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城中学趣味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答错不扣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D.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2、小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B )A.160m B.160cm C.160dm D.160mm
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4、用天平称一杯水,平衡时把一个手指伸进水中,天平( A )。
A.有水的一端重了
B.有水的一端轻了
C.仍然平衡
5、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下图是北京奥运会的环境标志,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A )A.大量增加机动车辆,改善交通条件
B.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源
6、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C )
A.0N B.2N C.4N D.8N
7、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比赛中,跳水运动员从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A )
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先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增大
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减小
8、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C )
A.重庆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
B.正常人的体温
C.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
9.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
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C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10.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这样做是为了(C )
A. 增大车的惯性;B. 增大车的冲力;
C. 增大车的动能;D. 增大车的势能。
1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B )
A.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12、彩色电视荧光屏上的彩色是3种光合成的( C )。
A.红、黄、蓝
B.红、黄、青
C.红、绿、蓝
13、高山上的平均气温比海平面的要低,原因是( C )。
A.高山终年积雪
B.风大、日照少
C.高山的气压低
14、大气臭氧层的主要作用( C )。
A.有助于杀菌
B.反射电磁波
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15、冬天下雪后,为了融雪要在马路上撒盐,因为( B )。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提高
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C.盐和冰发生化学反应
16、一架抽水机,理论上最多能把多少米深的水抽到地面(B )。
A.5米
B.10米
C.15米
17、用一桶水漂洗衣物,哪种方法洗得最干净(C )。
A.用整桶水漂洗一次
B. 将整桶水分成两等份漂洗两次
C. 将整桶水分成三等份漂洗三次
18、把手放在哪种情况下,不会烫伤(B )。
A.100℃的水里
B.100℃的热空气里
C.100℃的水蒸汽里
19、冬天触摸室外的铁器和木材,会感到冷热不一样,那么(C )。
A.木头的温度高
B.铁的温度高
C.铁和木头的温度一样高
20、一个人站在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他的腿(C )。
A.变长
B.不变
C.变短
二、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答错不扣分)
1、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有些湖泊正在迅速干涸和缩小.从影响蒸发快慢的有关因素考虑,解释一下当地水的年蒸发量大的原因.
答:(水的表面)空气流动快或西部风大,加快蒸发;(天气炎热)温度高,
加快蒸发;水域面积大,加快蒸发。
2、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吹气时感觉凉爽。
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到湿热。
3、下面三句话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什么?(只写知识点,不作说明)
(1)“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
(2)“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平面成像)
(3)“看来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运动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