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专题要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础的主干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它们涉及的化学概念、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它们相互转化的方式,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从化学视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复习本考点是应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及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式和转化条件;要理解各个化学用语的的实际含义,掌握反应的条件与本质,正确、科学、规范的进行运用。
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
从09年和08年高考考题来看高考题除了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还考查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等方面渗透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元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用语,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而且融入其他专题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的区别。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7.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9. 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10.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教法指引】复习此专题时要做到―准确‖、―系统‖、―灵活‖,可以从三点入手:1.以高考的热点、考点、难点为依据,合理设置复习内容和练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注重方法、技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2.加强区别相似概念的异同,理顺不同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
3.必须将化学知识总结归纳成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网络】一、物质的组成1. 物质的组成关系2. 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4.离子与基团4. 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区别:二、物质的分类无机化合物的分类离子基团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化学中对原子团和基的总称 区别 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不带电,为缺电子物质,呈电中性联系 两者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化实例-OH-2NO-ClCH 3+-OH -NO 2 -Cl -CH 31. 按组成性质分类:2. 按微粒间成键种类分类化合物分为共价化合物如CO2,SiO2和离子化合物如NaCl、NH4Cl 3. 按能否电离来分类4. 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
如淀粉溶胶,蛋白质胶体等。
三、化学用语【学法导航】学生在解决此专题的时候可关注如下几个要点:1.方法与技巧(1)一般采用―概念对比法‖或―反例否定法‖等。
化学基本概念的有关知识比较零碎,容易混淆,我们在记忆时一定要记牢,特别是一些概念、定义中的关键字更是要记忆准确,这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
(2)此类题有不少是选择题,可采用筛选法、排除法、估算法等各种方法使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2.解题注意点认真阅读试题,弄清题目问的是什么?给出的条件是什么?列出解题的关键字词,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不少考生由于不能深入地进行观察思考,对题设的条件以点盖面、以偏盖全,忽视了题中的隐含条件,仅仅依靠熟题效应,简单地给出答案,结果造成错误。
【典例精析】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做净水剂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答案】A【解析】甘油加水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明矾净水是因为铝离子的水解生成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铝离子的水解属于化学变化;C中的料酒和食醋发生了酯化反应;D中铁锅发生了吸氧腐蚀【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差异。
2. 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系错误的是【答案】A【解析】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三氧化铝,A项错误。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组成成分的认识。
3.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下列有关稀土元素14462Sm与15062Sm的说法正确的是A. 14462Sm 与15062Sm 互为同位素 B. 14462Sm 与15062Sm 的质量数相同 C. 14462Sm 与15062Sm 是同一种核素D.14462Sm 与15062Sm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答案】A【解析】 由稀土元素1441506262m m S S 、可知,该元素是含有相同质子不同中子的同种元素;其中14462m S 的质量数为144,中子数为82;15062m S 的质量数为150,中子数为88;故B 、D 项错;根据核素的定义―含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可知1441506262m m S S 、为两种核素,故C错。
【考点分析】考查同位素、核素的概念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属于原子结构部分的。
4. 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①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 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 ―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④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 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答案】B【解析】根据胶体的性质①正确;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②正确;―钡餐‖是硫酸钡,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因为尽管硫酸钡是难溶物但溶于水的部分确实完全电离的 ③错;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 主族,是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④正确;氯气是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单质,⑤错;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⑥正确 【考点分析】考查生活材料的组成、特性等。
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NH 4Cl 的电子式:C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 188D .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答案】C【解析】A 项,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所以A 项错误,B 项, 4NH Cl 是由4NH Cl +-和 离子构成,由于Cl -是阴离子,必须写出电子式,C 项,188O 表示质量数为18,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所以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D 项,该结构简式是邻氯甲苯,因为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在相邻的碳原子上。
对氯甲苯中的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应该处于相对位置。
【考点分析】①熟记1—20号原子的原子结构结构示意图,常见阴离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②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③常见有机物的命名。
6. 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 .:HeB .C .1s 2D .【答案】D【解析】A 项只能表示最外层电子数,B 项只表示核外的电子分层排布情况 ,C 项具体到亚层的电子数,而D 项包含了电子层数、亚层数以及轨道内电子的自旋方向,故该项正确。
7.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A浓硫酸的浓度降低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的浓度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氯水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氯水中HClO,HClO 具有氧化性,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原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将红墨水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C中漂白粉和水玻璃均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但漂白粉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在空气中会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与二氧化硅;D、乙烯和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它们的原理相同【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物质性质的掌握和化学实验现象及物质变化的本质理解。
8. 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CO2+H2O=H2CO3 化合反应B.Cu(OH)2ΔCuO+H2O 分解反应C.Fe2O3高温2Fe+3CO2 置换反应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紧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可作出选择。
但C选项是一个溶液出错的选项,因为它貌似一个置换反应。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答案】B【解析】酸酐是含氧酸失水后的产物。
如:乙酸的酸酐为(CH3CO)2O,可见酸酐不一是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是不同分类原则指导下的不同分类,它们可能相容、相交、相对。
如:在金属氧化物中,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HMnO4的酸酐) 为酸性氧化物,可见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中,CO、NO等属不成盐氧化物【考点分析】本题是在物质分类本质理解透彻基础上再加实例验证的分析、对比、判断试题。
10.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次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石膏B.氢氟酸、熟石灰、明矾C.原硅酸、石英、小苏打D.高锰酸、烧碱、尿素【答案】B【解析】A纯碱不是碱是盐;C、石英是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D、尿素属于有机物【考点分析】本题考查酸、碱、盐的定义及其对定义的理解。
11. 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A.NaOH B.SiO2C.Fe D.C3H8【答案】D【解析】NaOH是离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Fe为金属晶体,它们均只表示物质的组成,不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12.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答案】D【解析】1.显然正确;2.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