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试卷,分类汇总(概念题)

高考化学试卷,分类汇总(概念题)

高考化学试卷分类汇总(概念题)2000年四、(本题共28分)23.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其变化可个表述为:_____KClO3+___HCl(浓)−→___KCl+___ClO2↑+___Cl2↑+___ _____(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横线上)。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3)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是为_____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倍。

24.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设其为E)如右图所示。

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E值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主族中E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__变化规律。

(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E值增大。

但个别元素的E值出现反常现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A.198个 B.199个 C.200个 D.201个① E(砷)>E(硒) ② E(砷)<E(硒) ③ E(溴)>E(硒) ④ E(溴)<E(硒) (3)估计1 mol气态C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值的范围:____<E<____(4)10号元素E值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5.有效地利用现有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可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

例如,加入CH3OC(CH3)3来生产“无铅汽油”。

(1)CH3OC(CH3)3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2)天然气的燃烧产物无毒、热值高、管道输送方便,将成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之一开然气常和石油伴生,其主要的成分是_____。

能说明它是正四面体而非正方形平面结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一辆燃氢汽车,乘员12人,以50公里/小时行驶了40公里。

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的制氢方法是_____①电解水②锌和稀硫酸反应③光解海水其次,制得纯氢气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6.NO2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NO和O2。

该反应进行到45秒时,达到平衡(NO2浓度约为0.0125 mol/L)。

下图中的曲线表示NO2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反应进程。

(1)请计算前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__________(2)若反应延续至70秒,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25秒至70秒的反应进程曲线。

(3)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2001年四、(本题共24分)23.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

例如: NaCrO4←−−−−−NaCrO2(1)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⑤④③_____,需用氧化剂的是:_____。

Na2Cr2O7−①→CrCl3−②→Cr(OH)3(2)在上述循环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物质是 __(填化学式)(3)完成并配平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Na2Cr2O7+___KI+___HCl−→___CrCl3+___NaCl+___KCl+___I2+___ _____24.某化学反应2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序号时间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2 800℃C20.60 0.50 0.50 0.50 0.50 0.503 800℃C30.92 0.75 0.63 0.60 0.60 0.60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用A物质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平均速率为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 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 1,则V 3_____V 1(填:>、=、<),且C 3_____1.0 mol/L (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5.请阅读下列信息:在含羰基(-C =O )的化合物中,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直接相连时,叫做酮。

当两个烃基都是脂肪烃基时,叫脂肪酮,如甲基酮R -C =O ; 都是芳香烃基时,叫芳香酮; CH 3如两个烃基是相互连接的闭合环状结构时,叫环酮,如环己酮=O 。

像醛一样,酮也是一类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如羰基也能进行加成反应。

加成时试剂的带负电部分先进攻羰基中带正电的碳,而后试剂中带正电部分加到羰基带负电的氧上,这类加成反应叫亲核加成。

但酮羰基的活泼性比醛羰基稍差,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试回答:(1)写出甲基酮与氢氰酸(HCN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是_____(a )HCHO (b )HCOOH (c )(CH 3)2CO (d )HCOOCH 3 CH -(CH 2)6-CH 2(3)有一种名贵香料一灵猫香酮CH -(CH 2)7-C =O 是属于_____ (a )脂肪酮 (b )脂环酮 (c )芳香酮(4)樟脑也是一种重要的酮, 它不仅是一种家用杀虫剂,且是香料、塑料、医药工业重要原料,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2002年四、(本题共24分)23.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 -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1)某厂废水中含KCN ,其浓度为650 mg/L 。

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其中N 均为-3价):KCN +2KOH +Cl 2−→KOCN +2KCl +H 2O 。

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2)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

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KOCN +___KOH +___Cl 2−→___CO 2+___N 2+___KCl +___H 2O(3)若处理上述废水20 L ,使KCN 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_____g 。

2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H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O(g)+H 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__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0.60.91.01.72.6(2)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

25.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

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1)氢化物的易燃性:_____>_____>H2O、HF;SiH4>PH3>_____>_____。

(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H2S_____H2O;CS2_____CO2;CCl4_____CF4。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 128℃,新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

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它类似的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_________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①毒性②沸点③易燃性④水溶性⑤颜色(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2003年四、(本题共24分)23.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

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一Q压强(kPa)K的沸点(℃)Na的沸点(℃)KCl的沸点(℃)NaCl的沸点(℃)13.33 590 70053.32 710 830101.3 770 890 1437 146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上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__________,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_____(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__________24.右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_____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 A 、C 、H ② B 、G 、K ③ C 、H 、L ④ D 、E 、F(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

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 ):失去第一个电子 失去第二个电子 失去第三个电子 失去第四个电子锂 519 7296 11799 X 502 4570 6920 9550 Y5801820275011600① 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相关主题