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1.包括·包罗·囊括包括:指包含。
其范围小于“包罗”。
包罗:指大范围事物。
如:包罗万象。
囊括:指全部包罗在内。
如:囊括全部金牌。
2.包含·包涵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指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3.抱怨·埋怨抱怨:表示怨恨,语义较重。
埋怨:表示责怪,语义较轻。
“埋怨”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抱怨”无此用法。
4.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的更换。
如:变换位置。
变幻: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地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风云变幻。
5.摒弃·抛弃都指舍弃。
摒弃:多指不良思想、观点、主张等。
抛弃:不仅指思想、事物,也可指人。
“摒弃”属书面语。
6.摒除·驱除都指除去,都用于思想、感情等。
如:摒除杂念;驱除疑虑。
“驱除”还指赶走。
如:驱除蚊蝇。
7.草拟·起草都指文章、文件的拟稿。
“草拟”还指初步设计。
如:草拟规划。
8.策划·策动策划:指谋划,筹划。
如:策划政变。
策动:指策划鼓动。
9.持续·继续·连续持续:强调延续不断,中间没有间歇。
继续:强调接前面的,可以有间歇。
连续:强调一个接一个。
如:连续不断。
10.斥责·指责·责备斥责:侧重严厉的申斥。
指责:侧重严厉的批评。
责备:侧重对一般过失的批评和不满。
“斥责”“指责”用于对别人。
“责备”也可用于对自己。
11.充分·充足·充沛充分:多用于准备、估计、理由、信心、发展等抽象事物。
充足:用于光线、水分、养料等具体事物,亦可用于抽象事物。
如:理由充足。
充沛:侧重旺盛,多用于精力、感情、雨水等。
12.憧憬·向往·神往憧憬:适用于美好的事物;书面语。
向往:多用于认为是美好的事物。
神往:向往;不能带宾语。
13.处置·处理都指解决问题,惩治过失和犯罪。
“处理”还指减价出售。
如:处理商品。
习惯说“严肃处理”“严厉处置”。
14.处世·处事处世:指跟人往来。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指对具体事物的处理。
如:处事不力。
15.踌躇·犹豫·迟疑“踌躇”义项之一同“犹豫”,书面语。
“犹豫”着重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
“迟疑”指没有主见,行动迟缓,不果断。
16.传颂·传诵传颂:辗转传布颂扬。
如:全村的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如: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17.篡改·窜改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贬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18.谛听·聆听·倾听谛听:指仔细地听,书面语。
聆听:多用于晚辈对长辈,群众对首长,书面语。
倾听:多用于上级对下级。
19.度过·渡过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
如:度过假期。
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为“渡过难关”。
20.独立·独力独立:指不依靠他人。
如:独立思考。
还指政权、军队自主。
独力:指只依靠自己的力量。
如:独力经营。
(注:“独力经营”指不受制他人。
) 21.遏止·遏制“遏止”重在“止”,使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重在“制”,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22.反应·反映反应:指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带有被动色彩;名词。
如:对他的发言,群众反应冷淡。
反映: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动词。
如:向上级反映群众意见。
23.妨碍·妨害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如:妨碍交通。
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如:妨害健康。
24.放纵·纵容“放纵”的对象是自己或别人的好的行为或不好的行为。
如:在诗中他放纵自己的感情。
“纵容”的对象多是别人的不好的行为。
如:纵容犯罪。
25.废止·废置废止:多指法令、制度等被取消,停止施行。
废置:认为无用而搁在一边。
如:材料被废置。
26.肤浅·浮浅都指局限于表面,学识浅或理解不深。
“浮浅”还指浅薄(缺乏学识和修养)。
如:内容浮浅。
27.富余·富裕富余:足够而有剩余。
如:富余人员。
富裕:指财物充裕。
如:日子过得富裕。
28.抚养·扶养·赡养抚养:爱护并教养;一般指长辈对晚辈。
扶养:养活;对长幼皆可。
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29.腐蚀·侵蚀·腐化腐蚀:本义指通过化学变化,使物体损坏;多比喻腐朽的思想和恶劣的环境会使一个人逐渐变质堕落。
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
如:病菌侵蚀人体。
还指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
腐化:指思想行为变坏(多指过分贪图享乐)。
如:生活腐化。
30.富饶·富庶·富足富饶:侧重国家或地区等大范围的物产多,财富多。
富庶:侧重某一地区的资源丰富,人口众多。
富足:侧重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
31.赋予·付与·给予“赋予”“付与”都指交给重大任务、命令等。
使用对象较“给予”窄。
“付与”还指给付。
“赋予”“付与”只带名词性宾语。
“给予”还可带动词性宾语。
如:给予答复。
32.伏法·服法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服法:指认罪。
33.改善·改进改善:多用于生活、关系等。
改进:多用于工作、方法等。
34.干涉·干预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而硬管,要对方服从。
如:干涉他国内政。
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语义轻。
如:事涉隐私,不便干预。
35.搁置·搁浅搁置:强调事情被放起来而不能进行。
如:此议案被搁置。
搁浅:强调受到阻碍而不能进行。
如:谈判搁浅。
36.工夫·功夫工夫:多用于时间方面,如:一会儿工夫。
功夫:多用于本领、造诣方面。
如:真功夫。
37.诡辩·狡辩诡辩:以欺诈的言辞迷惑人,以达到为自己辩解的目的。
狡辩:指理屈词穷,以强词夺理进行辩解。
38.核算·合算核算:指企业经营上的核查计算。
如:核算成本。
合算:①不吃亏。
如:很合算。
②考虑。
多叠用。
39.核查·检查核查:指审查核实。
如:核查案情。
检查:指用心查看是否有问题。
如:检查工作。
40.和谐·协调都指配合得当,用于乐曲、布局、色彩、人际关系等;形容词。
协调还可作动词,如:协调各方,相互协调。
41.拘谨·拘束拘谨:侧重小心。
拘束:侧重受到限制。
“拘束”还是动词。
如:不要拘束孩子的正当活动。
42.眷恋·眷念眷恋:指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深地留恋。
如:《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国的无限眷恋。
眷念:想念。
如:离别家乡多日,对亲友甚为眷念。
43.揭发·揭露揭发:指揭露坏人坏事;范围广。
如:揭发罪行。
揭露:使隐蔽的事物显露。
如:揭露本质,揭露秘密。
44.践踏·蹂躏都比喻用暴力欺压,使之受到损害;都是动词。
“践踏”侧重欺压。
如:践踏乡邻。
“蹂躏”还含有使之受到侮辱、折磨的意思。
如:蹂躏妇女。
45.简洁·简捷简洁: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
简捷:①直截了当。
②简便快捷。
如:算法简捷。
46.考察·考查考察:①实地观察调查,如:考察水利工程;②深入细致地观察,如:考察南极。
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如:考查业务。
47.宽待·宽贷宽待:指宽大对待。
如:宽待俘虏。
宽贷:指宽恕。
不用于敌人。
48.邻近·临近邻近:只用于空间。
如:邻近边界。
临近:用于空间和时间。
如:临近闹市,临近春节。
49.媒体·媒介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纸、电台等。
媒介: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如:苍蝇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50.年青·年轻年青:指青少年时代,如:年青的一代。
年轻:也有年纪不大之义,如:年轻力壮;但还有年龄比起来更小之义。
如:她看起来更年轻。
这里就不能用“年青”。
51.披阅·批阅披阅:意为披览、阅读,如:披阅文稿。
批阅:指阅读并加以指示或批改,如:批阅文件。
52.披露·透露披露:①公布,发表,如:披露会谈内容;②表露,如:披露肝胆。
透露:指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如:透露风声。
53.品味·品位品味:是动词,是品尝、欣赏的意思。
品位:是名词,本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率,引申为物品质量、文艺作品达到的水平。
如:节目的艺术品位较高。
54.品性·品行品性:侧重性格。
如:品性怯懦。
品行:侧重行为。
如:品行不端。
55.破除·解除·废除破除:指打破、除掉原来被人特别重视的信仰或蒙蔽人们的不合理的不好的东西。
解除:对象常指精神压力、思想顾虑或职务。
废除:对象多是制度、法令、规章等不合理的或无用的东西。
56.徘徊·徜徉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多用于犹豫不决。
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57.起用·启用前者一般作提拔任用讲,宾语是人,如:大胆起用年轻干部。
后者指开始使用,大多指物。
58.清净·清静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和水的清澈。
清静:指(环境)安静,不嘈杂。
59.情意·情谊·情义情意:指对人的感情。
情谊:指交情、友谊,用于两方。
情义:指亲属、同志、朋友相互间应有的感情。
60.驱除·祛除二者都有除掉的意思,但对象不同。
驱除的对象一般是有形之物;祛除的对象是疾病、疑惧或迷信的人所谓的邪祟等。
61.申诉·申辩申诉:是政法术语,重在提出自己的要求。
申辩:重在对所受指责申述理由,加以辩解。
62.申述·陈述·叙述申述:指详细说明。
陈述:侧重有条理地说出。
叙述:侧重记下或说出事情的前后经过。
63.声明·申明声明:意为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如:郑重声明;亦可作名词,表示声明的文告,如:发表联合声明。
申明:指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64.推辞·推脱·推卸·推托都有拒绝的意思。
“推辞”指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推卸”、“推脱”都有推辞之意,但“推卸”使用范围比“推辞”广。
如:推卸责任。
“推脱”指不肯承担责任,与“推卸”同。
“推托”专指借故拒绝,后面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
如:他推托身体不舒服,不肯上台表演。
65.停留·滞留·停顿·停滞停留:指暂时停止前进,用于人时有主动意味。
如:稍作停留。
滞留:指停留不动,有被动意味。
如:滞留机场。
停顿:指事情中断或暂停。
停滞:指因受阻而不能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