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1.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对甲和乙,XY XY MRT MRS =
B .对甲和乙,/XY X Y MRS P P =
C .()()XY XY MRS MRS =甲乙
D .上述所有条件
【答案】C
【解析】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Y
XY MRS MRS =甲乙。
2.在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LK L K MRTS P P =
B .LK XY MRTS MRS =
C .XY XY MRT MRS =
D .()()LK LK X Y MRTS MRTS =
【答案】D
【解析】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两生产者来说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 Y LK LK MRTS MRTS =。
3.在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
生在( )。
A ./XY X Y MRT P P =
B .A 与B 的/XY X Y MRS P P =
C .()()XY XY A B MRS MRS =
D .()()XY XY XY A B MRT MRS MRS ==
【答案】D
【解析】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为:XY XY MRT MRS =。
4.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 .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XY XY A
B MRS MRS =
B .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LK LK X Y MRTS MRTS =
C .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XY
XY MRS MRT =
D .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答案】D
【解析】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5.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 替代商品Y 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
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A
【解析】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说明甲愿意用3个Y交换1个X;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说明乙愿意用1个X交换2个Y。
此时如果乙用1个X和甲交换2.5个Y,那么甲乙两人的效用都会提高0.5个Y,因此,乙愿意用X向甲交换Y。
6.由上题已知条件,在甲和乙成交时,商品的交换比例可能是()。
A.1单位X和3单位Y相交换
B.1单位X和2单位Y相交换
C.X与Y之交换比例大于1
3,小于1
2
D.上述均不正确
【答案】C
【解析】如果乙用1单位X和甲的3单位Y相交换,则消费者甲的效用不会变化,乙的消费者效用提高,所以甲不一定愿意交换;如果乙用1单位X和甲的2单位Y相交换,则消费者甲的效用提高,乙的效用不变,所以乙不一定愿意交换;因此,乙必须用1个单位的X和甲的超过2个单位且小于3个单位的Y相交换时,才能使甲乙的效用都提高,这
样交换才能达成,即X与Y之交换比例大于1
3,小于1
2。
7.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
【答案】C
【解析】所有等产量线的切点的轨迹构成的曲线称为生产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它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
所以,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不一定能带来最大利润和最小成本,还必须看每种要素的价格和产品的需求状况。
8.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契约曲线
【答案】D
【解析】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代表着当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之间达到最优分配时,两个生产者所能生产的两个商品的最大产量,因此,每一个这样的点,都代表一个两种商品的最大产量组合,将这些产量组合画在两种商品产量的坐标系中,就形成了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凹向原点的曲线,这条曲线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它也表示要增加一单位某种商
品的生产就必须减少一定数量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因此也是两种商品生产相互转换的转换曲线。
9.两种商品在两个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A.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答案】D
【解析】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消费契约曲线是由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推导出来的,表示两商品在两消费者之间最优分配的各种商品组合,在这条曲线上,消费者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效用可能性曲线是消费契约曲线上的点所对应的两消费者在两种商品最优分配时各自所达到的效用的所有组合,在这条曲线上,消费者的效用都达到了在不损害他人效用情况下的最大化。
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不使他人受损就不能使他人收益,且个人处于其消费契约曲线上,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故ABC三项都能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
10.在导出效用可能性曲线的过程中,我们()作人际效用比较。
A.总是
B.不
C.有时
D.经常
【答案】B
【解析】效用可能性曲线是在消费者的交换契约曲线的基础上得出的,效用可能性曲线是一条表示在给定另一个人所得的效用时一个人能获得的最大效用。
消费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的是两种商品在两消费者之间最优分配的各种商品组合,不作人际效用的比较。
11.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A.转换曲线
B.消费契约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效用可能性边界
【答案】C
【解析】社会福利曲线是社会福利函数的曲线,可以表示为所有消费者效用的函数,要得到社会福利函数必须从不同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社会偏好,这就需要一定的道德或价值判断。
12.外溢效应(即外差效应)可以产生于()。
A.人的消费行为而不是生产行为
B.人的生产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
C.人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
D.以上均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