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商智商相得益彰

情商智商相得益彰

情商智商相得益彰智商情商,关系密切有志者事竟成,有情者事更成。

那智商和情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我讲第三个问题,智商情商相得益彰。

它们的关系一般来讲是互异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智商是指的一个人他的聪明程度,是衡量聪明的一个指标,而情商它是指怎么控制情绪,怎么管理情绪,怎么调动情绪,是指的这样一个能力。

智商它是指的智力因素,而情商它是非智力的因素。

它们的特点、它们的作用、它们的性质、甚至它们的开发的方法、手段、途径,应该说都是很大的不同。

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谈到智商,谈到情商,更多的是侧重在二者的区别上,有哪些不同。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智商情商二者并不冲突,并不是对立的,也不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东西。

不是此消彼长的,不是说我智商高,情商就一定低,我情商高智商就一定低,它们不是此消彼长的,它们有共同之处,有交叉之处,有统一之处。

应该说它是密切相关的,相互结合的,相互补充的,相互促进的。

我们讲到商场智慧,其实商业智慧还不仅仅是有点小玩意儿,小智、小慧小玩意儿以及小聪明。

虽然这些小玩意儿、小聪明也有一些作用,我们叫它小小生意赚大钱,但是真正的商业智慧、商业大智还是要在竞争与合作的结合。

既竞争又合作,既合作又竞争。

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案例】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用诡诈之计,表现上作高粱霸盘,实际上是金蝉脱壳,打垮了曾经用同样的伎俩打败了他哥哥的达盛昌,乔致庸完全可以置达盛昌于死地,他也曾经有这样的念头,但他没有,反而到达盛昌去给邱天骏请罪,请求合作,感动了竞争对手邱天骏,这才是商业智慧的极品。

商场智慧不仅仅在于小智小慧,虽然小小生意也能赚大钱,但是,商业智慧,商业大智,根本的还是合作竞争。

古时的晋商,今天的浙商、温商之所以做成了气候,很重要的就是他们既竞争又合作,具有一颗宽广的商业胸怀,这是大智与大情的有机结合。

智商情商的关系处理得好,二者手拉手,可以达到智商情商、相得益彰的效果。

智商情商它们关系密切,它们密切到什么程度,它们是相互统一的。

我们看一下我们在第二部分,我们曾经讲过五个词,哪五个词?我们讲情商的时候讲到情绪商数、情绪智慧、情绪智商、情绪智力、情绪智能。

我们说这就是情商的几个表达词,这五个词你看,找到几个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这五个词都有两个字相同。

情绪,都有情绪,再进一步都有情这个字,五个词都有情这个字。

这五个词你看,有四个词有智这个字,说明它们什么,它们有共同点。

共同点在哪里?我进一步概括有这样几个共同点。

1.情绪核心它们都是以情绪为核心,它们有情绪两个字,以情绪为核心,说明情商它也是以情绪为核心。

智商也是要以情绪为重要的支撑,情绪的认知,情绪的控制管理,情绪的调动运用,你看,都是围绕情绪,围绕情展开的。

2.智情联姻每句话有一个“情”字,四句话都有一个“智”字。

说明智商与情商的关系十分密切,智与情联系紧密。

3.相互支撑情商支撑智商;智商支撑情商。

没有情商的智商是不可想象的;没有智商的情商也是不可想象的。

4.智情结合情商是另一种智慧形式,而倾注感情、充满爱心使智商的提高更有效。

在研究中、在教学中,把智商和情商分得很清楚。

但是,在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智商与情商是可以结合的,在一个人身上是可以得到统一的。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情商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好像与智商不搭界,其实,二者也不一定就是那么泾渭分明,智商与情商的关系要用辩证的哲学思维来看。

智商情商是天平上的两个法码,缺少了一个法码,就不叫天平了,所以既找不到完全脱离开智力的情商,也找不到与情商没有任何联系的智力。

我以前讲经济学讲到股市的时候,我曾经讲到,我说股市有牛市和熊市之分。

那股票价格上涨,为什么叫牛市,牛的眼睛总是向上看的,这个牛。

那为什么叫熊市,这个熊瞎子它总是眼睛向下的,所以叫熊市,下跌嘛。

牛熊之分是泾渭分明的,股市上涨,牛市;股市下跌,熊市。

但是你看,在证券交易所门前,一般大一点的证券交易所门前,都有雕塑,雕了牛,雕了熊,牛熊雕像。

从一个角度去看,这本来是牛,但是从某个角度看,这个牛它就是熊。

你从某个角度看,这个熊它也就是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们说当股票价格上涨的时候,当然大市是牛市,但是股票价格上涨,大市是牛市,但是你的是空仓,你踏空了,大市牛市,但对你个人来讲,你是熊市,你是熊。

那股票价格下跌,股票价格下跌了,那就不同了,股票价格下跌,本来你是大市是熊市,那股票价格一个接着下跌,一个接着下跌,你空仓了,你可以买进来,你是熊,你是牛市。

股票价格上涨,那完全相反过来了,就是说牛熊,它也是相对而言的。

你踏空了,你是熊市,反之你是牛市了。

这就是什么,这就辩证思维。

我在讲经营管理的时候,我就讲到智商的开发的时候,就谈到,多次谈到要学哲学。

我们今天做企业,做到高深之处是做什么,是做市场吗,是做产品吗,是做销售吗,是做人吗?都对。

真正做企业,做到高深之处是做哲学,比如我们的经营哲学、管理哲学,它不都是哲学吗?市场哲学,做的是哲学。

我们今天做人,真正做到高深之处,也是在做哲学,叫人生哲学。

所以,我今天讲,我们看待智商情商,也要用这种哲学的辩证思维,甚至有人讲,智商智慧是另类的情商,情商也是别样的智商,有人说智商情商,它们是天平上的两个砝码,缺少一个砝码,它叫天平吗?它不平了。

有人说智商情商,是一个人的手心手背,都是我们的肉。

也有人说智商情商,就有如一个人的两只手,缺了一个手都不行的。

还有人说智商情商,就像我们的两条腿,缺了一个腿行吗?还有人说智商情商,就有如铁轨的两个道,缺了铁轨的一个道,一个轨也不行的。

【案例】萧伯纳的车轮观英国有一位记者问萧伯纳,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你很有钱,是你很努力工作,还是你很有天分?萧伯纳的回答是:你能告诉我,你要想让一辆自行车往前走,它的哪一个轮子最重要?作为智商情商在一个人成功方面的重要性来说,以上这个比喻不一定很贴切,但很形象,无非是说智商与情商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一个人身上,缺一不可。

事实上,情感是不可能完全脱离开理智而单独存在的,情感是有智力因素的。

智商情商,不仅仅是这种不可或缺的平行的关系,其实,它们还有包含关系,相互的渗透关系。

所以智商情商之间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全球计划”中明确指出:智力除了基本智商(IQ)还包含了更多能力,其中就包含了情感智商。

这种统一、包含、渗透,可以是在一个活动中,也可以是在一个人的身上。

许多伟人,他们在智商与情商的结合统一方面几乎是完美的。

【案例】周恩来的故事周恩来总理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智商很高;他的情商也很高,他是一个感情世界特别丰富的人,是一个控制自己情绪、驾驭他人的情绪特别好的人。

中国人民深深地爱戴他,在全世界他也享有非常高的声誉。

在国内,用他的智慧和情商与老一代领导人一起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特别是在“文革”中保护了一大批老干部、社会名人和各界人才,维护了民族的团结,闪烁着他智商情商高度结合发挥巨大作用的光芒。

在国际上,用他的智慧和情商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也打开了国际局面,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础和格局,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次国际会议上,有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个记者实质上是讥笑中国贫穷,是一种挑衅。

这个话很难回答。

说多了,我们并没有那么多;实事求是说,我们的资金的确太少。

但周总理幽默地回答:“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吗,有一十八块八角八分。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

使全体记者为之愕然!场内鸦雀无声,静听总理作解释。

当时的人民币有10块、5块、2块、1块、5毛、两毛、1毛、5分、两分、1分,加起来就是一十八块八角八分。

周总理讲了这些话以后,话锋一转,就说:“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做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周总理的话,激起了场内听众热烈的掌声。

显然,周总理用他的智慧,非常巧妙地用一十八块八角八分制造了一个悬念,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然后再一解释,让人产生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他这样做的好处是,没有直接地去批驳人家,让人家容易接受。

据说还有一次,在国际交往中,有人挑衅性地问周总理:总理先生,听说在你们中国有很多马路,我要请教一下,中国的马路是不是马走的路啊?这明明是挑衅性的问题,周总理非常礼貌地说:“我们中国确实有很多马路,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

”周总理的回答非常机智巧妙,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既没有直接伤害他人,也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幽默而又含蓄地反驳了挑衅者,他把智和情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案例】邓小平的的故事邓小平一生“三下三上”,特别是在“文革”中,他饱受冤屈,但仍然乐观豁达,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他大智若愚处事,满怀深情为人,这为他后来重新出来为党和人民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他的“三步走”战略、他的先富与共同富裕的思想,他的“一国两制”的思想,都充分体现了他的大智大慧。

他对祖国和人民很有感情—他多次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心声。

正是因为有这份浓浓的深情,加上他的大智、巧智、睿智、机智,他为我们倾心设计了强国富民大发展的宏伟蓝图。

这些都是大智慧和高情商的体现,是邓小平同志智与情的高度统一。

【案例】两个比尔一个是比尔·盖茨,另一个是比尔·克林顿,两个比尔在许多方面都十分相似。

陈光军先生就对他们两人的智商和情商作过详细地比较。

生于1955年10月28日的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原总裁,现在是微软公司董事局主席;比尔·克林顿曾经担任过两任美国总统。

美国《时代周刊》1997年评出“美国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名列第一位的是克林顿,名列第二位的是盖茨。

他们都是美国乃至这个世界的重大影响者;他们曾是美国一对最高层政治人物和工业巨头。

人人都知道比尔·盖茨特别聪明,他的公司是一个奇迹,他本人是一个奇迹,他是世界一流的智商天才。

他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整日躲在家里面底层他的卧室不出来。

母亲拿起电话问他:“你在做什么?”“我要思考。

”盖茨在电话里大喊。

“你在思考?”“是的,我在思考。

”盖茨大声说,“你从来没有试着思考过吗?”进入中学不久,他与同伴艾伦一起迷上了一台笨拙的计算机终端机。

八年级时,盖茨写出了他的第一个软件程序。

十年级时,他和艾伦一起建立了“编程小组”,为当地公司开发软件。

1975年他和艾伦树起了微软的大旗,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么成功,这么辉煌。

盖茨的成功源于他杰出的智商。

他的脑袋简直就是一台或若干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

他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实在惊人,也许他的思维就是数字化的:没有脆弱的感情,没有含混的模拟状态,只有智能,只有数十亿的二进位脉冲,冷静地将输入转化成正确的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