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卓同杯”知识竞赛化学试题
(答卷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u-64 Ag-108 Mg-24 Ca-40 Fe-56 S—32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答题表相应位置)
1、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蜡烛燃烧火焰太小,应努力加大风速以使供氧充分从而让火焰燃烧更旺
2、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原子一定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D.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3、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2H2O
2
2H2↑+ O2↑ B.2NaOH +CuSO 4Na2SO4+Cu(OH)2↓ C.4Fe+3O 22Fe2O3D.2Fe+3HCl2FeCl3+H2↑
4、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3:8
5、实验室新进一批铁粉,应该把它和下列哪种物放在同一实验柜中()
A、红磷
B、氯化钠
C、生石灰
D、烧碱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6g
B.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6∶5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是()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后得到水2g
C.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8、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
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
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不可能是()
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
①2Na +Cl22NaCl ②2Mg+CO22MgO+C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②属于置换反应 B.①②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C.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不是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1
2
12、一定质量的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 )
A
B C D
13、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4、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B. 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 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D. 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 1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b 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 .从a 到b 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 逐渐增大
D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二、非选择题(20分)
16、(9分)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硫酸铜以及污泥。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
方案流程如下:
①步骤①中需采用是实验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
②固体1是 ;
③步骤③中:需加入适量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铜,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17.(11分)“过氧化钠(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
实验室有一瓶放置了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粉末,已知发生了部分变质,同学们取3.00g 变质粉末决定探究其中的成分及其质量。
【提出问题】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哪些成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①2Na 2O 2+2H 2O ═4NaOH+O 2↑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②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
(1)粉末成分是Na 2O 2和NaOH 的混合物
(2)粉末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3)粉末成分是Na 2O 2、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物
……
3
粉末中含有的成分及质量
(1)实验室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_______ 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把第②步实验中足量的石灰水改为足量氯化钙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时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液体变红,则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 。
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012
年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卓同杯”知识竞赛化学试题答题卷
一、选择题答题表
16、(9分)
①操作是 ,玻璃仪器 ; ②固体1是 ;
③需加入 ,化学方程式是: ; ④ ,理由是 ; 17.(11分)
【猜想与假设】(2)粉末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设计实施方案】
(2)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2年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卓同杯”知识竞赛化学试题答案
16.(9分 )
①过滤(1分) 漏斗、玻璃棒(2分) ②铜和铁混合物 (2分)
③稀硫酸(1分); Fe +H 2SO 4 =FeSO 4 +H 2↑(1分) ④不合理(1分)
固体中有铁(1分) 17.(11分,每空1分) 【猜想与假设】
(2)Na 2O 2 和Na 2CO 3 (1)密封保存(隔绝水或二氧化碳)
(2)不合理,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也能生成氢氧化钠,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所以,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