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第四节 院外急救常用的护理措施

第二章第四节 院外急救常用的护理措施


颈椎骨折固定
骨盆骨折固定
异物固定
卫星定位GPS
天津
泰安
青岛
武汉
上海
泰急指字[2010]7号
关于举办常见急危重症规范化诊断与处理
培训班的通知 一、参训人员 全市所有从事院前、院内急救的医疗、护理
人员。
急救用品的配备
急救包 急救盒 急救箱 救护车
膨出、异物刺入、开放性骨 注意事项:包扎时要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
包扎原则是远心端→ 近心端,起止处匀环 形两圈。
(六) 固定
适用对象:骨折、关节严重损伤、肢体挤压
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 作用:临时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有 利于伤员的运送。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先止血再包扎。 固定要求:松紧适宜,牢固可靠。 固定分类:外固定和内固定。院外急救只能 实施外固定。内固定要求实施手术切开复位。 器材:髓内钉、接骨板、钢板、螺丝钉等。
(三) 暴露
1.脱上衣法 一侧上肢受伤:脱衣袖时,先脱健侧后脱患
侧。 方法:平卧位时,解开衣扣,将上衣由肩部 退至腰部,使健侧手臂屈曲,脱下衣袖,将 已经脱下的衣袖由腰部推至患侧,再脱下患 侧上肢的衣袖。 如患者病情危急难以脱下,可直接用剪刀剪 开衣袖。
2.脱长裤法 一侧下肢受伤:脱长裤时,先脱健侧后脱患
侧。 方法:病人尽可能平卧位(无禁忌时),解 开腰带和裤扣,从腰部将长裤推至髋下,保 持双下肢平直,不可随意抬高或屈曲,将长 裤平拉脱出。 如患者病情危急难脱时,可直接用剪刀剪开 长裤。
(四)止血
创伤出血较为常见,也是最危险的。
根据出血部位血管的不同可分为: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仰头抬颏法
托下颌法
(二 ) 体位
在不影响急救处理时,护士要协助病人采取
具有最大安全性的体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优点:避免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 畅。)或屈膝侧卧位。(优点:使病人以最 大程度地放松) 放置好体位后要注意保暖。 获取患者病人资料以后,不用再对患者反复 提问,保证病人休息减轻心理压力。
毛细血管出血
出 血 分 类
皮下出血 动脉出血 内出血 静脉出血 外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鲜红 喷射
暗红 缓慢
鲜红 渗出
正常伤病收缩压在90MMHG以上。
急救现场可用手触动脉法:
触及桡动脉表示收缩压在80MMHG以上。
触及股动脉表示收缩压在70MMHG以上。
触及颈动脉表示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止血方法
(一)加压包扎止血
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
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 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 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二)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
第四节 院外急救常
用的护理措施
在院外急救中,护保证最基本的生命 支持:就是保证循环和呼 吸功能。另外要采取合理 的体位,给予适当的暴露, 止血包扎固定,建立静脉 输液通道等。
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
急救技术的护理措施
保持通气 合理体位 正确暴露 正确止血 适当的包扎 正确的固定
(一 )通气
1.病人的正确体位为仰卧位
让病人仰卧在硬质的平板上。 头部稍低。(目的:保证脑部血液供应。)
改变卧位的方法: 急救人员用双手在病人的头、肩、臀部同 时用力,保证身体以脊柱为轴线转动。切勿 使身体扭曲,以免脊柱损伤造成截瘫。
2.开放气道的方法
①取出病人口腔内的异物、呕吐物、血块、液体等。方法:
方法。
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
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适用于头部、颈部、四肢的动脉出血,依出血部
位的不同
(五) 包

包扎的要求:快 准 轻 牢
包扎材料:绷带和三角巾、就地取材。
包扎目的:
保护伤口、帮助止血、固定肢体、减轻痛苦
特殊伤包扎:开放性气胸、腹部内脏脱出、脑
用手指缠上纱布,将口腔内异物、污物清除干净。
②托下颌法:救护者用两手同时将左右下颌角抬起,使头
后仰。
③仰面抬颌法:救护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手掌紧贴前
额用力向后下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颌骨 近下颌角处,将下颌抬起。如图。
④仰面抬颈法:救护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
鱼际侧向下按压病人前额,使头后仰,颈部抬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