潜在酸度的区别土壤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用PH值表示。

土壤潜在酸度是由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代换性酸度)和Al3+(水解性酸度)引起的。

二者关系:二者是同一平衡体系中的两种酸度,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外在表现,潜在酸度是活性酸度的储备,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23、简述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途径。

解: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①吸附催化水解(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途径)②光降解2)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重要途径)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降解或生物体内进行代谢。

1、有两个单体系:①Cu2++e = Cu+PE o = 5.82 [Cu2+]= 10-5mol/L[Cu+] = 10- 4mol/L② Fe3++ e = Fe2+PE o = 13.0 [Fe3+]= 10-3mol/L[Fe2+] = 10-2mol/L求(1) 各单体系的PE值;(2) 各取一升构成混合体系(假设Cu+完全被Fe3+氧化),求混合体系的PE值。

解:(1)体系①82.41010lg82.5][][lg4521=+=+=--++CuCuPEPE体系②0.121010lg0.13][][lg2332=+=+=--++FeFePEPE(2)体系中Cu+完全被F e3+氧化,则有LmolFeLmolFeLmolCu/1005.521010][/105.421010][/105.521010][342244335542---+---+---+⨯=+=⨯=-=⨯=+=对体系①、②,②含量较高,则决定电势为F e3++e = Fe2+则混合体系的PE值为:95.111005.5105.4lg0.13][][lg0=⨯⨯+=+=FeFePEPE2、25℃时,在厌氧消化池中和PH=7.0的水接触的气体含65%的CH4和35%的CO2,请计算PE和E h。

(已知PE o=2.87)解:厌氧条件下OHCHeHCO242418181+⇔+++125.0125.042][lgCHCOpHpPEPE+⋅+=2.303hRTE PEF=其中Pco2/PcH4=0.35/0.65,[H+]=10-7 mol/L又已知PE0=2.87则16.4]10)65.035.0lg[(87.2781-=⨯+=-PE25℃时,3、某水体的pH为10,碱度为2.00×10-3mol/L,求[H2CO3*] [HCO3-][ CO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