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复习:第一章:教育科研概述引子1・研究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方式、态度,研究是教师H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2.教师的研究即教学研究3.教师研究的最终0的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教学与研究1.研究是一种态度2.教师即研究者(1)作为研究者才能顺利立足教师职业(2)作为研究者才能走向职业发展高峰3.教学即研究(1)研究才能教得更好(2)研究才能教得更有意思我的观点: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不存在“能不能”和“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和自身发展的态度问题。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概念教育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一定教育现象与事实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三方而。
二、学校教育研究的特点与定位1 •特点(研究目的)应用性(研究主体)广泛性的合作式(研究内容)实践性(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总之,“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是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
2•定位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研究的主体呈现出合作的伙伴互助研究在方法上应以行动研究为主,侧重于教育经验的概括、提炼和升华成果形式应该赋予著作、研究报告外的其他成果形态以一定的地位综上,中小学教育研究是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观研究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校本研究,即“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三、学校教育研究的意义1・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突出的成果)有助于转变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冇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冇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2 •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3.提高教育质量4.丰富与发展教育理论5•总结教育经验,促进教育的科学管理四、教育研究的伦理与道德1•确保研究对象不受伤害(最首要的伦理规则公平选择研究对象获得研究对象的认可(即自愿参与)保护个人隐私,信守诺言防范欺骗手段,说明研究风险2.部分或重复发表个人的研究结果3.剽窃他人研究成果4.合作研究的著作权问题5 •研究数据的保密讨论:教师、教学与研究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定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讨论:11 •教师的研究即教学研究。
2.教学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察省、反思与探究,以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置身于教育教学之中的,旨在改进教育教学的研究。
3•“实践性”(即“为实践而研究实践”)是教师研究最根本的特点,而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是对教学研究的基本定位。
教学即研究: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单单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以研究者的态度和方式进入教育教学实践,在不断的口我追问中,对口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2•教师是实践着的研究者和研究着的实践者,教师处丁教学研究的最佳位置,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
3.研究不是额外的工作,不是“在另外时间,做另外的事”,而是完全融入教师的F1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一部分,成为教学过程本身。
真正的教学活动总是带有研究的性质和色彩的。
研究和教学是“两位一体”的,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学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成长即成果:小学教师的自身定位应该是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教师是指善于在课堂中提炼研究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观察、反思,并在课堂研究屮探索改进实践的实质性措施,进而得以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师。
第二章选题一、选题的涵义1•选题的含义与意义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确定研究的方向;确定要研究的具体问题选题的意义:教育研究的起点;决定教育研究的水平;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二、好课题的特征一个研究课题最初常常是以一个问题来提出的,它是研究者的研究焦点。
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问题必须有科学依据的问题必须是具体明确的问题必须是新颖独特的问题必须是切实可行的问题必须是符合道德的三、选题不当的常见表现1.范围太大;2.主攻目标不清楚;3.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4.现有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乏;5•是经验感想Z谈,不是科研题目;四•课题的来源1•教育实践面临的问题2.教育理论中演绎出的课题3.教育科研规划中选择课题4.向专家、同事请教和咨询来发现与选择课题5.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给予的启示6.获奖成果给予的启示事实上,这些來源可以概括为下述两大方面:[1]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阅读期刊与专著一冇选择地、重点阅读向他人请教一他人的研究成果、建议(包描课题指南)留意有争议的问题[2]由自己的“实践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1.口卜•而上地“提出问题”。
來口教师口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2•想方设法地“设计课题”。
弱化学术课题研究中的“设计”,而是强化教师本人提出解决问题的理念,尤其是“基本思路与方法”3.自上而下地“输入学理”。
在“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木思路与方法”吋,需要冇相关“教育理论”的支持(没冇“学理”输入,就会缺乏理论支持从而流于经验主义)五、课题的表述句式:陈述句;要素: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字数:屮文一般不超过19字、外文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避免用标点、缩略语、俚语和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第三章文献研究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帮助研究者金而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2.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及经验教训,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效益、水平。
概括地说,作用有二:选题确定之前获得启发;选题确定之后,根据选题及关键词进行系统的文献搜索。
教育文献检索工具书的类型:书目(或目录);索引;文摘;字典、词典文献检索的途径利用“搜索引擎” :Google;Baidu;Yahoo;Sohu 等利用“网上图书馆” :CNKI数字图书馆和超星数字图书馆手工检索:查阅图书馆索引;查阅工具书;查阅专业杂志与专著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机构或论坛。
即时获取最新文献资料与前沿信息文献检索的目标:文献检索只有达到如下目的方可暂行告一段落:一是否已经找到本领域的、频繁为他人所引用的中外关键文献和重要作者?二是所找到的屮外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不同的意见和立场,是否已经找到正方和反方以及具有综述研究性质的关键文献?三是所找到的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不同的研究阶段,后面的阶段在哪些方面超过或遗忘了前面的研究?三、“基本文献”的阅读“基本文献”的要素:①研究方向(树枝-如“语文教学论”);②学科与专业(树干-它与研究方向具有血缘关系,如“课程与教学论”);③研究领域(树根-更遥远、更高端,如“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的利用:基本思路:一是以材料为基础确定论文的论点;二是根据论点选定作为论据的材料了解已有的思想观点,使自己的研究起点更高;获取有关材料和数据,用于口己的课题研究;熟悉已有的同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受到启发;在反映口己研究成果的书面材料中引用文献资料,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充实,结论更持之有据;五、撰写文献综述报告1 •文献综述是某一个研究课题范围的有关文献资料内容进行评价分析(即解读与述评)2.文献综述必须解决相关研究领域的如下问题:确认本课题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和“重要文献”确认本课题研究领域的“重要观点”和“重要进展”确认本课题研究领域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 •文献综述报告的呈现问题的提出:说明查阅文献资料的目的及研究的问题文献检索方法:说明文献的时间跨度、主耍分布及关键词搜索结果正文部分:这是文献综述报告的主体部分。
[1]分阶段系统清理研究问题的发展过程,说明毎一时期该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及取得的重要进展。
[2]重点阐明该课题范围内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争论的不同观点,代表性著作及事件。
[3]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反思与评价,提出需进一步研究或关注的问题。
主要文献目录(包括专著及论文)第四章开题报告1 •开题报告就是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论证所谓课题论证就是对所选课题及其研究所作的初步设想与评价2 •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研究什么。
要有合适的标题;明确提出研究的问题,让别人了解研究问题的性质;列举研究的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让别人了解研究的重点;要界定研究的变量及关键名词,让别人了解研究的范围。
[2]为什么研究。
研究的意义或价值;研究的具体目标。
[3]如何研究。
研究方法与实施程序;说明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4]有何成效。
研究的预期成果;成果达到的水平和表现形式3 •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课题名称:表述:对象、内容与方法,大题小做;界定: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宜过多)、预计目标与突破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个性化描述)、步骤及成果形式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1・期刊:作者.篇名[J].刊物名,年份(期次)张三.论教师的课程意识[J].教育研究,2009 (2)2.著作: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张三.教育法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美)约翰著,李四译.XXXXX[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学位论文:作者.论文名[D].就读高校,年份.张三.论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4.报纸:作者.篇名[N]・报纸名,年•"日(版次)张三.XXXXX[N]・屮国教育报,2009-2-13 (3)第五章取样取样的相关概念:总体是指研究对彖的全休样丕是指从总体屮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其屮,样本屮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取样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取样的基本要求: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取样的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事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照某一项标志(与研究目的无关的中立标志)來排列,将总体划分成与样木数量相等的组(每组数量也相等),然后依照固定的顺序与间隔来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将总体按主要标志(与研究口的直接相关的特性)分组,然后在各组屮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机械随机抽样,根据所占比重,确定所要抽取的样本。
第六章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调查的步骤: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杳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搜集调查材料(书面资料、口述资料和事实材料)整理、分析调查材料撰写调查报告(附:报告格式)调查报告的格式:一、问题的提出包括:调查口的与意义;要研究和拟解决的问题二、调查设计包括:调查对象及其适切性分析;调查手段;调查工具及其编制;调查过程三、调查结果(包括表格[数据]和文字材料)四、分析与讨论五、结论或小结(逐点概括出“结果及其原因”)六、建议或对策附录(问卷、访谈提纲、测量量表等工具)问卷调查的含义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把研究主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由调杳对象填写,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