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
1.配体的能力的强弱次序?
2.历史上记录的第一种人工合成的配位化合物?
3.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原则是?
4.内轨型配离子[Cu(CN)4]2-的磁距等于 2.0B.M.判断其空间构型和中心离子的
杂化轨道是?
-和CO作配体时较之以F-和H2O作配体时形成的配合物多为内轨型,其
原因是?
6.[Co(NO2)6]3-显黄色(吸收紫光),而[Co(NH3)6]3-显橙色(吸收蓝光),根据它
们颜色(或所吸收光的波长)判断出Co3+在这两种配离子中分裂能(△)的大小?
7.K4[Fe(CN))6]为低自旋配合物,[Fe(H2O)6]Cl3是高自旋配合物,据晶体场理论,
t2g和e g轨道上的电子排布?
8.按晶体场理论,[Co(NO2)6]4- 和[Co(H2O)6]2+ 两种配离子中,d电子排布式分
别为?
9.Fe3+和X-配合物的稳定性随X-离子半径的增加而如何变化?
10.何谓分裂能?分裂能的大小有何规律?
11.Werner型配合物结晶合成的方法有?
12.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是什么
13.命名常见配合物和配离子
14.试以K2PtCl4为主要原料合成某些配合物,并用图表示反应的可能途径
15.用非直接测定结构的实验方法区别同分异构体(特征反应,光谱特性)
16.四面体配合物中的d-d 跃迁吸收带比相应的八面体配合物吸收强弱比较
17.Td 场的分裂能比Oh 场比较
18.配合物有无几何异构的判定
19.实验测得Co(CN)63-和CoF63-均有正八面体的结构且磁矩分别为0和4.9 B.M.
请分别指出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的类型及为配合物的类型。
20.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原则是什么
21.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会应用)
22.已知[Cu(NH3)4]2+的稳定常数为 4.8×1012、[Zn(NH3)4]2+的稳定常数为5×
108。
请问以上这两种配离子哪种更稳定?
23.[Cu(NH3)4]2+的逐级稳定常数K1为1.41×104、K2为3.17×103、K3为7.76
×102、K4为1.39×102;求K稳=?
24.晶体场稳定化能在在一个八面体强场中应用
25.M 位中心原子,a, b, d 为单齿配体。
判断配合物是否有顺反异构体
26.
请分别用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解释物质顺反磁性(如:[Fe(CN)
6]
4 是反磁
性的;
27.
[Fe(H2O)
6]
2+ 是顺磁性的)
28.配合物合成中使用非水溶剂的原因
29.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光谱的种类
30.中心离子在什么情况下采取高自旋,什么情况下采取低自旋
31.红外光谱图上出现的峰数远小于理论上计算振动数的原因
32.配合物合成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选择
33.过渡金属元素Fe、Cu的生物学效应
34.为什么大多数Cu2+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四边形
35.为什么在水溶液中八面体配位的Mn3+不稳定,而八面体配位的Cr3+却稳定
36.为什么大多数Zn2+的配位化合物都是无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